隨著當前收藏熱的興起,各類藏品的鑒定也成為熱門話題。多數(shù)藏家為證實自己藏品的真?zhèn)?,?jīng)常拿著藏品相片去找各路專家或專業(yè)人員鑒定。為此,越來越多的專業(yè)人員或一些知名的專家僅憑寄來的照片給藏家鑒定器物的真?zhèn)?。我認為這種僅憑相片的鑒定是不全面的,很難對藏品真?zhèn)渭右远ㄐ浴?/p>
憑相片鑒定真?zhèn)蔚目煽砍潭染烤褂卸啻?據(jù)我所知,有些造假水平較低下的藏品的確可從相片中一眼看出。但對當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不少高仿、精仿器物及一些從未發(fā)現(xiàn)過的實物,這類器物相片的鑒定就有難度了,有些藏品僅看相片是難以判斷的。
最近,筆者連續(xù)接到省外藏家電話問起一件這樣的事情: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的相同品民間會不會有?其中—位藏家還告訴我,他家有件青花瓷和國有館藏的一件品型一樣,如仔細鑒別,發(fā)現(xiàn)器物造型與國有館藏品略有差別,是否自己的一件是仿品?就這一問題我想談一點自己的看法。任何一件實物器型的出現(xiàn),第二件同類的器物是不會一模一樣的。我的觀點是:民間與國有館藏同類型而不完全一模一樣的不一定是假的。相反,與國有館藏同類外表一模一樣也不一定是真的。近幾年我上手看過許多瓷器,真品與仿品都有過鑒賞。現(xiàn)在有不少的鑒定專家或專業(yè)鑒定人員有一種共同的心態(tài),認為民間的器物不能同國有博物館的相比。當鑒定一件相片上的器物與國家館藏類型相似,專業(yè)人員就不上手多看了,鑒定結論說成是一件仿品,原因是認為不可能會有館藏的那類文物再現(xiàn),這一點已成為不少鑒定專家的一大定向熱點。據(jù)筆者對市場元、明早期景德鎮(zhèn)青花瓷的實物鑒定調查,民間收藏的景德鎮(zhèn)元、明早期青花瓷真品的實物藏品約為0.3%(個人觀點僅作參考),可見真品比例是十分稀少,但是國有館藏的器型民間也有收藏,只是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還不多。
關于相片鑒定我有以下幾點看法,第一、攝影的相片不能夠全面反映器物的真實性。相片取決于光線的強弱或調好光度后拍攝的效果,如光線較強時會增加器物拍照的白度和亮度;如陰天光線較弱時會失去器物的亮度和白度。第二、相片上實物的拍照難以同實物器型的質感相比,顏色和亮度難以準確反映。第三、現(xiàn)在用數(shù)碼相機拍照或高質量的反轉片效果會好些,但仍然與實物的質感有差別。有的瓷器拍照很難找到感覺,比如,我鑒定過的一件景德鎮(zhèn)元代延祜青花纏枝牡丹獸頭瓶就更難拍照了,實物鑒定是真品無誤,由于光線的強弱會使釉面產(chǎn)生不同的顯色變化,瓷器擺放在室內(nèi)與室外的釉色不同,很難拍成與實物質感一致的相片,故這件瓷器拍了一次又一次。有的一件器物會拍成多種不同顏色釉面的相片,憑相片根本無法去鑒定真?zhèn)?,有的真品瓷器甚至會拍出偽品般的效果,專家一看馬上會說是仿品,不用再看了。當然,現(xiàn)在市場上相片與實物大致—樣的藏品的確是假的不少,而真品稀缺,也難怪一些專家看相片就說是假的。但也不能僅憑相片鑒定真?zhèn)?,因為一件真品的器物,拍照也會造成相片失真,因而鑒定相片看似是仿品。
我不贊同僅看相片鑒定的方法。我認為相片僅可作為實物鑒定的參考,相片僅代表初步的鑒定看法。不贊同僅看相片不看實物的一票否決,只有相片與實物兩者相結合,鑒定才會有真實性,才會對藏家負責,而藏家也會有一種踏實感。
當前,市場上各類瓷器仿品非常之多,作為一名收藏者首先要有一個平穩(wěn)的心態(tài),在購買一件實物時,應該要做好仔細鑒別,不能僅看實物外表的美感去購買收藏。初學的藏友應在市場上多看實物,并請位具備一定專業(yè)知識的藏友教你初步認識和了解實物,在他的指點下對實物多摸、多看、多認識、多琢磨才會不斷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不具備一定鑒賞知識的藏友,千萬不能懷著僥幸心態(tài)去市場揀漏。因為,市場上以假充真、魚目混珠的精仿、高仿瓷可以達到幾乎以假亂真的程度。在收藏過程中也要掌握適度,先從小件收藏開始,只有從小件藏品一件一件認真研究,多看實物的特征,全面掌握瓷器的鑒賞知識,才會逐步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當你在鑒賞和購買大件貴重藏品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實物的外觀美感及器型獨特稀有而吸引。鑒定時要從實物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多去找疑點,力爭不放過每一個鑒定的細節(jié),千萬不要被誘惑而貪心輕易去購買實物。要保持一個良好的收藏心態(tài),做到仔細慎重,購買前最好有專業(yè)人員幫你掌眼。對有一定經(jīng)濟實力的藏家,可考慮精品、稀品瓷器收藏,因為這類瓷器有很大的升值空間。藏家有緣買下一件稀世真品的瓷器,可以從中體驗到它的“神韻”和“神色”魅力,這樣才更能感受到收藏的神奇與收藏的可貴。
本文作者:周方清(現(xiàn)為《藝術與收藏》雜志陶瓷鑒定顧問江西省收藏協(xié)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