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雙手,撫慰過你的創(chuàng)傷;有許多目光,關(guān)注過你的成長。你留意過嗎?有一雙手,最溫暖;有一縷目光,最慈祥。那就是母親的……
前行的路有多遠,母親的牽掛就有多長;腳下的路,縱然再長,也走不出母親的目光……
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女人。我要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偉大的母親。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正是母愛的寫照,是母親給了我們最無私的關(guān)愛。教育孩子難,能把孩子教育成人則更難,而孟母無疑是一位成功的母親。既然成功了,自然有其獨到的做法和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其一、從小抓起。俗語有言:“少小若天成,習慣成自然?!笔钦f從小抓起并使之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偷惰于襁褓之中,養(yǎng)成于長大之后,習與性成,父師之訓不能入,雖為美材,不得為良器。”為父母者不可不慎。
其二、嚴格要求。韓非子有言曰:“父嚴無悍虜,慈母有敗子?!薄爸B(yǎng)畜之為慈,而不知禮法之為慈?!笨梢娔赣H無原則的、一味遷就的溺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殺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
其三、講究教育方法。司馬光曾言:“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愛而不知教也。”知教,乃是一個做母親的“首選課”“必修課”。而作為人母,“信”“智”“慧”的人格魅力,又是缺一不可的,并以此來影響孩子的成長,所謂身教勝于言教。信,立身之本也??鬃诱f:“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敝?,又使孟母能明察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則使孟母找到了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教育之法,可謂是“因材施教”,“看到兒子讀書不用心,不是打罵責罰,而是忍痛把織了一半的布割斷”,如此教育之法,勝過千言萬語。
其四、注意環(huán)境的影響。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環(huán)境使然也?!敖煺叱啵吆凇?,說的也是同一個道理。特別是年幼的孩子,他們?nèi)狈ε袛嗍欠堑哪芰?,更?yīng)該注意環(huán)境對其的影響。“孟母三遷”,乃明智之舉。
以上諸多因素,都促成了一代圣人的誕生。先有一位偉大的母親,然后才有一位偉大的兒子。兒子的光輝可能會湮沒母親的偉大,難道母親會放在心上嗎?“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就是母親。
這篇短文在藝術(shù)構(gòu)思上也有許多獨到之處。
首先,夾敘夾議的手法。以議論開篇,開宗明義,點出孟母在孟子成長中所起的作用,“沒有孟母便不會有孟子”。然后以敘議結(jié)合的方式論說了主旨,從多方面闡釋了孟母教子之方。記敘小販一事,詳寫碑文拓片內(nèi)容,更好地表現(xiàn)了“慈母嚴明”這一思想。
其次,抒情方式的多樣性。一是通過敘議結(jié)合的方式間接抒情,如“輕輕淡淡的六個字,讓亞圣孟子的母親實施起來,肯定不會這么輕淡”,恰當?shù)淖h論,寫出了母親為培養(yǎng)兒子所付出的辛勞。二是直接抒情,如“慈愛的母親!智慧的母親!”飽含了作者對孟母的頌揚之情。
再次,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霸诿细?、在孟廟、在孟林……”排比增勢,所到之處,都會感受到孟子及孟母的存在。他們已融入了這片土地,已融入了中華文明之中?!懊献邮菑拿夏覆┐蠛觊煹男奶锷L起來的一棵參天大樹”,樹高千尺,也離不開根,此比喻極妙,言孟母之教的重要作用。再如引用、設(shè)問等手法的運用,不加贅述。
另外,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如“孟母不死,她智慧的心臟,像她智慧的兒子一樣,融入了中華文化的肌體。”
有如此情真意切、文質(zhì)兼美之文,讀之而不知肉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