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俄羅斯方塊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要想達到游戲成功的頂點,就要學會“取長補短”。游戲如此,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
長短腳之戀
《呂氏春秋·不廣》中記載了一種前腿如鼠、后腿如兔的奇怪動物——蟄蹶,長短不一的腳使它舉步維艱。但它卻經(jīng)常利用自己的利齒采噬植草給一種叫蛩蛩距虛的動物——蛩蛩距虛沒有利齒,卻有強壯的四肢。每當山火來時,蛩蛩距虛便把蟄蹶負于背上,共同逃難。
這類似于“狼狽為奸”的動物,其生存之道未嘗不是一種智慧。生存中的取長補短是大自然的法則,也是生活中人們心領(lǐng)神會的潛臺詞,更是雙方獲益的不二法門。
魏瑪城佳話
歌德與席勒的友情是足以照徹歐洲文學史半邊天空的傳奇。1794年以后,歌德和席勒日漸親近,密切配合。年長成熟的歌德給了席勒安定的生活,而年輕激越的席勒也給了歌德新的創(chuàng)作熱情,于是《浮士德》浮出水面,它的光焰穿過歷史的黑暗照亮了今天的天空;于是席勒脫離了哲學,改為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寫出了不少敘事歌謠和哲理詩。
倘若沒有魏瑪城中的相遇相知、相輔相成,歌德也許仍限于瑣雜的政務(wù)中,而席勒也許已在困窘的生活之中湮沒無聞。無法想象,沒有他們,19世紀的文化星空將會多么黯淡;更無法想象,他們?nèi)羰亲呱匣ハ酄拷O的歧途——畢竟,天才與天才的相遇總不乏競爭——文學史上會留下怎樣的篇章?
結(jié)語:異中求和
翻看著生活的札記,我幡然頓悟:
無論自然,還是人生,我們無一不在競爭中尋求那和諧的一點——雙贏,化異中之抵觸為和中之互補?!吨杏埂酚醒裕骸昂驼?,天下之大道也?!钡覀冊诶鄯e生活的俄羅斯方塊時,難免遇到相互間的擠壓、碰撞,但我們只要找到長短相補的地方,就一定能筑起共同的新高度。就會如朱熹與張栻一樣,“相與博約,又大進焉”。
玫瑰與花刺相遇,各自告別了俗艷與尖刻,成就了傲視群芳的鏗鏘戰(zhàn)將。
喬丹與皮蓬相遇,各自告別了獨角戲與狂傲腔,成就了歷史上的公牛神話。
你與我在生活中相遇,請告別猜忌與功名,成就雙贏的和諧篇章,壘起更高的人生峰塔吧!
點評
該文由人們熟悉的游戲開篇,提出“取長補短”的雙贏智慧這一觀點。這一觀點既在話題之內(nèi),又包含在材料之中。然后選用了兩則材料加以論述:其一是《呂氏春秋》里記載的蟄蹶和蛩蛩距虛,其二是文壇佳話——歌德和席勒。兩則材料都典型而新穎,一則古代,一則外國;一則自然界,一則人際關(guān)系。還有末段的引用和類比,這都足顯考生視野的廣闊,讓現(xiàn)場幾位研究古代文學和外國文學的碩士、博士和閱卷專家都頗為嘆服。
其次,本文的結(jié)構(gòu)也頗為新巧。由于今年的話題寫議論性散文的較多,在行文結(jié)構(gòu)上往往不太講究,而采用這種小標題、三段論的結(jié)構(gòu)行文的考生較少,這也顯示了該考生卓爾不凡的構(gòu)思能力。
【郭廣福/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