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之際,令人難忘一位在80年前為反抗日本侵略中華而獻身的廣西籍清華學子韋杰三。1926年3月18日,發(fā)生了現(xiàn)代史上稱之為“三·一八慘案”。引發(fā)這場慘案,是由于日本步步進逼中國領(lǐng)土,日艦入侵并制造了炮擊大沽口事件。這一事件距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正式宣告對日全面抗戰(zhàn),相隔11個年頭,說明日本帝國早存亡我之心。而在國家和民族災難初露端倪的關(guān)頭,韋杰三以一個青年學子的遠識與憂患,挺身于民族危難發(fā)端之時,不惜為救國而赴湯蹈火,他是一位早期為抵抗日寇侵略而獻身的民族英烈。
為“讀書救國”而輾轉(zhuǎn)求學
韋杰三1903年出生于廣西蒙山縣新圩鎮(zhèn)一個貧寒的家庭,自幼聰明好學,由于家貧,小學畢業(yè)后無力繼續(xù)升學,因而輟學在鄉(xiāng)村里做小學教員。半年后考入梧州省立師范學校就讀,結(jié)業(yè)后,又到廣州培英中學求學。在校讀書求學的韋杰三正好處在偉大的“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立時期,全國性的反帝、反封建和抵制外國列強的愛國運動對韋杰三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高漲的學生運動熱潮中,他一邊努力學好各門功課,同時積極從事社會工作,曾擔任??庉?、學生自治會干事等職。1921年夏,為了實現(xiàn)他在鄉(xiāng)間創(chuàng)辦“模范學?!钡谋ж?,又轉(zhuǎn)學先后到東南大學附中、吳淞中國公學讀書。1923年,他仍因為經(jīng)濟困逼,不得不回到家鄉(xiāng),擔任蒙山縣立中學英語和音樂教員。期間和進步教師一起開設(shè)“源生和”書店,出售《向?qū)А?、《新青年》、《學生雜志》等進步書刊,傳播科學民主新思想。
1924年,中國轉(zhuǎn)入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韋杰三抱著讀書救國的宏愿,這年秋天到上海求學,進入進步力量較強的上海大學,在英文文學系學習。在上海讀書期間,上海工人罷工斗爭高潮迭起,1925年5月14日,上海日商紗廠工人再次抗議日本資本家無理開除工人而進行罷工。15日,日本資本家槍殺共產(chǎn)黨員顧正紅,并打傷10余人。22日,韋杰三與上海大學同學浩浩蕩蕩參加顧正紅追悼大會,途中同學多人被逮捕。美、日、英、法等帝國主義決定于30日公審被捕學生。面對帝國主義的罪惡暴行,上海工人、學生舉行了更大規(guī)模的示威游行。韋杰三對這些美、日帝國列強十分憤慨,積極投身到反帝斗爭浪潮之中。這天,游行隊伍又一次遭到英國巡捕開槍屠殺,死傷10余人,造成震動中外的“五卅慘案”。
慘案發(fā)生當晚,中國共產(chǎn)黨召集會議,決定將斗爭擴大到各階層人民中去,號召全上海人民實行罷工、罷市、抗議帝國主義的大屠殺,并組成行動委員會領(lǐng)導這次斗爭。在劉少奇、蔡和森、劉華等領(lǐng)導下,成立了上??偣鳛榉吹鄱窢幍暮诵?。6月1日,上海轟轟烈烈的“三罷斗爭”又開始了,聲勢更加浩大。6月5日,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表《為反抗帝國主義野蠻殘暴的大屠殺告全國民眾書》,全國30多個城市紛紛罷工、罷課。韋杰三與上海大學同學們奔波于上海的大街小巷進行講演,發(fā)動群眾對死難者進行募捐。在斗爭激蕩的日子里,韋杰三還通宵疾筆寫文章發(fā)表在上海的進步報刊上,聲討帝國主義的罪行,表達對工人運動的吶喊和支援。寫詩歌抒發(fā)強烈的愛國情緒。上海學生會成立時,他積極加入學聯(lián)組織,與工商界聯(lián)合會人士一起開展反帝愛國運動。
