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重點研究2005年廉政建設和反腐工作。盡管會后發(fā)布的消息相對簡短,但透露的高層反腐動向卻值得關注。
明確的信息是,2005年反腐力度將會繼續(xù)加大,一份指導性文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將會被通過并發(fā)布出來,預防腐敗將會成為一個非常突出的工作。
政治局會議對當前反腐倡廉所面臨的形勢做出的判斷是“任務仍十分艱巨”,這一判斷與社會大眾的感覺高度吻合??紤]到近些年來,懲治腐敗的力度一直不可謂小,腐敗現(xiàn)象的滋生蔓延卻并未得到根本的遏制,人們很容易得出結論:查處案件固然有著不容替代的重要性,但如果只重查辦案件,哪怕措施再嚴厲,顯然也難收“治本”之效。
傳統(tǒng)上,有些人習慣于用“殺雞嚇猴”的觀念來認識反腐敗問題,又有人提出應該“殺猴嚇雞”。實踐已經(jīng)表明,“殺嚇模式”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這次政治局會議提出“既要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又要積極推進治本抓源頭工作”,表明高層已經(jīng)十分清楚“殺嚇模式”的局限。
現(xiàn)代反腐,當然離不開威嚴的刑罰,但主要不是依靠人們對嚴刑峻法的畏懼,而是依靠預防機制。朱元璋重刑治腐,不能說沒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未能換取一個王朝的長治久安,根本原因在于重刑并不能鏟除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故而只能收效于一時。
現(xiàn)代世界無論哪個國家都沒有朱元璋般的嚴刑峻法,卻不乏治理腐敗的成功經(jīng)驗。現(xiàn)代反腐主要依靠足以使腐敗行為難以順利施行的制度體系。
以“一把手”問題為例。近幾年,“一把手腐敗”作為腐敗向高層化發(fā)展的重要表現(xiàn),引起社會的深重憂慮,“一把手”出現(xiàn)問題,涉案金額有的達到百萬元甚至千萬元水平,造成的損失動輒以億元計算,而且“一把手”出現(xiàn)問題,往往一挖就是一窩,極易對政權機構的廉潔形象造成摧毀性的破壞。
出現(xiàn)這種狀況,并非因為“一把手”犯罪得不到懲治(“發(fā)現(xiàn)一個查處一個”并非空言),而是因為“一把手”具有太大的權力。故而,根本問題不是“殺誰嚇誰”,也不是“管住一把手”,而應當是“消解一把手”。眾所周知,按照民主集中制,實行集體領導乃是一項原則,但事實上,“一把手”權力過大現(xiàn)象不僅普遍存在,而且往往達到只手遮天的地步。
“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重在預防”,僅僅從語言上看,這些話都為人所熟知,甚至可以說是處理各種重大問題的通用方針。但就反腐敗而言,“治本”之策何在,預防的著力點在哪里,經(jīng)歷過一個不算短的認識過程。
最初,人們多認為“加強教育”是治本之策,把建設良好的從政道德作為預防腐敗的根本大計。漸漸地,人們看到就整體而言,“道德長城”難收抵御腐敗之功,“教育治本,懲治治標”不足以解決問題,于是“絕對權力意味著絕對腐敗”的論斷被作為一個公理性的命題加以接受,監(jiān)督問題理所當然地被提了出來。
更晚一些時候,監(jiān)督需要形成制度成為共識。這一共識付諸行動的一個標志性成果,是《黨內(nèi)監(jiān)督條例》出臺,并迅速進入實施階段,治理“一把手”現(xiàn)象便有了“制度保障”。
如果說懲治是事后的追索,教育是構筑心理防線,那么各種防弊于初始的措施則是使一般性錯失不致釀成腐敗大案,體系化的制度更是削除腐敗機會的基礎建設。這次政治局會議強調“嚴格各項制度,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有效機制”,可以說再次確認了依靠制度遏制腐敗的基本思路。
更具方向性的認識成果是,一種可稱為“復合式反腐”的思路正在明晰。這不僅體現(xiàn)在會議審議的“實施綱要”明確要“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要“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而且將干部人事制度、司法體制、行政審批制度和財稅金融體制、投資體制、國有資產(chǎn)監(jiān)管等方面的改革納入治本抓源頭工作之中。
可以說,反腐倡廉將不再僅僅作為哪個職能部門的專門工作,而會成為各種防腐資源復合作用的領域,專門機構的懲治查處與各種社會防腐資源的協(xié)同作用,有望使腐敗行為不僅得到打擊,而且得到遏制。
在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上,2004年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一系列新的探索?!皩徲嬶L暴”,問責制,領導干部生活圈、交往圈考察,廉政保證金,引咎辭職制度等等,上述嘗試有些受到人們的普遍贊譽,有些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有的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開,有的在一些地方先行試驗,情況各不相同,但都顯示出引入各種制度力量、共同建設廉政風氣的積極努力。
本次政治局會議透露出來的信息,預示2005年將會看到更多懲治腐敗的動作,更多預防腐敗的探索??梢灶A期,一條復合反腐的道路將被打通,一條懲治腐敗、預防腐敗的社會聯(lián)合陣線將會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