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是當今世界上實施平等教育制度的國家之一。然而,人人受教育并不等于人人都能成為人才。韓國政府去年底出臺的精英教育計劃,便是改革人才培養(yǎng)機制,給天資聰明的學生以特殊教育。
平等教育使聰明學生
失去了迅速成才的機會
人說\"居者有其屋\",韓國提倡\"學者有其校\"。自上世紀70年代起,韓國推行一種教育平等化政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nóng)村,適齡學生都機會均等地接受教育。
然而,長期平等教育的弊端顯而易見,擇其大者是良莠同修,優(yōu)劣難分。所有的學生,不論其能力如何,都學習相同的教材,接受相同科目和相同課時的教育,在相同的時間畢業(yè)。天資聰明的學生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使他們失去了快速成才的機會。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不滿足于平等化的學校教育,不惜重金為子女請家教或送子女上私立的課外學校。于是,在韓國正規(guī)教育之外,\"私教育\"滿天飛,家長們的腰包被掏空,學生們卻不見得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政府決定推行精英教育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給部分好學生開小灶的英才教育機制在韓國應(yīng)運而生。從2000年開始,韓國政府允許在教育界部分實施英才教育。2002年,韓國制定的《英才教育促進法》生效,英才教育走上發(fā)展軌道。這幾年,韓國英才教育有所擴大,但進展不算太快。據(jù)統(tǒng)計,目前在英才學校(相當于中國的奧校等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開辦的英才年級和英才學院(相當于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等接受英才教育的學生共有2.5萬人。同時,韓國有7.3萬名中小學特長生在118個\"特殊科目高中\(zhòng)"學習科技、外語、藝術(shù)、體育和工業(yè)技術(shù)等。此外,韓國實施了一種移動授課的制度,即允許優(yōu)秀學生跳級、提前畢業(yè)和選修大學課程。不過,受惠的學生還不多。5年來,普通小學和初中跳級和提前畢業(yè)的學生分別只有25人和30人。
吃了教育平等化的虧,有了試辦英才教育的底,韓國政府才考慮推行精英教育制度。去年12月,韓國政府借鑒了美國、英國和中國的經(jīng)驗,推出了一項精英教育綜合對策。根據(jù)精英教育綜合對策,韓國將從2005年至2010年逐步提高接受精英教育的中小學生比例。到2010年,韓國將使40多萬名在校中小學生接受精英教育,占全國中小學在校學生總數(shù)的5%。其中,占全國中小學在校人數(shù)1%的8萬多名學生將接受英才教育。由各地教育廳和大學辦的英才學院將從目前的192所增加到2010年的250所,把設(shè)在各級學校的英才班級從目前的253個增加到350個。簡單地說,韓國教育平等化這座大廈猶在,但開設(shè)了更多服務(wù)于部分優(yōu)秀學生的精英教育的\"小屋\"。
對精英教育,各界褒貶不一
韓國實施精英教育,贊成者居多。畢竟優(yōu)秀學生在教育平等化下被削足適履,而精英教育可充分挖掘他們的天資和潛能。有一項研究成果表明,韓國普通中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可趕上美國的英才學生,而韓國英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領(lǐng)導(dǎo)能力只及美國普通中小學生。這種狀況促使韓國下決心擴大精英教育范圍。有的韓國媒體感慨韓國精英教育搞晚了,不僅落后于發(fā)達國家,甚至落后于以\"科教興國\"為口號的中國。
韓國的精英教育不是貴族教育,它是義務(wù)教育的一部分,擁有一套完整的選拔機制。但韓國推行精英教育,也存在阻力和困難。精英教育需要精英教師,韓國缺少這樣的教師。韓國的教師都是國家公務(wù)員,拿著國家的俸祿上著同樣的課。培養(yǎng)從事精英教育的教師,以及使他們更新知識和改變教育方法成為當務(wù)之急。
學生及其家長們也可能不適應(yīng)精英教育。原先學生們都上同樣的課,不覺得彼此有多大的區(qū)別。然而,在韓國中小學大規(guī)模引進差別教育后,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校將學生們分成優(yōu)劣班,優(yōu)秀學生進精英班、精英年級和精英學校等,成績超群的學生允許跳級和選修大學課程。對此,那些沒有入圍或被拒之門外的普通學生自然一時難以接受。
實際上,韓國實行的教育平等化不可能真正使學生受到平等教育。除教育機會對學生們相對均等外,各地教育投資的多少、學校的設(shè)備、教師的素質(zhì)、教育水平的差別以及師資力量雄厚與否等因素都可能產(chǎn)生不平等教育的后果。與其維持名義上的平等教育,不如引進不平等教育。惟有如此,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虞英薦自《教師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