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即根據(jù)試題指向及對題材的把握,認真思考提煉,確定文章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這是高考作文的第二道工序,亦是確定文章基調(diào)和靈魂的重要步驟。思想是否正確、內(nèi)容是否健康、觀點是否新穎深刻,是評價一篇文章的重要標準。考生一定要學會良好的立意方法,認真培養(yǎng)確定中心的能力。
一、開門見山法
開門見山是文章開頭常用的方法之一,“開宗明義”就是這種開頭的特點。
著名女作家冰心為孩子們寫的散文《燈光》,開頭饒有詩意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題:“初冬黎明的燈光,總給人一種溫暖,一種慰藉,一種希望。因為從家家窗戶射出來的光明,是這片大地上人們醒起的信號,是燦爛陽光的前奏!”富有詩意哲理的開頭,使《燈光》成了一篇雋永飄逸、意味深長的優(yōu)秀散文。
二、卒章顯志法
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用一兩句話顯示題旨,這就是卒章顯志法。這樣的句子既要高度概括,又要精練明確、干凈利索,具有表現(xiàn)力。
賈誼《過秦論》的結(jié)尾:“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眱H此一句,便把全篇中心內(nèi)容包括無遺。言簡意賅,沒有絲毫的拖沓。諸葛亮《后出師表》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作結(jié),集中概括了他忠誠不渝的精神品德,不僅對全文的內(nèi)容作了集中概括,而且對主題思想亦作了深入闡發(fā)。
三、一字立骨法
晉人陸機在《文賦》中說:“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雖眾辭之有條,必待慈而效績?!币馑际钦f,寫文章要有一兩句精辟的話作綱要,并以此作為統(tǒng)率全文的出發(fā)點與歸宿。這就是一字立骨法。這種筆法,常用一個字或一個詞作軸心,然后向周圍輻射,但它須體現(xiàn)文章的主題,或者說它就是主題思想的高度濃縮,能用來組織和安排材料,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嚴謹,增強文章的氣勢和節(jié)奏感。
李密的《陳情表》著意突出“孝”字,向皇帝陳述自己與祖母相依為命的境況,申訴暫不能應詔為官的苦衷。劉禹錫的《陋室銘》,通篇以“陋”字立骨,表明作者清高的志趣和潔身自好的思想。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以“樂”統(tǒng)率全文,從山水之樂、四時之樂、游宴之樂,一直寫到與民同樂,抒發(fā)了作者愉悅的心情。
四、畫龍點睛法
畫龍點睛的本質(zhì)意義是指在文章關鍵處,抓住事物的特征,用一兩句話,點明題旨,使文章生輝,形神畢現(xiàn)。因此,這種寫法應著眼于文章的整體,落筆于全文的關鍵部位。運用點睛之筆,既要煉字煉句,反復推敲,又要含義深刻,富有哲理;既要順勢點化,不露痕跡,又要委婉含蓄,意在言外。
杜牧的《阿房宮賦》,描寫了阿房宮規(guī)模的宏偉,樓閣的壯麗,以及歌舞之盛,美女之多,珍寶之富,最終都是“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接著,就是點睛之筆:“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苯沂玖饲赝醭瘮⊥龅臍v史教訓,使文章題旨鮮明突出,全文為之增色。
范仲淹的名作《岳陽樓記》描寫了洞庭湖兩種不同的景色,以及各色游客在不同景物面前的覽物之情,然后重筆點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而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微斯人,吾誰與歸!”這一點睛之筆,熔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表達了作者的政治抱負。
五、首尾照應法
為了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嚴謹、縝密,主題突出、鮮明,作者在敘述中往往采用首尾照應的辦法。
比如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開頭點明題旨,結(jié)尾時又一一加以照應。開頭說“但這一件小事,卻于我有意義”,結(jié)尾則具體點明這“意義”的內(nèi)容:“教我慚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庇捎邳c題的關鍵性句子在開頭和結(jié)尾處反復出現(xiàn),并逐步具體,所以這件小事的意義(也就是小說的主題)就表達得非常充分,給人以強烈而深刻的印象。
六、反彈琵琶法
“反彈琵琶”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異思維的一種方法,是與原來的“信息”相反(或相對)的方向發(fā)展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即是一種逆向思維。運用求異思維的方法,立意才會出新,發(fā)人深省。此法能開拓思路,給寫作者帶來廣闊的思維空間,從而正中求反,常中見新,“言前人所未言,發(fā)前人所未發(fā)”。
如《薛譚學謳》,一般的同學或是批評薛譚驕傲自滿、淺嘗輒止的浮躁學風;或贊揚秦青身教勝于言教,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法;或褒揚薛譚知錯就改,勇于糾錯的可貴精神。但這些觀點不大會給人新鮮感,如果我們采用“反彈琵琶法”針砭薛譚“終身不敢言歸”,迷信權威、不敢挑戰(zhàn)的學究作風,這樣的立意肯定會讓人耳目一新。
七、以小見大法
“以小見大”首先要善于“化大為小”。話題作文的寫作范圍那么寬泛,如果僅把話題當作一個僵死的概念,看作“鐵板一塊,不可分割”的整體,籠而統(tǒng)之地去做文章,勢必會內(nèi)容空泛。所以,寫好話題作文的第一個本事是“目無全牛”,善于在一個大的、寬泛的范圍內(nèi),“擇其一點,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寫“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給自己提供一個充分發(fā)揮、具體表現(xiàn)的好舞臺,這樣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內(nèi)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nèi)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