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威廉·約翰的青年請教培根,說自己虛榮、好斗、嫉妒心太強;他討厭自己心中常常冒出邪惡之念,可又無法改變自己,他苦惱地問培根應(yīng)該怎么辦。培根說:“孩子,你敢于坦率地道出這些,已表明你不是一個邪惡的人。其實,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是極善良或極邪惡的,而是介于善良和邪惡之間。”約翰興奮地問:“那么,我是一個很正常的人?”培根搖頭:“我只是說你不是一個邪惡的人,你可以努力成為一個善良的人?!?/p>
約翰有些喪氣,他問:“善良有些什么特征?”
培根告訴他,譬如,如果一個人對外人也能溫和有禮,那么他就可以被稱為是一個“世界公民”——他的心與五洲四海是相通的;如果他對其他人的痛苦不幸有同情之心,那他的心必定十分美好,猶如那能流出汁液為人治療傷痛的珍貴樹木。如果他能原諒別人的冒犯,就證明他的心靈乃是超越了一切傷害的。如果他并不輕視別人對他的微小幫助,那就證明他更重視的乃是人心而不是錢財。
約翰回家把這番話告訴當(dāng)醫(yī)生的父親,原來對兒子已經(jīng)失望的父親感動地說:“培根已經(jīng)給了你美好崇高的思想,你只要將它溶化于自己的心和腦,與心靈融為一體,并且持之以恒。那么,在你智慧和精神的力量里,就會有一份純正的、名副其實的善。孩子,檢查一下自己,先從最可惡的東西改起?!?/p>
約翰認(rèn)真地思考了好久,認(rèn)為自己最可惡的東西就是幸災(zāi)樂禍,看到他人的痛苦和不幸缺乏同情心。那么,如何做一棵“能流出汁液為他人治療傷痛的珍貴樹木”呢?
一個雨天,沒帶雨具的約翰正奔跑著回家。忽然,發(fā)現(xiàn)前面坡道上有一輛滿載西紅柿的板車翻倒了。拉車的老人正趴在地上手忙腳亂地收拾那些西紅柿。按照約翰以往的頑劣習(xí)性,他會幸災(zāi)樂禍地用皮鞋使勁地把西紅柿當(dāng)球踢。這會兒,他卻猶豫了,很快,他彎下腰幫助老人收攏四處亂滾的西紅柿。
老人感動極了,向他深深地鞠躬致謝:“煩勞貴人彎腰了。俗話說:‘一彎腰是人,二彎腰是神,三彎腰是天使’,孩子,上帝會保佑你的,你的前途無量?。 ?/p>
這件事,讓約翰足足幸福了幾天。沒想到僅僅是克制了惡習(xí),表示了正常人的一點善心,居然獲得這么多的祝福與感謝,行善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啊!
威廉·約翰從此確立了“善是人生的最好”的信條,若干年后,他成為英國著名的銀行家和慈善家。
李文忠薦自《中國人口報》200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