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英國、德國、西班牙三國后不到一個月時間,12月4日起,中國總理溫家寶又開始對歐洲另外四個重要國家——法國、斯洛伐克、捷克、葡萄牙進行訪問。有學者分析指出,中國國家主席和總理相繼訪問歐洲,反映了中國對中歐關系的重視。
如果再仔細回顧近兩年胡錦濤和溫家寶的出訪行程,還可發(fā)現(xiàn),歐洲占據了其中很大的分量:2004年1月,中國的新春佳節(jié)尚未過完,胡錦濤即訪問法國,受到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的隆重接待,這是胡錦濤作為中國國家元首首次出訪歐洲;去年5月,即胡錦濤出訪歐洲后不到四個月,溫家寶對歐盟進行正式訪問;去年12月,溫家寶又遠赴荷蘭,參加中歐領導人第七次峰會。
2005年,胡錦濤除了赴莫斯科參加二戰(zhàn)勝利60周年慶典及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不久前又赴英國、德國和西班牙訪問;現(xiàn)在,溫家寶再一次赴歐訪問。其間如果加上去年10月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訪華,以及今年歐盟主席巴羅佐和一系列歐盟官員的中國之行,中歐之間的高層互訪,可謂達到中歐建交30年來的高潮。
12月5日,在溫家寶正式訪問法國之際,中法雙方在法國總理府簽署了16項合作文件,涉及金融、鐵路、航天航空、能源、科研、教育等領域,把中法經貿合作推向新的階段。其中,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與空中客車公司簽署了A320系列飛機框架協(xié)議。據此,中國將購買150架空中客車A320系列飛機,價值90多億美元。這也成為中國民航史上一次性購買數(shù)量最大的一筆交易。
結束歐洲之行后,溫家寶于12月11日至15日訪問馬來西亞,并出席在吉隆坡舉行的第九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10+1)、第九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和首屆東亞峰會等會議。他將在上述領導人系列峰會上發(fā)表講話,提出中國的原則主張和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