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在美麗的峽江岸邊,這里生長著一種美麗的樹———燈籠樹。
初春三月,暖風(fēng)輕拂,沉睡了一冬的燈籠樹,也像趕趟兒似的,加入了這百花爭艷的行列,長出了新芽。燈籠樹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仿佛一株株香椿芽。在春雨的滋潤下,嫩芽逐漸長成了一串串卵形的葉片。
夏天,驕陽似火,許多樹木都無精打采地垂下了頭,只有高大挺拔的燈籠樹仍然昂首挺胸。它那向四面八方伸展的樹枝上,茂密的樹葉一串連一串,一層壓一層,仿佛一把撐開的綠色大傘,為我們遮陽擋雨。烈日透過葉縫只能投下星星點點的光斑。
夏末秋初,燈籠樹開花了,那一串串、一簇簇的小黃花開在枝葉的頂端,是那樣的明艷。微風(fēng)吹過,一片片花瓣飄落到地上,就像鋪了一地金子。不久,花謝了,便孕育出一個個小青果。這些小青果慢慢由小變大,由青轉(zhuǎn)紅,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像一個個小紅燈籠掛在枝頭,這或許就是燈籠樹這一名字的來歷吧。近看燈籠果,卻是三棱形的,被三張果皮隔成三間小“房子”,每間“房子”里有幾粒籽。果實成熟后,果皮漸漸枯萎,果實會自動裂開,里面的籽就像一個個淘氣的小娃娃蹦蹦跳跳地落到地上。
寒冷的冬天到來了,枯萎的燈籠樹葉抵擋不住寒風(fēng)的侵襲,一片片打著旋兒,四散飄落。同學(xué)們撿起一片片樹葉,在自然課上做葉脈書簽,在美術(shù)課上貼出一幅幅美麗的樹葉畫。大人們則掃起一片片樹葉,或堆在樹根下,或堆在田埂邊,燃燒后做肥料。
我喜歡燈籠樹,它那綠的葉、黃的花、紅的果,仿佛一幅色彩艷麗的天然圖畫,把我的家鄉(xiāng)裝扮得更加美麗。
(指導(dǎo)老師:周貴云)
摘星榜
題材指數(shù):☆☆☆☆
語言指數(shù):☆☆☆
情節(jié)指數(shù):☆☆☆
綜合指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