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看我長得比較矮,可我的興趣多著呢!
爸爸說我是“小書迷”,一天到晚手里總是拿著一本書。家里的書看完了,我就找同學借,反正一定要有書看才行。有一次飯已經(jīng)擺在桌子上了,我還在看《百科全書》,媽媽生氣了,說:“快點吃飯,不然以后什么書都不準你看了?!卑Γ瑸榱艘院竽芏嗫葱?,我只好先吃飯了。還有一次,我一回家就看書,忘了做家庭作業(yè),結(jié)果到晚上9點多才完成了老師留下的作業(yè)。
媽媽說我是“小電視迷”,連上廁所都不放過“聽”電視。有一天,我已經(jīng)洗澡睡覺了,聽見電視里很熱鬧,就躲在門后看電視,直到被媽媽逮個正著。
姐姐說我是“舞蹈大王”,時時刻刻都想跳舞。有的時候,媽媽正在給我梳頭發(fā),我就扭來扭去“跳起舞”來。為此,我沒少挨媽媽的訓。
同學們說我是“小皮筋大俠”,因為我的口袋里經(jīng)常裝著一條皮筋。一下課,我就找同學們跳,如果沒有伙伴和我一起跳,我就把皮筋系在兩根柱子上,一個人也跳得津津有味。我會跳許多花樣,什么“樹、樹、樹”“一個星期有幾天”……都難不倒我。現(xiàn)在,我還收了幾個“小徒弟”呢!
(指導老師:周?。?/p>
小樓新貼
嘉賓樓主:崔昌玉老師
用不同場景下不同人物對“我”的評價來突出“我”興趣的廣泛,這種寫法比自己平鋪直敘地介紹要好得多。
二樓樓主:淘氣包子
本文寫了“我”愛看書、愛看電視、愛跳舞、愛跳皮筋四個典型愛好,從而使一個興趣廣泛、聰明可愛的小姑娘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
三樓樓主:甜心番薯
小作者不空發(fā)議論,而是著眼于具體的事例,把富于生活氣息的對話、動作放在具體的事件中,生動地塑造出了“我”的形象。
四樓樓主:橡皮泥巴
全文采用先總后分的寫法,開頭用“我的興趣多著呢”一句總領(lǐng)全文,然后又分別從四個方面進行描寫,詳略得當,結(jié)構(gòu)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