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少工委、中國少年科學院評選的第三屆“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中,有一個劉詩儀的深圳女孩,格外引人注目。
8歲時,劉詩儀與小同學們一起合作發(fā)明的“組合清涼書包”,榮獲“廣東省青少年發(fā)明創(chuàng)造”三等獎;之后,她獨自“將圓珠筆、尺子、溫度計合為一體”,發(fā)明了“三楞尺油筆”。
小詩儀不僅是一個科學愛好者,還積極投身社會工作,在首屆粵港澳兒童論壇上,她做了《關(guān)于社會對兒童設(shè)立的服務設(shè)施》的發(fā)言,通過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對比,論述了我國商場、公廁、公園等場所缺乏兒童洗手池、兒童柜臺等設(shè)施的不足,在論壇上引起廣泛的關(guān)注。
2004年,劉詩儀的論文《計算機與計算機網(wǎng)絡(luò)犯罪研究及防治》被第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大會收入論文集,是該論文集作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面對未來,劉詩儀說:“我希望成為大氣物理學家?!?/p>
面對女兒,劉詩儀的父親評價道:“詩儀是個做事執(zhí)著,有責任心,有主見,有潛質(zhì)的孩子。有這些就夠了,至于將來做什么,由她自己決定吧。”
不給孩子買“傻瓜”玩具從小訓練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你聽說過一位母親,為了給孩子買玩具跑遍整個城市么?劉詩儀的媽媽劉道溶就是這樣一位母親。為了給2歲的小詩儀買到合適的玩具,她竟然跑遍了深圳市。
哇,不要太夸張噢!不會這樣寵孩子吧。
當然,不是寵孩子??墒沁x擇玩具是在有講究的,聽聽媽媽劉道溶是怎么說的。
……我買玩具是有選擇的,玩具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貴越好。玩具一多,孩子就不知道該玩哪一個了,注意力不集中,反而不利于培養(yǎng)她的興趣與探索精神;而比較貴的玩具有很多都是“傻瓜玩具”,參與程度低,打開開關(guān)自己就能動,反而沒有操縱者的事了。玩具必須對孩子的成長有所幫助,讓她能在玩中學,在玩中培養(yǎng)出動手的能力和愛思考的習慣。只有這樣,孩子將來才會主動去學習知識。
所以,小詩儀的玩具大多是積木啦拼圖啦之類的又便宜又能開發(fā)智力的,我還鼓勵小詩儀自己動手制作玩具。我買了一個適合小孩子使用的小剪刀,先教小詩儀學剪紙條,然后學剪圖形,最后,再用紙條貼成鏈條或方紙貼成花籃等。小詩儀高興得不得了,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哪怕很簡陋,她玩起來也是趣味盎然。
在我的“慫恿”下,劉詩儀從小就喜歡“瞎搗鼓”,今天卸個手電筒,明天拆個收音機。我們從不粗暴干涉制止,而是積極引導,鼓勵她把拆卸開的物品重新組裝起來,一旦取得一點成績,馬上給予表揚。
我的苦心沒有白費,小詩儀對新鮮事物都很感興趣,這里摸摸。那里敲敲,遇事不弄懂絕不罷休。
詩儀2歲時,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她拿著筆煞有介事在稿紙上寫啊寫啊,便好奇地湊過去一看,原來她在模仿大人寫文章,稿紙上每個格子里都填滿了東西,只不過由于沒學過字,寫的全是她自創(chuàng)的莫名其妙的符號;4歲時,她甚至懂得舉著塑料袋站在椅子上,觀察在無風的情況下塑料袋是否擺動。
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有不少家長在給孩子買玩具的認識上還有個誤區(qū)——越高科技越好。其實,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工廠。為了給小詩儀找活玩具,我們一家還常往郊外跑——哈!還真是要跑遍深圳了呢!小詩儀總是能在田野上、小河溝里捉上一只螞蚱,撈上一只小蝦,或者撿上幾片別致的樹葉……這些鮮活的玩具,可比那些鐵家伙好玩多了。在喂養(yǎng)它們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細心觀察能力,并學到一定的知識。
這下你明白了吧,劉道溶之所以跑遍深圳市為女兒買玩具,不是因為溺愛而是在尋找訓練孩子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家庭教具”呢!