“五卅慘案”后,全國反帝形勢高漲,接著發(fā)生了香港、廣州工人、農(nóng)民、學生游行示威的廣州“沙基慘案”。形勢處于嚴峻,奉系反動軍閥張作霖開進上海,封閉了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會,接著又強行解散上??偣?,通緝拘捕罷工斗爭的領(lǐng)導人。韋杰三所在的上海大學因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被強令解散。在這種“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惡劣形勢下,韋杰三并未被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鎮(zhèn)壓嚇倒,他失學退回家鄉(xiāng)卻并沒有滯留下來,而更激發(fā)他“讀書救國”的強烈心愿。這年秋天,適逢北京的清華學校增設(shè)大學部,招收新制大學本科一年級新生,韋杰三毅然赴考,于1925年秋天進入清華校園,成為大學部一年級新生。
將熱血灑在段祺瑞執(zhí)政府門前
韋杰三轉(zhuǎn)入清華大學之際,全國反帝運動繼續(xù)高漲。1925年8月11日,天津日本裕大紗廠2000多工人繼續(xù)支援上海工人的斗爭,舉行罷工,這次也遭到反動軍警鎮(zhèn)壓,致使8名工人死亡,數(shù)十人受傷。寶成、裕元、北洋等紗廠工人前來支援,搗毀了日本人的辦公室和機器,嚴重地打擊了日本資產(chǎn)階級。10月下旬,帝國主義和段祺瑞政府“特別關(guān)稅會議”在北京舉行,北京各校滬案(“五卅慘案”)后援會等機構(gòu)召集北京各校舉行示威游行,反對關(guān)稅會議,力爭關(guān)稅自主。北京130余所大、中學校100多個團體約2萬多人到新華門召開國民大會,大會又遭到軍警鎮(zhèn)壓,學生被打傷數(shù)人,捕去數(shù)人。11月底,經(jīng)過充分的準備,北京工會、學生會又發(fā)起大示威運動,高喊“打倒段祺瑞政府”、“打倒奉系軍閥”、“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口號。韋杰三轉(zhuǎn)學到北京清華后,繼續(xù)參加了這些學生運動,活躍在示威游行的隊伍之中。
12月中旬,日本出兵占領(lǐng)滿洲,遭到南京市民萬余人游行示威抗議。接著,上海200多個團體6萬多人進行集會,舉行反日本侵略和反軍閥張作霖的示威。
1926年3月12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幫助奉系軍閥的名義,派軍艦駛?cè)氪蠊量?,炮擊馮玉祥的國民軍。國民軍被迫進行自衛(wèi)還擊,將日艦驅(qū)逐出大沽口。16日,日本強說國民軍違反了《辛丑條約》,蠻橫地向北京政府提出“抗議”,并糾合《辛丑條約》關(guān)系國:英、法、美、意、荷、比、西、日八國公使,向北京政府外交總長提出最后通牒,以維護特殊權(quán)利為由,無理提出限于18日中午前,中國方面撤去海陸封鎖等五項要求,否則,各國海軍將決定采取必要手段。
面對日本等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段祺瑞執(zhí)政府屈服于壓力,表示要遵守《辛丑條約》,撤除海口封鎖。這樣,激起了京津人民極大的憤怒,反帝情緒非常高漲。3月17日,在中共北方區(qū)委的指示下,北京地委聯(lián)合國民黨左派,在北京大學三院召開萬人參加的聯(lián)席會議,一致通過嚴正駁復通牒,拒絕日軍入口,驅(qū)逐八國公使,督促國民軍要為廢除不平等條約而戰(zhàn)等項決議。并決定于18日召開國民大會。
