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陶,字國鈞,成都人。工于詩賦。少貧,遭蜀中亂后,播越羈旅。大和八年陳寬榜進士及第,一時名輩,咸偉其作。然恃才傲睨,薄于親黨。其舅云安李欽之下第,歸三峽,卻寄陶詩云:“山近衡陽雖少雁,水連巴蜀豈無魚?”得詩頗愧赧,遂通問不絕。大中六年,授國子毛詩博士。與賈島、殷堯藩、無可、徐凝、章孝標友善,以琴樽詩翰相娛,留長安中。大中末,出刺簡州,時名益重,自比謝宣城、柳吳興;國初諸人,詩奴耳。賓至,必佯佯挫辱,投贄者少得通。秀才馮道明,時稱機捷,因罷舉請謁,紿閽者曰:“與太守有故。”陶倒屣,及見,呵責(zé)曰:“與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馮曰:“誦公詩文,室邇?nèi)诉h,何隔平生?”吟陶詩數(shù)聯(lián),如“立當(dāng)青草人先見,行近白蓮魚未知”,又“閉門客到常如病,滿院花開未是貧”,又“江聲秋入峽,雨色夜侵樓”等句。陶多其慕己,厚贈遣之。自負如此。后為雅州刺史,郭外有情盡橋,乃分衿祖別之所。因送客,陶怪之,遂于上立候館,改名折柳橋,取古樂府《折楊柳》之義。題詩曰:“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呼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一條條?!鄙跄捴水?dāng)時。竟辭榮,閑居廬岳,養(yǎng)疴傲世,與塵事日冥矣。
(選自[元]辛文房《唐才子傳·雍陶》)
【練習(xí)】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工于詩賦
工:擅長
B、山近衡陽雖少雁
雖:即使
C、投贄者少得通贄:見面禮
D、陶多其慕己,厚贈遣之多:稱贊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然恃才傲睨,薄于親黨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B、以琴樽詩翰相娛
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C、與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
夫晉,何厭之有?
D、因送客,陶怪之,遂于上立候館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xiàn)雍陶恃才自負的一組是()
①薄于親黨②自比謝宣城、柳吳興③國初諸人,詩奴耳④投贄者少得通⑤陶多其慕己,厚贈遣之⑥陶怪之,遂于上立候館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④⑤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古人常以魚雁喻書信,所以雍陶的舅舅寄給他的詩句“山近衡陽雖少雁,水連巴蜀豈無魚”含有斥責(zé)雍陶恃才自負與親友疏于溝通親情的意思,雍陶為此感到羞愧,并有所改正。
B、雍陶所交之友都是賈島之類的文人,這使他的名聲更重,也使得他更加自負,常自比謝宣城、柳吳興等前代詩人,并對前來拜訪他的人采用羞辱的手段。
C、秀才馮道明其實與雍陶并沒有舊交情,但他機智地騙過門人,讓門人通報雍陶;又憑著對雍陶詩歌的熟悉和出色的口才,讓雍陶轉(zhuǎn)怒為喜,并最終得到雍陶的厚贈。
D、任雅州刺史時,雍陶覺得城外送別之處“情盡橋”的橋名不好,因為他認為從來只有情感難盡的說法,所以就取古樂府之義改名為“折柳橋”,并為此作詩。該詩當(dāng)時為人稱道。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誦公詩文,室邇?nèi)诉h,何隔平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竟辭榮,閑居廬岳,養(yǎng)疴傲世,與塵事日冥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陳松泉/設(shè)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