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你想把作文寫得更好嗎?那就來看我們的“作文密碼箱”吧。這里面藏著寫好作文的經(jīng)典秘籍,你可要認真閱讀哦!
在《揚子晚報》上曾經(jīng)讀過南京一位叫梅閣的作者寫的一篇文章,題目是《兒子是吾師》。幾年過去了,每當看到一些同學在作文里盡說些拿腔拿調(diào)的話時,我就想到這篇文章中的“兒子”。實話實說,我非常欣賞這位“兒子”在作文里的語言。同學們,你一定很是好奇和著急吧,好,讓我們先來讀讀文中的幾段話:
“去年兒子到上海借讀一年,今年又回南京復讀,開學沒幾天,班主任就布置了一道作文題《開學了》。兒子在他的作文里大發(fā)牢騷: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學校還是那所學校,老師還是那位老師……就是地位變了,在上海是中隊委,回南京卻成了老百姓,我不服氣!”
“舉例說吧,有一篇寫春節(jié)的文章,他這樣描述:全國十多億人被迫擠在一天過節(jié)日,那是牙膏里擠出來的快樂,不真實,還不如乞丐跟我要一枚硬幣買肉包子吃,那才叫實實在在的開心呢!”
在黃蓓佳阿姨的《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里,有一篇金鈴的作文:
“我的家是一個既貧窮又富有的家。說它貧窮,因為家里的彩電至今還是18英寸的“北京”牌,除了中央臺和省臺,其它的頻道只能用“模糊學”的觀點去看。我爸爸學外語用的錄音機,也是一修再修,被人修得煩了,就變成了一個什么都不在乎的‘老油條’。你得使勁拍它兩下屁股,它才不很情愿地哼哼幾聲。如果拍的次數(shù)太多,它又會發(fā)怒,突然大著嗓門尖叫起來,把爸爸嚇一個跟頭。
說我家富有,因為我爸爸和媽媽都是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他們的學問和知識加起來要用車載斗量。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常常覺得被太多的書本擠壓得非常渺小。別人都說金錢是沉甸甸的,以我自己的經(jīng)驗看,書比金錢要重好多呢,不信你稱稱?!?/p>
我們在作文里到底該說些什么話?讀到這兒,聰明的同學們一定是心有所悟了。我們就揭曉謎底吧,看看你們是不是這么想的——那就是實話實說。中央電視臺有一個一度辦得很火的節(jié)目也叫實話實說,實話實說是我們作文的態(tài)度,更是我們做人的態(tài)度,有這么一句話叫“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曾經(jīng)和同學們聊天談寫作文,有的同學問我為什么在作文里寫不出自己真實的心聲,有的說:“我也不想這樣寫呀,不過我以為老師喜歡這些話,我就寫了。”這位同學的話足以引起我們做大人的深思,更應該引起老師們的反思。孩子們是一張雪白的紙,在我們要畫些什么,或是涂抹些什么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則畫上了,是很難擦掉的。
我們在作文里怎樣說話?最主要的,就是要說我們心中真實的想法,寫我們心中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