3月18日,韋杰三與清華同學參加了由北京200多所學校和群眾團體5000多人在天安門召開的國民大會。整個大會莊嚴肅穆,演講臺的橫幅寫著“反對八國通牒示威大會”。大會盛況空前,群情激昂。上午10時開會,由徐謙、顧孟余、李大釗等人組成主席團。徐謙在致開會詞中指出:“帝國主義者,現(xiàn)在已聯(lián)合向我們進攻,八國通牒即為最明顯之證據(jù)……我們?nèi)w民眾應該聯(lián)合起來抵抗他們?!缎脸髼l約》是八國聯(lián)軍壓迫奴役前清皇帝締結(jié)的。民國的人民,絕對否認!”李大釗發(fā)表激昂的演說指出:“‘五卅’血跡未干,‘五卅’烈士尸首未埋,八國聯(lián)軍慘景仍在,現(xiàn)在英、日帝國主義聯(lián)合攻擊我們……我們應當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熱血,以及我們過去的一切斗爭經(jīng)驗,應當不分界限地聯(lián)合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聯(lián)合進攻,反對軍閥的賣國行為……外抗強權(quán),內(nèi)除國賊!”與會群眾通過了國民大會致八國公使書,還通過了通電全國民眾,反對最后通牒。通電全世界被壓迫民眾,反對八國進攻中國。宣布《辛丑條約》無效,駁回通牒之最后要求等項決議。
會后,2000多人參加游行,有幾隊工人和農(nóng)民,一隊廣東外交代表團,一隊國民黨北京特別市黨部的人,還有一隊留日歸國學生團,其余絕大多數(shù)是北京各學校師生。清華大學的同學統(tǒng)一參加了游行抗議,韋杰三活躍在清華大學這支隊伍中,他們手里舉著小紅旗,沿途高喊“打倒帝國主義”、“嚴正駁復最后通牒”等口號,邊走邊散發(fā)傳單。
游行隊伍路線經(jīng)東長安街、東單牌樓、米市大街、東四牌樓,中午1時左右到達鐵獅子胡同的段祺瑞執(zhí)政府門前。此刻,這里已布滿全副武裝的衛(wèi)隊,戒備森嚴,殺氣騰騰。突然,衛(wèi)隊警官狂鳴警笛,劈劈啪啪的槍聲響了。游行隊伍趕忙躲避四散,一些人身上流著血,倒在人群中。警笛一聲接著一聲,槍聲跟著密密掃射,很多人中彈倒地,尸首雜陳,鮮血流濺,現(xiàn)場凄慘混亂。執(zhí)政府北門又沖出幾十名大刀衛(wèi)隊,揮動大刀向群眾砍殺。這場對手無寸鐵的示威群眾的大屠殺,大約經(jīng)歷半小時之久才停息。紛亂中,韋杰三中彈倒地時,有兩位同學冒死撲上前去將他抬出來。還有女學生沖出去將處在危險槍口下的男同學拉撤出來。事后經(jīng)北京市互濟會調(diào)查,慘案中游行人群死亡47人,重傷155人,輕傷難以計數(shù)。中共北方區(qū)委組織部長陳喬年胸部被刺刀刺傷。女師大學生劉和珍、楊德群,北京大學李家珍、張仲超,北師大學生范示融,燕京大學魏士毅,工業(yè)大學江禹烈,農(nóng)業(yè)大學林孔唐等,都在這次慘案中壯烈犧牲。韋杰三腹部連中四彈,同學們把他送到協(xié)和醫(yī)院搶救,但因為傷勢過重,于21日凌晨1時48分去世。韋杰三在臨終前,仍不忘祖國的強盛,當圍在病床旁邊的同學安慰他時,他說:“我心甚安,但中國要快強起來?。 表f杰三犧牲時,僅23歲。
韋杰三的名字鐫刻在圓明園“三·一八”烈士紀念碑上
“三·一八”慘案發(fā)生后,北京各大學分別召開追悼會。清華大學將韋杰三的遺骨安葬在清華園校河南側(cè)山坡上,還特意從帝國主義列強燒毀的圓明園廢墟上移來一根大理石斷柱作為墓碑,上刻“韋杰三君死難紀念碑”,“本校學生會同人立”。
3月23日,在北京大學三院舉行了全市性的追悼大會,門前扎素彩牌樓一座,上書“三·一八死難烈士追悼大會”,兩邊挽聯(lián)寫著“先烈之血,革命之花”。主席臺上放著烈士的血衣和遺像,氣氛悲壯激昂,痛悼逝去的烈士。接著,全國各地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追悼會。
到1929年,北平各界紀念“三·一八”烈士殉難三周年,組織了“三·一八”烈士公墓籌備委員會,在西郊圓明園舊址內(nèi)設(shè)立了“三·一八烈士公墓”,于3月18日舉行公葬大會,將烈士的遺骸葬在公墓中,碑上刻烈士的姓名、籍貫。韋杰三的遺骨也移至“圓明園烈士公墓”安葬。清華校園依然保留著他的死難紀念碑。
新中國建國后的1957年3月,清華大學第十三屆學生代表大會決議,把“斷碑”移到圖書館前的草坪上,并在碑的右側(cè)另置石一方,上刻斷碑的說明和烈士的臨終遺言:“我心甚安,但中國要快強起來??!”
