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曾說他是一個在黃昏時獨自關上門,對著一面墻發(fā)呆的孤獨的老人。我很喜歡這樣的描述,因為它讓我看到了這個堅強的老人最真實的一面。
真的,夕陽并非無限好。對有些人來說夕陽是一杯苦茶,一杯凝聚著奔波一世的痛苦之茶。這種痛苦要比被刀子劃傷、被烈火灼傷苦上千倍,是一種明明充斥于整個心胸卻要強忍著、無法對人言說的苦楚。外公去世后,外婆每天都在憂傷地品味這杯人生最苦的茶,她動不動就流淚,卻又總是偷偷抹去,被人問起時,她便轉過臉去說:“我沒事。”可又有誰能夠真切地體會外婆的心情呢?
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我們負擔四位老人還好,如果只有三位或一位便很重?!泵鎸@道矛盾的數(shù)學題,當時的我根本無法理解??僧斘铱吹酵馄乓姷綘敔斈棠屉p進雙出的情景時,那臉微笑著卻在流淚,當我聽到外婆盛好飯回頭習慣性地叫聲“孩子爹”然后立刻明白她的“孩子爹”已永遠不在了的嗚咽聲時,我才徹底明白這句話所包含的深不可測的傷痛。愛人既逝,孤侶何傷!如果說死是一種解脫,那么,對于活著的人來說,死更是一種讓他們承擔著無數(shù)痛苦的罪惡。這種永不再見的離別,撕碎了心,扯裂了肺,痛斷了肝腸。生死兩茫茫,一腔衷腸向誰傾訴?孤寂悲哀復有何歡?
外公走后,外婆便輪流住在子女家,雖然孩子們都很孝順,可我從她的眼淚中分明讀出了流浪與孤寂的味道。上天殘忍地抽走了她的精神支柱,家已不再是家,她似乎成了一個流浪的小孩,常常流露出無所依靠的神情。她以和我們一起看動畫片、一起打牌甚至一起做游戲來打發(fā)時間,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但一遇上此情此景,我的心就很痛、很痛。如果外公還在人世,外婆決不會如此“返老還童”!
我喜歡晚年的沈從文,因為黃昏下的他離我真的很近。白發(fā)蒼蒼的外婆佇立在路口久久地凝視著外公出殯的方向,在晚風中、黃昏下站成了一道沉重的風景!或許生命中有太多的不能承受之輕,但每個人都必須鼓起勇氣去承受那痛楚而又絢爛的夕陽之旅。
【點評】
這是一篇真摯感人的生活隨筆。人生最大的哀痛莫過于生離死別,晚年喪偶的悲哀往往令人難以承受,但這種感受又不是每個人都有切身體會的。作者巧妙地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真切地寫出了外婆在外公去世后的悲涼心境,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外婆的關切和同情,并從中闡明了自己的生死觀,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意蘊深厚,是一篇情理交融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