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要走進學生的生活,要呈現(xiàn)學生的思想,要在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展開思維和語言訓練,解決長期以來學生作文無話可說,有話不會說的歷史難題,使作文教學由過去那種“小語文”純粹講知識、傳授技法的做法,轉(zhuǎn)向活潑的、感性的、無意識習慣培養(yǎng)的教學。有一位老師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
【案例呈現(xiàn)】
夏季到了,天氣炎熱。三年一班的作文課上,語文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熱”字,問道:“小朋友,今天熱嗎?”
生:熱!
師:怎樣熱???哪一位同學能說一下。
生:很熱!
生:非常熱!
生:真熱?。@然,學生對“熱”的敘述不具體。)
師: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下,把今天感受到的、觀察到的“熱”說出來,讓我們感受一次,以后你就不怕熱了。(語文教師的幽默逗得孩子們發(fā)出一陣陣笑聲,課堂活躍起來了。)
生:老師,今天的天氣悶熱,沒有一絲的風。
生: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掛在天上。
生:還有,路邊的花草都曬得無精打采,低下了頭。
生:街上的女孩子打著傘,上了年紀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在陰涼處避暑休閑。
……
師:好?。ㄕZ文老師示意學生停下來)同學們說得都很好?,F(xiàn)在我們大家就把今天的“熱”寫出來,看誰寫得真實。
課堂上一陣騷動,全班學生忙著找紙和筆,認真地寫起了作文。這時只能聽見筆尖在紙上快樂地跳躍的聲音。不一會兒,學生完成了這個小作文,有位同學這樣寫的:
“今天,沒有一絲風。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懸在天上,烤得大地像一個蒸籠,悶熱悶熱的。路邊的小草曬得低下了頭,街上的女孩兒都打著漂亮的花傘,老爺爺、老奶奶也都躲在陰涼處避暑、休閑?!?/p>
【總結(jié)】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把握住天氣炎熱的特征,提出了作文話題,生成了一個以記敘感受和描寫觀察為主的作文教學活動。課堂上孩子們寫得很認真,也很快樂。他們在寫自己的經(jīng)歷,寫自己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體會到了向別人傾訴自己內(nèi)心感受的快樂,而且也在慢慢地學著觀察、感受。
同時,這種生成性的作文教學,比創(chuàng)設虛擬的教學情境,進行材料作文或命題作文,對學生來說更具有真實感。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體味生活,寫自己的感受和經(jīng)歷的事,告訴別人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在一定意義上講,這種生成性的作文教學緊緊把握住了現(xiàn)代作文教學的真諦。
【教學建議】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教學是需要預設的,這在宏觀上使我們能夠把握教學預期和教學內(nèi)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個性,形成可供選擇的教學預案。但是教學預案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要視教學環(huán)璄,學生的感覺、興奮點等有價值的教學因素做出調(diào)整,讓課堂教學突破預設和既定計劃的限制而走向生成,發(fā)揮師生的主體能動作用,讓課堂充滿激情和智慧,充滿生命的氣息與情趣,充滿挑戰(zhàn)和創(chuàng)新。
“課程是一個歷程,是作為過程而隨時變化的。課程所包含的并不僅僅是知識,還包含著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經(jīng)驗變化和演進,是更具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動態(tài)過程?!?在這個意義上講,生成會使教學更具魅力。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