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篇小文《坐在馬路上梳頭的民工媳婦》在博客發(fā)表后,引來不少網(wǎng)友發(fā)表評論,有同情民工的不公正待遇的,有為之抱不平的,還有表達贊美的。一個未署名網(wǎng)友說:“中國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勞、善良、堅韌的人民!”另一個網(wǎng)友說:“他們賺錢真不容易,我除了佩服,別無其他”……老實說,看完這兩條評論后的感覺真不舒服,這些網(wǎng)友面對貧困線上掙扎的民工,無視社會的不合理,而去贊美殘酷的現(xiàn)實加諸于他們的不得不去忍受的困苦。這樣的反應(yīng)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實則見怪不怪,實為中華民族的一大怪狀:即,對苦難的現(xiàn)實不求改變,而卻對遭遇困難的人們加以贊美。而贊美無疑是一種鼓勵。這種贊美的背后我只發(fā)現(xiàn)兩樣真實:愚昧,冷血。
除了對廣大底層勞動人民困苦現(xiàn)狀贊美外,一些國人還喜歡贊美母親的自苦,中國婦女在家庭中處處自苦以顧全其他家庭成員的“美德”長期以來受到熱切的歌頌。兩三年前歌手滿文軍的《懂你》MTV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后感動了整個中國,一切擁有挺挨在困苦中的母親的記憶的人們無不眼眶潮濕,心頭火熱。MTV畫面中的主角是個如牛馬般勞作的母親,污垢的面龐,蓬亂的頭發(fā),被柴草壓彎的脊背,背著家人舔孩子吃剩的湯碗……歌曲的基調(diào)充滿哀憐與贊美,歌手滿文軍充滿感情地演繹了一個感恩的兒子,但主角的結(jié)局卻仿佛并不樂觀,結(jié)尾一句是“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兒子對辛苦撫育自己的母親充滿了遙遠的懷念,他深情的歌頌母親,但他抒情的重點并不是幫助母親改變困境,而是把母親放到他心靈的祭壇上告訴她:“多想靠近你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p>
在這里我無意追究這個兒子對母親的愛是否足夠真誠,我只想說,我們是否有必要去贊賞母親的磨難?如果你的答案到現(xiàn)在一直是肯定的,那么我要推出我的結(jié)論:這等于你準備對母親的苦難不予思索不求改善,而安于在物資短缺的情況下讓母親出讓她的那部分給你,你的贊美實則是鼓勵母親繼續(xù)這么自苦下去。無法想像一個饑腸轆轆的母親面對只會一次次流著淚撲上去親吻她、贊美她的兒子會是怎么樣的一種心情,大概有點類似慷慨捐軀維護國家利益的士兵吧。因為她對孩子的愛已經(jīng)被升華為一種榮譽了。
曾聽一個小伙子說過,他家里最值得尊敬的就是他的母親和奶奶,因為在家庭困難的那些年月里他母親和奶奶吃的是最少的,男人能干的力氣活她們也照干還干得比男人都多。言語中充滿了對他母性長輩的贊賞和感激。我想說什么呢,我想說,贊賞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忍饑挨餓對她們沒有什么好處,讓女人干男人的活也不是什么家庭的光榮,除非你想讓她們繼續(xù)這么挨下去。
就是這樣,國人習慣贊美那些在苦難中匍匐的人們。贊美他們的勤勞(賣命),贊美他們的堅韌(禁折騰),贊美他們的任勞任怨(奴性),贊美的直接結(jié)果就是鼓勵,中國人一直在鼓勵人民遭受苦難的能力。在《圣經(jīng)》中,苦難具足了罪的特質(zhì),苦難的存在是因為人們的罪。一個鼓勵罪的民族,一個歌頌人們苦難耐受力的民族,只能催生更多的視苦難為當然的勞工,視犧牲為光榮的母親。對于犧牲的一方,在一個光環(huán)燦爛的榮譽的籠罩下,似乎一切痛苦的起因和內(nèi)在的邏輯都變得不再重要了,當你為了活著當牛作馬時,人們可以不加思索給你一句贊美,當你得到口頭肯定時,你會覺得你沉重的付出至少也值一個彩頭,盡管那是一個如此廉價的榮譽。而最終受惠的大人們只需要肯定,贊揚他們的“勤勞”就夠了;而受惠的兒子們,只要深情款款的歌唱一曲《懂你》就夠了。可以被利用的愛一貫來自順民和母親。而一個安于利用順民和母親的民族是個什么樣的民族?!
請停止歌頌同胞的苦難,假如你不想他們繼續(xù)遭受苦難,因為歌頌是一種鼓勵;請停止鼓勵同胞的苦難,假如你肯正視他們遭受的不公假如你已經(jīng)開始正視這種不公,請好好想想:如何改善,如何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