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桅船“塔拉號”,長36米,全鋁結構。粗壯的龍骨讓它頂得住南北極的狂風惡浪,精巧的設計保證它機動靈活,在浮冰遍布的海域游刃有余。“塔拉號”的主人艾蒂安·布爾古瓦,愿意邀請一切關心地球未來命運的人登臨此船。這既是一座為科考目的服務的海上平臺,它的故事又是一段美麗的傳奇。
第一個主人:海上冒險家
雙桅船“塔拉號”最初名為“安達蒂卡號”,是一艘經得起長途奔波,進行海上冒險的高手。駕駛過它的第一個主人讓-路易·艾蒂安,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海上冒險家。
讓-路易·艾蒂安多才多藝。作為勇敢的船長,不僅完成過環(huán)球航行,還不止一次地游歷過南極海域,他拍下許多令人心醉神馳的海上風光,為雜志寫過許多報道文章。豐富的航海經歷令他發(fā)現,人類無休止的開發(fā)正在使南極的生態(tài)和自然環(huán)境受到威脅,這座號稱“地球之肺”的人間凈土,正面臨嚴重的挑戰(zhàn)。
其實,早在讓-路易·艾蒂安之前,已經有科學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他們說,圍繞南極大陸的洶涌而強勁的海流,源源不斷把寒冷的冰水注入其他3個大洋。假如沒有這股洋流,地球將變成一片不毛之地——僅憑植被新陳代謝的力量,根本無法過濾掉因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全部有害氣體,更不足以提供生命萬物無一日不可缺少的新鮮空氣。然而在水體交換過程中,外面的洋流把人類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比如說二氧化碳,帶到南極海域。讓-路易·艾蒂安看到了美麗后面隱藏的生態(tài)危機,但是他無能為力。
第二個主人:
出師未捷身先死
經過多年冒險,“安達蒂卡號”的主人厭倦了海上生涯,他準備賣掉這艘優(yōu)秀的雙桅船。彼得·布萊克爵士,另一位激情四射的探險家,接過“安達蒂卡號”的船舵。
“安達蒂卡號”的新主人,贏取過“美洲杯”帆船賽,是一個擁有50萬海里駕船經驗的老水手。年齡漸長,他不再對帆船賽和環(huán)球航行興奮,認為那不過是億萬富翁彼此斗富逞強的無聊游戲。海上歷險是他的生命,但他渴望為新的冒險添上意義。他想,應該通過自己豐富的歷險生涯說服大家:人類正在摧毀地球的生態(tài)。
他將“安達蒂卡號”易名為“海神號”,但不久他就在亞馬孫流域的探險活動中被水上強盜殺害。這艘雙桅船又一次被推到拍賣臺上。
第三個主人:冥冥中的宿命
艾蒂安·布爾古瓦是Agnès b.公司的總經理,出身于帆船運動世家,他本人則是一個性格沉靜、為人靦腆、談吐文雅的環(huán)保主義者。布萊克爵士去世后兩年里,“海神號”被遺棄在美國的紐波特港,靜靜地等著慢慢爛掉。也許是它漂亮的造型,也許是前兩任主人的動人故事,艾蒂安動心了,他說:“我與她一見如故?!?img align='\"left\"' hspace='\"15\"'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713/aCDPGvfd8DwLthuwWXqEmh.webp" vspace='\"5\"'/>
艾蒂安毫不猶豫買下布萊克爵士的“海神號”,一點也沒有與賣主討價還價,在他眼里,即使拿全世界的黃金來換這艘船,也都值得。他說:“在我眼里,‘塔拉號’不僅僅是一艘帆船,而是載著我實現一種夢想的工具。我把它改造成一艘可以勝任科考任務的探險船,但在我心里,更希望它為熱愛大自然的人提供一個觀察與思索的平臺。”
在艾蒂安的組織下,“塔拉號”煥然一新,新起的名字更是包含了多重含義。Tara,首先是艾蒂安祖父曾擁有過的一艘老帆船的舊名;在毛利語發(fā)音中,“塔拉”是指新西蘭最高的一條山脈;而在印度教神話中,Tara又是多羅神的尊稱;在愛爾蘭土著克爾特人的神話里,“塔拉”是天國的都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Tara一詞的拼寫和法語里“大地”(Terre)非常相近。
終于,“塔拉號”載著新主人揚帆出海,南極洲是它的第一個目標。在船上,不論他是第一次遠航,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一種奇怪的感覺始終左右著每一個人。海上風浪無論多大,“塔拉號”總讓它的乘客心平氣和,從來就沒有緊張的時候。不值班的人,要么躲在艙里靜靜地讀書,要么走上甲板悠閑自得地觀賞奇異的南極風光:每一座冰山,每一只候鳥,每一條過路的鯨魚都不放過。船艙里,前兩個主人攝下的照片仍然被釘在艙壁。走進廚房,縷縷輕煙傳來誘人的香味,平底鍋發(fā)出噗噗的聲響。頭頂上,勁風吹拂,冰冷但是清爽。
每當這個時候,艾蒂安·布爾古瓦總是希望每一個人都有福氣分享自己的幸福。“塔拉號”漸漸迫近南極大陸,徘徊于美麗與孤寂,美麗與風險之間,艾蒂安不禁陷入沉思:每當我們對地球奉獻出應有的一份敬意,它的美麗總不會讓我們失望。雙桅船“塔拉號”的前世今生,不就是一個絕佳的寫照嗎?
(編譯自法國《巴黎競賽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