在韋杰三殉難后的那些日子,清華大學還舉辦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學生會收集韋杰三的遺作,編輯出版了《韋杰三紀念集》和陳云豹編寫的《韋烈士行述》等文集。紀念集有梁啟超筆跡題寫的《陸放翁送芮司業(yè)詩借題韋烈士紀念集》詩。
朱自清先生憤書《哀文》
韋杰三在協(xié)和醫(yī)院逝世后,清華大學師生將他的遺體用靈柩運回學校舊禮堂重新進行了裝殮。全校師生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祭奠儀式。時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朱自清先生,在參加追悼會之后,于4月2日寫下了一篇沉痛悲憤的文章《哀韋杰三君》,刊載在4月9日的《清華周刊》上。朱自清這篇哀悼文章與魯迅先生那一篇同樣為哀悼“三·一八”殉難者的《紀念劉和珍君》,至今還撞擊著人們的靈魂。兩位國學大師為烈士留下不朽的文字。
朱自清先生與韋杰三在清華大學曾有一段師生相識的情誼,他在《哀》文開頭寫道:
“韋杰三君是一個可愛的人,我第一回見他面時就這樣想。這一天我正在家,聽到敲門的聲音,進來的是一位溫雅的少年。我問他‘貴姓’的時候,他將他的姓名寫在紙上給我看,說是蘇甲榮先生介紹他來的。蘇先生是我的同學,他的同鄉(xiāng),他說前一晚已來找過我了,我不在家,所以這回又特地來的。我們閑談了一會,他說怕耽誤我的時間,就告辭走了。是的,我們只談了一會兒,而且并沒有什么重要的話,我現(xiàn)在已全忘記,但我覺得已懂得他了,我相信他是一個可愛的人。”
朱自清先生在《哀》文中繼續(xù)寫到加深認識韋杰三的印象經(jīng)過:“第二天來訪,是在幾天之后。那時新生甄別試驗剛完,他的國文課是被分在錢子泉先生的班上。他來和我說,要轉(zhuǎn)到我的班上。我和他說,錢先生的學問,是我素來佩服的,在他班上比在我班上一定好。而且已定的局面,因一個人而變動,也不大方便。他應了幾聲,也沒說什么,就走了。從此他就不曾到我這里來。有一回,在三院第一排屋的后門口遇見他,他微笑著向我點頭,他本是捧了書和墨盒去上課的,這時卻站住了向我說:‘常想到先生那里,只是功課太忙了,總想去的。’我說:‘你閑時可以到我這里談談。’我們點首作別。三院離我住的古月堂似乎很遠,有時想起來,幾乎和前門一樣。所以半年以來,我只在上課前,下課后幾分鐘里,偶然遇著他三四次。除上述一次外,都只匆匆地點頭走過,不曾說一句話。但我常是這樣想:他是一個可愛的人?!?/p>
朱自清先生行文一直加深著寫對韋杰三的印象,言行事跡,貧困的家境,寫出這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從朱自清的上下行文可見:韋杰三是一個好學上進,十分敬重朱先生學問的學生。他一心想追隨朱先生,曾經(jīng)托同鄉(xiāng)希圖轉(zhuǎn)到朱自清的班上學國文課,希望直接成為朱自清的學生。當這個愿望受到局限,他也安心勤奮地學習。《哀》文中,朱自清寫韋杰三的個性“靜默里含有憂郁,悲苦,堅忍,溫雅等等,是最足以引人深長之思和切至之情的?!薄八昙o雖輕,做人卻有骨氣的。”“他在臨終離開我們之前,寫了那樣平靜的兩句話給校長(那兩句話是:“我心甚安,但中國要快強起來??!”)。他那兩句話包蘊著無窮的悲哀,這是靜默的悲哀!所以我現(xiàn)在又想,他畢竟是一個可愛的人?!?/p>
朱自清對殉難的韋杰三傾注深切懷念之情,《哀》文中繼續(xù)寫道:“我20日進城,到協(xié)和醫(yī)院想去看看他,但不知道醫(yī)院的規(guī)則,去遲了一點鐘,不得進去,我很悵惘地在門外徘徊了一會?!敝熳郧宸路鹂刂撇蛔∽约旱那榫w,反復地說:“我20日若早去一點鐘,還可見他一面呢。這是十分遺憾的!23日同人及同學入城迎靈,我在城里12點才見報,已趕不及了?!薄跋挛缁貋?,知道靈柩已安放在舊禮堂里,我去的時候,正在重殮,韋君已穿好了殮衣在照相了?!薄肮咨w已蓋上,唉,韋君,這真是最后一面了,我們從此再無再見之期了!死生之理,我不能懂得,但不能再見是事實,韋君,我們失掉了你,更將從何處覓你呢?”
