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清峰
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
20年前臺灣“戒嚴”時期,簡體字書籍常被視為“禁書”,業(yè)者只能偷偷販售,惟有識途老馬才能在臺灣大學附近找到購買門路。如今簡體書成為公開的書市,在臺灣的大學校園附近專賣店隨處林立。
最近臺北市忠孝東路出現(xiàn)一家臺灣規(guī)模最大、種類最齊全的簡體字書店——“上海書店”,在臺灣出版界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吧虾辍庇伞堵?lián)合報》旗下聯(lián)復出版公司經(jīng)營,通過該報系在媒體的造勢,引爆一股強大的購書潮。聯(lián)經(jīng)出版公司發(fā)行人、“上海書店”董事長林載爵指出,“上海書店”開張后比預期熱鬧,除了原先設定的中老年讀者,年輕人與上班族也顯著增加。
簡體字書籍之所以吸引臺灣民眾,在于價廉,平均定價比臺灣便宜1/3,對臺灣讀者具有莫大吸引力。臺灣圖書市場年營業(yè)額高達新臺幣600億元,目前臺灣簡體字圖書年營業(yè)額才新臺幣5億元而已,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出版市場喜憂參半
90年代因應教學需求,臺灣出版業(yè)者紛紛公開或不公開通過各種方法,將曾被列為“禁書”的簡體字書籍帶進來;1992年制定的“兩岸人民關系條例”規(guī)定,不得公開銷售大陸圖書,但對出版策略靈活的業(yè)者而言,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開始了半地下化的銷售。對此,臺灣當局也睜一眼,閉一眼。直到2003年7月重修法令,大幅松綁兩岸圖書流通限制,業(yè)者才正式開放經(jīng)營簡體字書店。
臺灣書展協(xié)會董事長、大塊文化負責人郝明義指出,簡體字書籍一直是大勢所趨。過去臺灣出版界很多人擔心重復授權、劃分不清的問題,例如簡體字版《哈利波特》流入臺灣,當然會影響臺灣出版《哈利波特》的出版社權益。目前的解決方法是:通過大陸圖書資料庫的版權審查,所有在臺登記的版權書“上海書店”都不會引進,因此不可能會有簡體書跟臺灣繁體書同臺搶市的問題。
相反,它可能會有互補作用。簡體字書籍有助紆解臺灣沒有能力出版的困境,過去在臺灣屬于小眾市場的文史哲及古籍等冷門書因此得到彌補。另一方面,大陸書價格比較低的優(yōu)勢,會對臺灣書籍造成壓力,臺灣書籍必須再提高它的品質(zhì)。
臺灣出版業(yè)受到挑戰(zhàn)
由于開放得比大陸早,臺灣出版業(yè)在選題的精確度與速度、涉外資源的豐富性、整體包裝行銷上領先大陸,也是大陸學習的對象。但這幾年來,這樣的優(yōu)勢已受到挑戰(zhàn)。臺灣原有的優(yōu)勢如經(jīng)管管理,大陸已經(jīng)有了,但大陸有的優(yōu)勢,臺灣卻不一定有。
資金優(yōu)勢臺灣早就沒有了,大陸出版社現(xiàn)金存款上億人民幣的例子太多了。印刷方面,大陸現(xiàn)在很多書都印得非常好,甚至裝幀講究都已超越臺灣。至于行銷的優(yōu)勢,一位臺灣出版的重量級人物指出,行銷這種東西很多都是因地制宜的,不了解當?shù)厝说目谖丁⒘晳T,根本發(fā)揮不了作用。再談到編輯,如果是工具書,例如字典、百科全書,臺灣遠遠落后于大陸;在一些輕巧、娛樂方面的書或者圖文書,臺灣有一點領先,但也說不上真正的領先,同樣的領域,大陸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工作者。
臺灣機會在著作權
面對全世界各大出版集團都把焦點投射在大陸時,臺灣的機會在哪里?“在對著作權的掌握”,遠流出版公司負責人王榮文表示,“你有能力創(chuàng)作最好的書,開展一種行銷能力使作者獲利,所有的競爭都在這里,所以這個行業(yè)沒有永遠的贏家?!?/p>
郝明義指出,兩邊最大問題是彼此工作習慣和思維的不同,很難找到共同使力的案子或計劃。王榮文也表示,兩岸出版還沒合資成功的案例。過去大陸依賴臺灣做版權的二房東,在全球中文版中,分出簡體版給大陸出版者印行,后來臺灣出版者沒有了簡體版的版權,就把繁體版譯文賣給大陸,未來有可能顛倒過來。
海外星云 2005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