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你要聽鄭叔叔的話,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找一個好工作,來報答鄭叔叔,報答社會?!币笄趽肀еF孩子李躍哭著說。
在一旁的鄭書明也眼淚汪汪,他掏出100元錢,遞給殷勤說:“工作后要刻苦鉆研業(yè)務(wù),好好做人……”
這天是8月8日,18歲的殷勤從重慶飲食服務(wù)技工學(xué)校畢業(yè)后?熏在北京找到一份工資不菲的工作。他是來向資助了他5年的鄭書明叔叔和“愛心旅館”的窮兄弟姊妹告別的。
像殷勤這樣的孩子,從鄭書明的“愛心旅館”中已走出了100多人。
辦旅館
鄭書明是黔江區(qū)麻田壩水泥廠的抽水工,他的“愛心旅館”是1990年辦起來的。
那年9月1日的傍晚,鄭書明拖著疲憊的身子下班回家,在麻田壩街上,看見一個孩子正坐在地上哭。
那孩子叫張朝炳,生下來一個月父親就死了,家里貧窮。他姐姐考上師范學(xué)校后,母親再也供不起他上初中。眼見伙伴們都上學(xué)去了,張朝炳向著官渡中學(xué)傷傷心心地哭起來。
這哭聲讓鄭書明心里一緊。他把張朝炳帶回家,給他煮了一大碗雞蛋面。然后,他來到官渡中學(xué),對張朝炳的班主任老師說:“這娃兒沒得錢,他的書學(xué)費由我來負責(zé),你先收下他吧?!?/p>
張朝炳重新回到了校園。
沒幾天,鄭書明看見在水泥廠門口的石凳上睡著兩個孩子。這是兄弟倆,一個叫黎勇,一個叫黎軍,他倆就在附近的蓬東中心校上學(xué),回家一趟最少得兩小時,兄弟倆從沒吃過午飯。這天下午放學(xué),兄弟倆餓得實在走不動了,就想在凳子上歇一會兒,沒想到睡著了。
漸漸地,正在當(dāng)官渡中學(xué)校外輔導(dǎo)員的鄭書明得知,附近像張朝炳和黎勇、黎軍這樣的貧困學(xué)生還很多。每年因為家里條件不好,連初中的門都沒進的就有20人。
1953年出生的鄭書明沒啥文化,可他羨慕文化人,他也是一個要求上進的人。1973年就入了黨的他,看見這么多孩子上不起學(xué),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鄭書明對妻子說:“咱們辦個旅館,幫幫這些孩子吧!”
“你腦子有毛病喲!孩子偶爾來吃頓飯是可以的,哪有專門給那么多孩子開免費旅館的?”妻子當(dāng)即回絕了鄭書明的“荒唐”要求。
可鄭書明的腦海里,全是那兩兄弟睡在石凳上的影子。
他找到廠長,剛把想法說出來,廠長就發(fā)話了:“書明!你還只是個臨時工,辦旅館會影響你工作的,難道你不想轉(zhuǎn)正?再說你工資不高,還要養(yǎng)家糊口,開免費旅館,你究竟圖個啥?”
鄭書明一再強調(diào)絕不影響工作,只是很可憐這些孩子。廠長拗不過鄭書明,就答應(yīng)把一個廢舊的10多平方米的倉庫租給他。
鄭書明將墻壁粉刷一新,又親手做了兩張木床,再鋪上稻草和棉絮,買回一套炊具,旅館就這樣落成了。
接著,鄭書明四處打聽黎勇、黎軍。他走了3個多小時的山路才到了兄弟倆家。兄弟倆正和父親在田里拔草。
孩子的父親一開始沒弄懂?押在旅館吃、喝、住不要錢是啥意思?鄭書明作了一番解釋,他又盯著鄭書明說:“哦!我知道你的意思,你要我兩個孩子做你的干兒子!”
一句話讓鄭書明哭笑不得。臨走時,鄭書明掏出身上僅有的60元錢,對孩子的父親說:“這是孩子的書費,明天帶他們到學(xué)校報到吧!”
孩子的父親拿著錢,竟不知說什么才好。
他一個接一個地去找輟學(xué)的孩子,資助他們上學(xué);旅館免費供吃、??;他還兼任旅館教師,教貧困生如何做人。當(dāng)?shù)乩习傩丈钋榈匕燕崟鞯穆灭^稱之為“愛心旅館”。
“偷”糧食
不到半年,“愛心旅館”接納了10多個孩子。鄭書明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全用在上面也不夠支出,經(jīng)常是缺米少油。鄭書明的頭發(fā)也漸漸白了。
一個周末,孩子們都各自回家了。鄭書明在家里淘米做飯,淘著淘著,他眼睛一亮,有辦法了。
星期一,鄭書明一大早就起床,躡手躡腳到廚房,把家里剛買回的25公斤大米倒出三分之一,裝進一個黑塑料袋里,送到旅館后就上班去了。
從“偷米”到“偷油”,“偷”家里喂養(yǎng)的雞,最后發(fā)展到只要家里有而旅館用得著的,鄭書明一樣都不放過。
時間一長,妻子發(fā)現(xiàn)了。滿眼淚花的妻子質(zhì)問鄭書明:“你要這個家還是要那個旅館?”
