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的《母親的回憶》是一篇質樸平實、溢滿真情的敘事散文,作者把對母親深深的摯愛、濃濃的懷念之情都融入到對往事點點滴滴、真真切切的回憶之中,感人至深。
母親一生值得回憶的事很多,作者通過選取極具典型性的材料,在一篇不足八百字的文章中刻畫出一個慈愛、勤勞、善良的母親形象。
正因為七個孩子中“只養(yǎng)活了我一個”,使母親承受了太多的喪子之痛,而撫養(yǎng)“我”又讓母親吃盡了苦頭。養(yǎng)育愈艱辛則愈見母愛之深沉。當“我”想要小尼姑的蟈蟈時,當“我”在抗戰(zhàn)時期從遠處回家時,當“我”生了大病離家休養(yǎng)時,母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是對“慈愛”的最好詮釋。
作為中國的勞動婦女,母親又是一個吃苦耐勞的人,作者從多個角度將這一特點描繪得有聲有色,形神兼?zhèn)?。先總說母親“像瘋了似的勞動”,再分述母親早出晚歸、田里家中的勞碌。而“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臉上的汗水”這一極具典型性的動作描寫則又近乎一個大特寫,再加之后面補敘的母親的“口號”,母親的形象便如在眼前了。
作者在介紹母親善良這一性格特點時,用了點面結合的方法。在概述母親扶危濟困的性格之后,又較為詳細地敘述了母親對佛門的施與和對尼姑的禮遇。
本文沒有華麗辭藻的刻意渲染,卻能深深地打動讀者的心,正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斑@是我同母親的永訣。我在外養(yǎng)病期間,母親去世了,享年八十四歲”。在這淡若浮云的敘述之中,既有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又飽含著作者揮之不去的愧疚之情,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