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少時跟衛(wèi)夫人學習書法,不到三年,在當?shù)鼐皖H有名氣,便不覺飄飄然起來。
一天,他走進一家叫“鴨兒餃子鋪”的飯店,看見一口大鍋中的水沸騰著,鍋旁有一道矮墻,一位白發(fā)老婦包完餃子后,隨手拋過矮墻扔進鍋里,既不站起,又不抬頭,王驚奇地問老婦人用多長時間才練成如此深的功夫。老婦人說:“熟練五十載,深練需一生?!彼脑拰ν跤|動很大,他又問老婦人家的橫匾為什么空著,老人更加生氣地說:“難請?。【驼f那剛露臉的王羲之吧,讓人捧得上了天,其實他寫字的功夫還不如我扔餃子的功夫深呢!你可別學他,常言說,‘山外青山樓外樓,人人都應(yīng)爭上游。一有長進就驕傲,下次必落人后頭。’”王聽后羞愧難當,恭敬地向老人承認了錯誤,隨后寫了一幅橫匾送給老人以示謝意,后來經(jīng)過努力,成為了著名的書法家,“書圣”的稱號他當之無愧。
啟示:
1、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教育者只有深入細致地了解他人,才能“對癥下藥”,做好他人的思想轉(zhuǎn)化工作。
2、教育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shù),教育者應(yīng)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育方法恰當,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將事與愿違。
3、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
4、現(xiàn)身說法的教育比空洞、抽象的理論教育要強一百倍。
5、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若堅持錯誤不改正,終將鑄成大錯,一生將無所作為。
6、當頭“棒”喝能一語驚醒夢中人,但應(yīng)注意對象不同,方法也應(yīng)有別。
7、捧殺能斷送一個人的才華及前程,教育者應(yīng)慎之又慎,吹捧者也應(yīng)引以為戒。
《陋室銘》的來歷
據(jù)說,唐代詩人劉禹錫因革新政治,得罪了權(quán)貴,被貶至安徽省和州當通判。按當時規(guī)定:他應(yīng)住衙門里三間大的房子。但此州的策知縣是個見利忘義的小人,他讓劉住在面江的城南,劉每日以江為伴,高興地撰了一聯(lián)貼于房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辈咧h知道后大為惱火,又下令讓劉搬到城北門,住房由三間減至一間半,此屋地處德勝河邊,河畔有楊柳點綴,令人心曠神怡,劉融情入景又作一聯(lián):“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彼诖颂幾x書作文,策知縣得知后滿腔怒火,又下令讓他搬到城中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搬家三次,劉憤然寫出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于石頭上立在門前,氣得策知縣啞口無言,而這篇散文則千古流傳。
啟示:
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謂“大”丈夫也。歲寒才知松柏之高潔。
2、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3、不為五斗米而折腰,這才叫骨氣。
4、順境讓人成功,逆境則能磨礪人的意志,更能促進人的成長和成熟。
5、挫折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而不幸則是人生最好的大學,只有意志堅強、勇于拼搏者,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6、實踐出真知,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哪能寫出文質(zhì)兼?zhèn)涞募炎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