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房沒有改造成樓房之前,我們的大院里曾經(jīng)住了七八戶人家。小李與妻子小韓結(jié)婚后,兩人常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吵急了就打,雖說是打,也不過是你推我一把,我撓你一下,但結(jié)果總是引來一群好心勸解的鄰居。小韓看來的人越多,她的聲音就越高,拿東西扔向丈夫的頻率也越高,甚至出手也越狠。
有一次,兩人不知為什么又鬧了起來,也許是因為禮拜天的緣故,小李的家門口一下子聚了好多的人,小韓一看來了這么多人,瘋勁便一下子上來了,她抓了一個拖把就往小李的身上沖,幾個女同胞拉都拉不住。突然,小李對著拉架的人群大喊道:“你們就別湊熱鬧了,好不好?你們誰都別管我們倆的事了,就算是我求你們了!就是讓她打,她又能把我怎樣?”
眾人一聽小李說這話,都默不作聲地回到自己的家里去了。一時間,整個大院子里就只剩下了那小兩口。小李首先進了屋子,小韓一看空蕩蕩的院子,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回屋里去了……
說來也怪,以后他們再吵嘴,沒有了勸架的鄰居,吵嘴打架的事竟然越來越少了,一年后,兩人吵嘴打架的事幾乎消失了。有一天黃昏,我與小李一起在我們院附近學校的操場上散步,說起這事的時候,他深有感觸地說:“你不知道,女人最大的弱點就是死要面子,你若是給她來硬的,她幾乎就會跟你拼個魚死網(wǎng)破。開始的時候,我還沒掌握女人的這一特點,我一發(fā)火,小韓竟比我跳得還高。吃了幾次虧之后,我才明白需要改變戰(zhàn)略了。剛結(jié)婚那陣子,我們的個性和對生活的認識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哪能會不發(fā)生爭執(zhí)呢?爭執(zhí)起來,就會有些好心人來勸架,然而,越是有人來勸架,她越是發(fā)瘋呈能。后來,我悟透了這一點之后,就把勸架的人趕走了,沒有了觀眾,她也沒這么大的火氣了。以后,若是再發(fā)生爭執(zhí),我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之后,常常讓她嘮叨幾句,不管誰對,我都先賠個笑臉,然后,再哄一哄,很快就結(jié)束了一場戰(zhàn)爭,你想,要是當著那么多的人,我就是想哄她、想說句軟話,能放下這個架子、拉下這個面子嗎?只能是越鬧越大,越頂越真啊!夫妻之間心靈的磨合,往往需要單獨的空間,需要自己慢慢去琢磨,有時其他人是幫不上忙的,說不定還會幫上倒忙呢?!豹?/p>
小李的話,使我想到了一個心理學家曾提到過的“公眾心理效應”問題。心理學家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若兩個人在人數(shù)很多的公共場合發(fā)生了矛盾,要是大家都不理他們,兩人的矛盾一般都不會激化。但是,一旦他們倆成了大眾圍觀的中心,兩人的矛盾就會一步步升級,甚至會大打出手,造成人身傷害或死亡。所以,心理學家建議在人們有了矛盾之后,最好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不讓矛盾成為公眾注目的焦點,這矛盾就會在無聲的冷靜中被化解。小李雖然沒學過心理學,但他卻下意識應用了這一心理學原理,他趕走了勸架的鄰居雖然看似不太近情理,但他卻為自己贏得了解決夫妻之間矛盾的空間。這實質(zhì)上也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如果兩個人之間有了一般的矛盾,最好是兩個人私下解決,不要試圖讓別人來評判雙方的是與非,這樣有可能把矛盾擴大化,傷害雙方的面子。只要兩人是真心想解決問題,采用相互交流的方法,就會從爭執(zhí)、對立走向妥協(xié)、諒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