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媽媽們,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經歷:你的孩子畫了一幅亂七八糟、你根本看不明白的涂鴉畫,卻興奮地拿給你評價:“媽媽,你看我畫的小白兔像不像?”
你是怎么評價的?
是嘲笑他(她):“這是什么呀?亂七八糟的!”
是指導他(她):“你畫的不對,小白兔應該這么畫......”
還是鼓勵他(她):“寶寶畫的真好,你能告訴媽媽為什么這樣畫小白兔嗎?”
如果你是第一種媽媽,你不但扼殺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可能摧毀了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你是第二種媽媽,你是在無意中暗示孩子做事只能循規(guī)蹈矩,不能想像;
如果你是第三種媽媽,一個未來的小畫家或是小發(fā)明家有可能在你的鼓勵中誕生!
繪畫最易誘發(fā)孩子的想像力。兒童從2、3歲起就喜歡繪畫,兒童是在用畫來描繪他想像的世界。
對于下邊(圖一)這幅畫,你用成人的眼光看,它可能是一頂帽子??墒钱嬎淖髡摺粋€6歲的小男孩會告訴你:“我畫的不是帽子,是原始森林中一條吃了一頭小象的蟒蛇。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圖二)
這時你能理解孩子的想像嗎?可惜,不是所有的大人都能理解。更不幸的是,大人不但不理解,而且不屑于傾聽——帽子里怎么會有戰(zhàn)斗!于是,這個孩子又創(chuàng)作了下面的這幅畫——在大蟒蛇的肚子里畫了一頭小象。他想,這回大人應該看懂他畫的是什么了。
這次大人們的反應是,讓他把叢林蟒蛇的畫放在一邊,“不管它肚子里,還是肚子外有什么有趣的東西。去背書寫字去吧。”
于是,一個6歲的孩子,也許可能成為著名畫家的機會,就這樣被斷送了。大人的態(tài)度,讓他覺得他的兩幅創(chuàng)作畫都是失敗的。
如果你不想做這樣的家長,那么就真誠地欣賞孩子畫的“最不像”的畫,并鼓勵他(她)將自己的畫編成故事講出來,這是最好的發(fā)展孩子想像力的方法。
創(chuàng)造想像是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最主要成分,幼兒創(chuàng)造想像的發(fā)展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狀況。孩子正是借助于創(chuàng)造想像才在繪畫、音樂、制作等藝術活動和游戲活動中表現(xiàn)出創(chuàng)造性來的。
培養(yǎng)孩子的想像力,一方面是隨時隨地的(像上一篇中那樣與孩子共同想像)、另一方面又是循序漸進的。家長可以先給孩子講個故事,但要將結尾留給孩子去想像,最好是兩種以上的結尾,帶孩子玩接龍的游戲,然后鼓勵孩子將故事畫出來,再大膽地講出來。其實這是一種綜合訓練,引導孩子在聽、想、編、畫、講中無限地想像,在想像中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參考故事:一個牧場主養(yǎng)了許多羊。他的鄰居是個獵戶,院子里養(yǎng)了一群兇猛的獵狗。這些獵狗經常跳過柵欄,襲擊牧場里的小羊羔。牧場主幾次請獵戶把狗關好,但獵戶不以為然,口頭上答應,可沒過幾天,他家的獵狗又跳進牧場橫沖直撞,咬傷了好幾只小羊。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可憐的牧場主想一個好辦法,在友好的前提下,保護好自己的小羊羔嗎?如果能把你們想出來的辦法用幾幅圖畫畫出來,再用語言講出來,那就更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