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安——扮演者:陳寶國
正方觀點:
陳寶國精湛的表演把一位崇尚道家思想,瀟灑超脫的老人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姚思安出世又入世的行為,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的文人靈魂。另一方面,當(dāng)木蘭被迫出嫁,姚思安將自己盡有的甲骨全部當(dāng)嫁妝給了木蘭。姚思安聲淚俱下的一句“我的大女兒是留著我救命用的”,表現(xiàn)他對木蘭的父愛,更讓人感動。最后那一幕,姚思安為了不讓甲骨文落到日本鬼子手中,玉石俱焚,何其悲壯,表現(xiàn)了民族氣節(jié)。
反方觀點:
原著中的姚思安是思想開明,充滿人生智慧的。掙那么大的家業(yè),培養(yǎng)了木蘭這樣的新女性,如果說他沒點智慧,沒點新思想,是不可能的??墒?,該劇中他看著女兒面臨不幸的婚姻,居然不阻攔,還送72箱嫁妝。這樣的“父親”無可稱頌,只是假扮深沉。
姚木蘭——扮演者:趙薇
正方觀點:
木蘭是才女,溫柔賢淑,更少不了英氣爽達(dá),劇中的木蘭高雅、端莊、含蓄,但更雍容悲壯,骨氣錚錚。所以她才能是一個敢于犧牲自己的幸福,成全他人快樂的女性。劇中木蘭悲慘的遭遇,坎坷的人生成就了她的美麗和從容的品質(zhì)。尤其是木蘭給立夫沏茶的那一幕,那一倒來,二沏去,最后那一杯滿滿的龍井,透過那飽含熱淚的雙眼,一切的感慨、遺憾都盡在不言中了。
反方觀點:
第一女主角是“小燕子”趙薇扮演。但是,一種角色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另外一種角色的勝任,溫柔賢惠、聰慧漂亮的姚木蘭不是她能駕馭的。當(dāng)看到她竭力表現(xiàn)溫柔賢惠的樣子,總是讓人感到不是很舒服。僵硬的面部表情,破壞了木蘭美好的形象。姚木蘭的閃光點體現(xiàn)不多,趙薇哭戲太多,梨花帶雨、暗自神傷、泣不成聲,這些淚水使她變成了一個怨婦。她的妥協(xié),并沒有挽回丈夫的心。最終劇情安排卻是因為丈夫情人的自殺使丈夫重新回到她的懷抱,很有點不可思議。
曾太太——扮演者:潘虹
正方觀點:
潘虹把當(dāng)家太太的自私演得很到位,她不愧是實力派演員,她喜怒不形于色,卻把又要強、從不肯向勢力低頭的舊式女性扮演得很逼真。從她一邊熟練地打毛衣,一邊驅(qū)使家仆這一個小動作,就可以看出作為一個老演員的功底。
反方觀點:
潘虹的表演一板一眼,但是可以發(fā)現(xiàn)曾太太和《少年天子》里的孝莊沒有什么區(qū)別。不但在扮相上有幾分相似,甚至在演技上沒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