朱自清寫這篇《哀韋杰三君》的時候,是在他28歲那年,在他調(diào)到清華園執(zhí)教不久。在當時有影響的知識分子中,朱自清被稱為“有一個和平中正的性格,他從來不用猛烈的刺激的言詞,也從來沒有感情沖動的語調(diào)”的“溫和的”民粹主義知識分子。他的筆下所寫的,是《背影》、《荷塘月色》和《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這樣的經(jīng)典名作??墒?,面對正義的流血,朱自清卻不能平靜,當上海的“五卅慘案”在南京路上血流成河的時候,他疾筆寫下一首著名的《血歌》。這回北京的“三·一八慘案”,他也壓抑不住寫下《執(zhí)政府大屠殺記》和《哀韋杰三君》,痛斥帝國主義列強和反動政府的罪惡。而且,在《執(zhí)政府大屠殺記》文章中,也寫到韋杰三。他在《哀韋杰三君》文章的結(jié)尾幾乎在悲憤地哭喊:“韋君現(xiàn)在一個人睡在剛秉廟的一間破屋里,等待著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氣又這樣壞,韋君,你的魂也彷徨著吧!”
烈士的訴愿:“中國要快強起來?。 ?/p>
韋杰三殉難的“三·一八慘案”已近80周年了。他的殉難,是因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領(lǐng)土,由于反抗日本勾結(jié)帝國列強勢力進攻中國,他是一位出于反帝愛國而死在國賊屠刀下的壯烈之士。
這80年中,韋杰三以年輕的熱血和生命作為基石,與千百萬為反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而浴血奮戰(zhàn)的先烈們一起,筑成了民族的長城。從他獻出生命的時候起,用了20多年時間,中國人民終于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把帝國主義列強驅(qū)逐出國門,換來了一個獨立自主的新中國。
回想在80年前,韋杰三這樣一位青年學子,臨終前喊出這樣的遺言:“中國要快強起來??!”這樣的遺言重于九鼎,重于千鈞。直到今天,他的遺言還在云霄間響徹。
韋杰三烈士的遺言,韋杰三烈士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后人。韋杰三烈士的遺言,今天已經(jīng)成為清華學子的精神。
2001年,清華大學已退休的教授吳麒在一次研究生座談會上,談到“我心中的清華精神”時說:
“最早回答這個問題的清華人是韋杰三,他為反對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而死于1926年。當時清華建校才15周年,他年僅23歲,與在座諸位年齡相仿,正在讀大一。他的同學從圓明園運回一截被帝國主義強盜砸斷的石柱作為紀念碑,來象征他被帝國主義奪取的年輕生命。這紀念碑就在圖書館對面小河的南岸。紀念碑旁的碑石上鐫刻著韋杰三的臨終遺言‘我心甚安,但中國要快強起來??!’這是歷史上留存到今天的最早的清華人的聲音。我每次讀這話,都受到強烈的震撼。韋杰三是最早為中華民族從列強壓迫下求解放而犧牲的清華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