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前有個叫蓋比都的老伯伯,他自己沒有孩子,所以非常喜歡小孩子,給小孩子做了許多玩具。他做的鴨子會呷呷、呷呷地叫,他做的猴子會蹦蹦跳跳。
有一天,老伯伯拿起一根木頭,說:“這回我來做個小木偶吧!”老伯伯給他取了個名字,叫皮諾曹,他親切地叫老伯伯為爸爸。
老伯伯說:“你得上學念書,只有學到許多知識,懂得許多道理,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孩子?!闭f完,就冒著風雪出去了;回來時,老伯伯身上只剩下一件破襯衣,原來老伯伯為了給皮諾曹買課本,把破大衣賣掉了。
第二天,皮諾曹去上學,他走著走著,忽然聽見“冬冬冬”“嗚里嗚里”的聲音,原來劇場在演木偶戲,門票要四角。
皮諾曹看得正來勁,不想臺上的木偶們發(fā)現(xiàn)了臺下的同伴皮諾曹,竟熱情地招呼他上臺去。皮諾曹可高興了,一擠擠到戲臺跟前,一跳跳到舞臺上,跟木偶們又是擁抱,又是親吻。這一來,臺下臺上可都亂了套。
老板氣壞了,讓木偶們把皮諾曹捉來。
老板問他為什么不上學,皮諾曹撒了個謊,誰知話剛說完,鼻子竟長出一截來。
老板更生氣了,吩咐木偶們把這個既逃學又說謊的孩子丟到爐子里當柴禾燒。
皮諾曹給嚇昏了,最終說了實話,他長出來的一截鼻子就縮回去了。老板一聽,也很心酸,就給了他點錢,把他放了。
皮諾曹買了課本又去上學了,他那個外號叫“蠟燭心”的同學硬拉著他去了玩具國。皮諾曹在那兒玩了幾個月,一天早上,醒了,抓了抓頭,奇怪,他的耳朵變成了驢耳朵,長長的,尖尖的,上面長滿了毛;又過了兩個鐘頭,他覺得自己的兩只腳站不住了,只好兩只手往地上一撐,竟變成了一頭驢。
他被人賣給了馬戲團,馬戲團老板天天用鞭子抽他,逼他跳舞和演戲。
后來,他又被賣給了打鼓的。打鼓的想把他淹死后剝下皮來蒙鼓。原來皮諾曹身上的驢皮驢肉都被魚兒吃掉了,他又恢復了原形。
皮諾曹看見小老頭兒要來抓他,連忙跳到海里游走了。游著游著,遇到一條大鯊魚,它張開大嘴,吸了一口水,就把皮諾曹吸進了肚子里去了。
皮諾曹沒想到在鯊魚肚子里碰上了老伯伯,父子二人想法逃脫了,重新回到了溫暖的家。皮諾曹又上學了,他念書特別用功。終于有一天,皮諾曹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好孩子,一個黑頭發(fā)、大眼睛、活潑聰明的孩子。
鑒賞與評析
作品說的是一個名叫“皮諾曹”的貪玩逃學的木偶孩子如何歷經波折,接受教訓,最后成為一個“真正的好孩子”的轉變過程。故事情節(jié)驚險曲折,生動地反映出孩子的思想和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世紀后半葉意大利的社會風貌。
在皮諾曹這個形象中作者傾注了愛,賦予其人性與物性的雙重屬性。
作者運用了奇妙的想象、極度的夸張,使故事情節(jié)曲折、生動,用輕松而又嚴肅的筆觸細致地刻畫了他復雜的內心活動,將道德教育、人生哲理融合在具體、美麗、富有兒童情趣的形象之中。如皮諾曹每說一句謊話,他的鼻子就長長一截,這樣,長鼻子就成了說謊言的一個外在標志;逃學貪玩就長出驢耳朵,變成了世界上最笨的動物;小木偶被鯊魚吃掉后,卻在鯊魚肚子里碰到了早些時候被鯊魚吃掉的老伯伯。這些手法所達到的效果,是說教所不能比擬的。
開心果果:“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吹向我們……”
哈 星 ?。汗裉煊錾鲜裁撮_心事了?瞧你樂得眼睛都在笑呢。
開心果果:告訴您,我今天拉著媽媽去圖書城了,買了好大一摞書,您瞧瞧,收獲不小吧?這個假期我可以痛痛快快地讀個夠了!當然開心啦!
哈 星 ?。哼@么多呀!你是想把書城都搬回家吧?我看看,你都挑了哪些書?《木偶奇遇記》《綠野仙蹤》《三毛流浪記》……不錯,這些書可都出自名家之手,很精彩。讀過之后,別忘記寫讀書筆記噢!
相信你從中一定會學到許多東西。
開心果果:嗯。我還要把它們發(fā)到開心果果論壇去,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