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龍
茶葉盒的妙用
霉菌是攝影器材的頭號死敵。南方的霉雨季節(jié)又漫又熱,空氣中彌漫著相當大的水汽,這無疑給霉茁創(chuàng)造了一個得天獨厚的生存環(huán)境。霉菌對攝影器材的危害是眾所周知的,尤其是對于攝影鏡頭,鏡片一旦樁霉菌“安營扎察”,輕者成像下降,重者還會使整個鏡頭報廢。影友們切不可在防霉問題上掉以輕心,否則后悔莫及。
既然我們知道了霉菌大量孽生所需的是高濕高溫環(huán)境,那么預(yù)防它就應(yīng)該反其道而行之。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是將搔影器材放入一個密閉的容器內(nèi),為保持干焊,里面再放入一些硅膠,使容器內(nèi)保持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干燥、低溫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下霉茵是很難存活的。
市場上有塑料的防潮箱出售,可以密閉,但價格往往很貴,是“伺候高器材用的。筆者所用“武器”(照相機及鏡頭)并非高檔,數(shù)量也不多,不值得購買成品防潮箱,但可惡的霉菌還是要消滅的,我可不想被它們打敗。
怎么辦呢一次泡茶時,盛茶葉的盒子引起了我的興趣,經(jīng)過觀察與思考得出結(jié)論:這不正好是一合格的防潮箱嗎!雖然外表不如市售成品防潮箱美麗,但作用是一樣的呀!(筆者以為我等“窮燒友”選擇器材應(yīng)“不求美觀,夠用就行”)
不光是茶葉盒,家中常用的餅干盒和藥店盛藥的鐵皮盒子都可以使用,選擇時應(yīng)該找體積較大的,這樣取故器材就方便了。找到合適的盒子后,首先將它放入水中,看是否進水,如有水說明盒子漏氣,應(yīng)采取措施補救。我的方法是將盒子的上下蓋鉚臺處均勻地抹上一些蠟(普通蠟燭即可),因為蠟是防水的,而且不會放出有害氣體。處理好之后放置一二天,就可以將要防霉的攝影器材放進去了。為了保持干燥,再搏一膠卷盒的硅膠也放進去(筆者使用的是藍色變色硅膠,吸足水份后會變?yōu)榉奂t色,買時500g才10元錢,已使用了好幾年.至今仍未用完)。就這樣一個不花一分錢的防潮箱便制成了,效果和那些潭亮的防潮箱比一點都不遜色。
需要指出的是,將攝影器材放入時一定要將皮套取下,電池也得拿掉,以防草生霉菌與漏液污染。另外,對于經(jīng)常使用的相機與鏡頭,它所處的環(huán)境空氣流通,接受的紫外線也多,通常不會產(chǎn)生霉菌,相反,需要較長時間存放的相機和鏡頭才容易受到霉菌的攻擊,所以即使不常用,隔一二個月也要將相機與鏡頭從防潮箱中取出,裝上電池空拍一陣子,這對你手中攝影器材的壽命是大有好處的。
那是不是防潮箱內(nèi)的濕度越小越好呢?也不是。因為極端的干燥會使鏡頭中某些膠合的鏡片開膠,還會使機內(nèi)的潤滑劑過早干枯,同時使塑料件過早老化,所以極端地要求干燥不僅不能保護器材,反而會有害。將濕度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內(nèi)才是正確的選擇!
巧用UV鏡
筆者在一本搔影雜志上讀到一篇文章,得知業(yè)余影友普遍使用的低中檔UV鏡(即紫外線濾光鏡)其過濾紫外線的能力有90%達不到標準,文章還介紹了可用醫(yī)用的消毒紫外燈來檢驗手中UV鏡的濾紫外光性能,但實際操作還呈不太方便。
筆者使用了市面上常見的可以檢驗偽鈔的袖珍紫外光燈。該燈體積小巧,可以掛在鑰匙環(huán)上,用這種方法筆者檢驗了六七塊UV鏡和天光鏡(包括其他影友的濾鏡),和文章提到的一樣,結(jié)果不盡人意。
方法是:先將一張全新的50元或100元面值的人民幣平鋪在桌上,用袖珍紫外燈照射在人民幣特定的防偽處,這時該處就會金光閃閃地顯出“100”的宇樣來。根據(jù)正常的邏輯推理,如果在袖珍紫外燈與“100”字樣之間放一枚能過濾紫外光的UV鏡,那么先前還閃糖金光的”100”字樣就會變暗(但不會消失,因為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塊UV鏡能將紫外光100%濾掉)。我如邏輯所試,但事與愿違,沒有得到邏輯的結(jié)果,那金黃清晰的“100”宇樣根本就設(shè)把UV鏡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地以不變應(yīng)萬變。依此法檢驗了另外幾枚,均是如此。
是不是我的思路錯了呢?正好有一影友剛買了一枚⊙52mm的“海鷗”牌UV鏡,我遂借來一試,試后甚感欣慰,我的思路與方法均沒錯。在這塊UV鏡的過濾下,那驕傲的“100”宇樣迅速交暗,這無可置疑地說明由袖珍紫外燈發(fā)射的紫外光大部分被該濾鏡給過濾掉了?!皩嵺`是檢驗濾鏡的唯一標準”,國產(chǎn)的“海鷗”居然打敗了眾多曰產(chǎn)“名牌”,實在出手我的預(yù)料。
其實也不必為這種結(jié)果傷心,那些不能過濾紫外光的所謂紫外濾鏡,只要表面平整,還是可以當作保護鏡片使用的,只是在拍攝重要題材時最好還是將其取下,以免影響鏡頭的原有光學(xué)成像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