鄭書明要了旅館。
而家,卻丟了。妻子跟孩子離他而去。
但鄭書明沒有退縮,每到周末,他就騎車到馮家鎮(zhèn)打零工。在馮家鎮(zhèn),只要能給兩個錢,甚至只是幾斤米或者食用油,什么洗碗、拉磚、挑運等等,鄭書明什么苦活都干。
鄭書明苦苦支撐著旅館。
罰跪
旅館的“小客人”,讓鄭書明操碎了心。
1991年9月,剛開學(xué)不久,崔勤鬧著不讀書了。崔勤的父親是個退伍兵,長期生病在家,家里沒有勞動力。崔勤在學(xué)校雖調(diào)皮,但聰明,成績好。家事給他壓力太大,他幾次向鄭書明提出不想讀書了。鄭書明不同意,總是拿錢給他,讓他安心讀書。
有一次,鄭書明給了崔勤100元錢,第三天就沒了。鄭書明被老師請去才發(fā)現(xiàn),孩子居然在學(xué)校打牌把錢輸了。他氣得直跺腳。
鄭書明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也從不喝酒抽煙,他把錢全用在了“小客人”身上,就是對自己的孩子,也沒有這樣好過。
崔勤太傷他的心。他把他帶回旅館,讓他跪下,他拿來一顆釘子要崔勤把釘子釘進堅硬的木板里。崔勤怎么釘也釘不進去。他用錘子用力一敲,釘子進去了。鄭書明說,學(xué)習(xí)就好比釘釘子,要靠擠和壓,沒有壓力是沒有動力的。
聰明的崔勤終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看著鄭叔叔因長期在水邊工作落下的風(fēng)濕病,腳腫得很大,還在一瘸一拐地為他們料理生活。崔勤知錯了,也一下懂事了。
后來,崔勤考上了新華中學(xué),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鄭州大學(xué)。現(xiàn)在,崔勤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向鄭叔叔匯報學(xué)習(xí)情況。
付出之后有收獲。黎軍參軍了。殷勤在北京找到了工作。15歲的李躍也到重慶飲食服務(wù)技工學(xué)校學(xué)廚師。
15年來,鄭書明的“愛心旅館”送走了100多名“小客人”。他付出資金超過10萬元,燒壞了7個電飯鍋、10個炒鍋,睡破了15床棉絮……
無悔
鄭書明的義舉在十里八鄉(xiāng)傳為佳話,還受到原重慶市委書記賀國強的親切接見,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wù)隆?/p>
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使鄭書明更有信心了,他精心謀劃著“愛心旅館”的未來。
然而天有不測風(fēng)云,2002年8月,一場暴雨,山洪卷來泥沙淹沒了他工作的抽水房,也淹沒了他的旅館。“愛心旅館”破產(chǎn)了,鄭書明大病一場。
沒了旅館,他就在廠里分給他的10幾平方米的寢室,辦起了臨時“旅館”。
王宇就是在這個臨時“旅館”里長大的。2002年,他的父親在一次煤礦事故中受傷,家里不能供他讀書,他就一直住在鄭叔叔家里。
殷勤、李躍先后都擠進了鄭叔叔的臨時“旅館”。他們仨就像親兄弟一樣,先后也都到重慶的職業(yè)中學(xué)學(xué)廚藝。
就是這個臨時“旅館”,兩三年送出了10個“小客人”。
學(xué)生走出了他的旅館,卻沒有離開他的幫助。
鄭書明時常想著自己是黨員,又是勞模,組織上給了他很多關(guān)懷。他寧愿自己吃紅苕、洋芋,也少不了給還在重慶讀書的李躍等9個孩子每人100元生活費。
2004年,廠里停產(chǎn)3個月,他只有300元特殊補助??粗⒆觽兊纳钯M又快斷炊了,他便到重慶一家企業(yè)去打工。區(qū)工會把他接回來,給了他1000元現(xiàn)金,可他轉(zhuǎn)手又把錢給了9個孩子。
“這些貧困的娃兒,我都把他們當(dāng)我自己的,一定要培養(yǎng)成才?!?鄭書明說起自己的事業(yè)還是一臉的無悔。現(xiàn)在,50多歲的他最開心的就是給外地讀書的娃兒們打電話,聽到他們的聲音,老鄭感到是那么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