不回答孩子問題,做一個傻媽媽和懶媽媽培養(yǎng)孩子自主、自理、自信心
你見過孩子提出問題,自己明知不答的,讓孩子急得團團轉(zhuǎn)的媽媽么?
嗨!別裝酷。把孩子逼那么“狠”干嘛?舉“口”之勞的事情。
當然,不是裝酷?!拔椰F(xiàn)在了才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甭犅犈畠簞⒃妰x是怎么說的。
劉詩儀:我媽是個傻媽媽、懶媽媽,又是個智慧媽媽
我爸媽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可是日常生活中,他們卻有意地淡化這種家庭背景和特征,避免給我增加壓力。
經(jīng)常聽到一些家長說,“看,某某人的爸媽怎么怎么樣,可孩子卻不怎么怎么樣!”可我的媽寧愿做一個“傻媽媽”,她知道只有給我充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才能培養(yǎng)出我的主見和自信。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聽到一個新詞,叫“既往不咎”。我不太明白,就回來問媽媽。作為高級教師的媽媽當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她偏偏不告訴我,說:“這個么,媽媽也不是很清楚,你去查一下詞典吧,回來再告訴我?!碑斎晃乙詾閶寢屨娌欢?,要我查字典告訴她,便興沖沖地跑去查字典,然后對媽媽說:“這個詞出自《論語》,是孔子最先用的。它的意思是說,對過去的事就不追究了,看問題要面向未來?!眿寢屃⒓纯淞宋乙环?,說我聰明,還說下次她再忘掉這個詞的意思,還要向我請教。聽媽媽這么說,我得意極了。當然,為了預備媽媽再“請教”,我牢牢記住了這個成語的解釋。
我小學一年級每次做單元測試,媽媽都陪我一起做題目。每次考試我考90分的話,她就故意考70分,還對我說:“你真棒,連媽媽都不如你!”
后來,我漸漸長大了,發(fā)現(xiàn)媽媽有時是在“裝傻”,就有點不樂意了。于是,媽媽又變成了一個“懶媽媽”。我問她問題,她從來不直接完整地回答,而是要給我留下思考與補充的余地;她也從不代替我作出選擇,而是讓我自己判斷,對自己負責。
就這樣,我很快成了一個有主見、自理能力很強的孩子,遇到事情總是自己解決。
現(xiàn)在,我的事都由我自己做主,超出自己能力的才向父母求助。
您瞧!做“傻媽媽”、“懶媽媽”也不容易吧。俗話說大智若愚。在家庭教育中,正真能做到大智若愚的父母還真不多見!
不回避“特殊”問題,做一對開明的家長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引導孩子,才能得到一個健康的孩子
你聽過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就“早戀”的事么?
