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對口語交際教學提出了“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根據(jù)《課標》的要求和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實際,有計劃、有目的地上好口語交際課,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精心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激發(fā)學生交際的欲望
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精心創(chuàng)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因為與實際生活相符的交際情境,容易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
◇通過教師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在口語交際課中教師充滿感情的語言尤為重要。如《這樣做對不對》一課,在看圖之前,教師先用語言描繪出圖中的一個場景,既能將學生帶入情境中,又為學生的看圖起到示范作用。
◇通過教學硬件創(chuàng)設情境。在《小兔運南瓜》口語交際的教學時,教師特別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將運南瓜的過程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隨后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小兔會用什么好辦法把南瓜運回家。學生被多媒課件所呈現(xiàn)的畫面深深地吸引,課堂氣氛特別活躍。
◇通過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情境。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很強的表演愿望,所以可讓孩子們直接進行換位思考,模擬在具體事件中該怎么做、怎么說。如在《該怎么辦》一課開始時,老師可以請學生將書中三幅圖的內(nèi)容演一演,在情境中了解故事內(nèi)容。然后教師通過“說說該不該收錢”、“幫小明想想辦法”、“比比誰的辦法好”等環(huán)節(jié),再請學生來演這個故事。這時學生就會將剛才的所思所感融到故事中,自然地將故事續(xù)演下去,體現(xiàn)出語言表達的層次性。
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的方式很多,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制有關情景的圖畫、制作必要的道具……要根據(jù)內(nèi)容和學生的特點而恰當?shù)丶右赃x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激發(fā)興趣的作用,促進口語交際課的實效性。
●增加學生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
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形成的。教師要立足課堂教學,聯(lián)系日常生活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 。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供口語交際的機會。語文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此,在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人人享有說話的機會。如“說說我的家”。如果班上人多,不可能人人都有機會來說,這時教師可以把口語交際變成一次“向朋友介紹我的家”的交友活動。課前將教室布置成聯(lián)歡會的會場,全班同學圍坐在一起,營造一個其樂融融的交友環(huán)境。上課時先讓學生說說想了解好朋友家的哪些情況,然后各自練習介紹自己家,接下來再進行全班性的活動。這面對面的交談,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增進了學生的友誼,更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提高說話能力的重要性。
◇指導學生觀察生活,開掘口語交際的源泉。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活水之源,教師要用心捕捉現(xiàn)實生活中的閃光點,誘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參與其中。如新轉(zhuǎn)來一個學生,大家怎樣歡迎他?“五·一勞動節(jié)”出外游玩,說說你的旅途見聞?!叭ぐ藡D女節(jié)”,你想對媽媽、女老師說什么?你剛搬進了新樓,向大家介紹你家周圍的樣子。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組織有價值的活動,如:成立小劇社搞課本劇表演;參加國家紀念日或宣傳周、宣傳月教育活動;參加走訪敬老院為孤寡老人獻愛心活動等。這些“走出去”的實踐活動,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去設計活動方案、制定活動規(guī)則,讓他們自己去與別人打交道、解決問題。
口語交際要注重實踐,要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同時還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走出教室,沐浴大自然的靈氣。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學會與別人“合作”,從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豐州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