唉,那算什么,現(xiàn)在幼兒園里的孩子都會說,我愛你,你愛我了。當然,這只是開一玩笑。
而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fā)展,孩子們的成熟期確實提前了。
怎么辦?讓我們看看劉根平、劉道溶夫婦是怎么做的。
劉詩儀的話——
都說女孩子大了心事就多了,別說青春期逆反心理了,僅孩子處理男女同學關(guān)系的處理,就能讓許多父母頭痛。因此,很多女孩家長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就禁止自家的孩子與男孩交往。在我看來,這些爸爸媽媽太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
男女同學之間交往是很正常的,越粗暴干涉才越容易出事呢!這一點上我爸媽很開明,他們尊重我,信任我,甚至鼓勵我與男同學交往,他們認為,得到男孩的賞識,有利于培養(yǎng)女孩的自信心。
小的時候,我看到街頭情人間的親密動作、電視鏡頭里的接吻以及書里關(guān)于兩性的描寫時很好奇,就去問媽媽。對此媽媽從不回避,要是一時答不上來,她還會去查資料,直到找到科學、有說服力的回答為止。我的疑問解開了,對于兩性關(guān)系的好奇感也就消失了,對“早戀”等不良現(xiàn)象,我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自然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了。
小學六年級時,我進入了“第二叛逆期”,常常與父母拌嘴。爸媽很理解我,他們盡量避免和我正面沖突,而是主動參與到我的活動中,做我的知心朋友。我喜歡看動畫片,爸媽就陪著我看,一起評價一起歡笑;我喜歡周杰倫的歌曲,媽媽也跟我一塊聽,最后,一直都是聽英文歌曲的媽媽竟也漸漸喜歡上了Jay。一想到自己對父母能有這么大的影響力,我就很自豪,不知不覺地就度過了“第二叛逆期”。
聽了劉詩儀的一番話,親愛的家長,也許你會想到“堵”與“疏”兩個字。有些事就是這么怪,你越壓制,它反彈的越高。做個開明的父母吧,只有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引導孩子,你才能得到一個健康的孩子。
鼓勵孩子關(guān)心他人、關(guān)心集體、關(guān)注社會
培養(yǎng)富有愛心、責任心和事業(yè)心的人
“爸媽常說,健全的人格離不開善良與責任感,孩子失去責任心和愛心就可能失去一切。所以他們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我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使我遇事敢于承擔責任。因此,小學到中學,我都擔任班長,不僅鍛煉了我的“領(lǐng)袖”能力,也更加增強了我的責任感?!?/p>
——劉詩儀
劉詩儀讀一年級時,有一天晚上,她回家后悶悶不樂,對媽媽說他們班里的孩子上課不聽話,老師批評同學們又沒人聽,嗓子都說啞了。當時,劉道溶像許多家長一樣,并沒有去多想??墒堑诙欤≡妰x又對媽媽說起這件事,并說老師的嗓子啞得上不了課了。劉道溶意識到孩子除了心地善良外,還有很強的責任心。于是,她故意對女兒說:“你可以想個辦法幫助老師呀!”結(jié)果,小詩儀領(lǐng)著媽媽去買了盒咽喉片……
盡管父親劉根平是一深圳一所名校的校長,可他并沒有強求女兒一定要來自己的學校讀書,而是讓她自己選擇學校。
劉詩儀從喜歡動手搞些小制作、小發(fā)明。8歲時與同學合作搞出了小發(fā)明“組合清涼書包”;小學六年級,她又把圓珠筆、尺子、溫度計合為一體,發(fā)明了“三楞尺油筆”。
其他學生一樣,劉詩儀平時也喜歡玩電腦游戲,喜歡上網(wǎng)閱讀。隨著對網(wǎng)絡(luò)了解的深入,她發(fā)現(xiàn)無論是書籍介紹還是法律政策,對計算機網(wǎng)絡(luò)犯罪關(guān)注得太少,而國內(nèi)從“現(xiàn)實”轉(zhuǎn)入“虛擬”的犯罪現(xiàn)象已經(jīng)出現(xiàn)。為了引起人們的重視,對網(wǎng)絡(luò)犯罪做到防患于未然,2004年4月,劉詩儀寫出了《計算機與計算機網(wǎng)絡(luò)犯罪研究及防治》一文,并被第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大會收入論文集,是該論文集作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除了科技制作發(fā)明,劉詩儀還喜歡閱讀、繪畫、書法,從小學一年級至今都是班長,現(xiàn)在擔任年級團支部書記、校學生會主席。
把他人、集體、社會放入自己眼里的孩子,才有可能成長為一個“大氣”的人。
(責任編輯: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