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石 張 梅
改革,在中國已是撼九州的雷聲。教育改革的浪潮已成為洶涌澎湃的大海,蕩滌著中國教育陣地上的污泥濁水。我們這一代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要改變一個舊制度,要創(chuàng)立一種新的教育機制,付出的艱辛和汗水是外行鮮為人知的。我們以此為榮,無怨無悔。這是我的追求,也是李園子小學全體教師的宏愿。
——何廣秀教學管理筆記摘錄
以生為本,校本培訓涌春潮
深冬的塞北,寒風扯著樹葉,揚起黃沙,把古城定邊的藍天攪成了昏黃色。地處定邊城南的定邊鎮(zhèn)李園子小學處處春意盎然。正是課間活動,從校門進去,墻上的黑板《每周一首古詩》上寫著唐詩:
山行
杜牧
遠上寒風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一群小學生在黑板前齊聲讀著,嫩丫丫的聲音在校園上空飄蕩,抑揚頓挫,感情充沛。
李園子小學,我來過多次了。每次進校園,都給人一種嶄新的感覺。
我大步向校長的辦公室走去,操場上是一群天真爛漫的學生。一伙女學生,在歡樂地跳皮筋。
她們邊跳邊唱:北風吹,天氣冷:跳跳蹦蹦真快樂;跳得高,心高興;身體暖,笑吟吟……
我欣喜地想:何廣秀校長“校本培訓”已經(jīng)一年啦,該開花結(jié)果了。
李園子小學,在定邊縣小學中是首屈一指的學校。十幾年來,在校長何廣秀和他的一班人的努力下,學校管理、教育質(zhì)量、教師培訓、師生活動、普九教育……已震動古城,譽滿定邊。
從2004年春天開始,何廣秀校長抓住“走進新課程”教育教改的時機,緊緊圍繞“校本培訓”,緊鑼密鼓地擂響教育改革的大鼓,為創(chuàng)辦定邊名校制訂出宏偉藍圖。何廣秀和他的校委會一班人,效命本土,報效家園,為定邊父老培養(yǎng)成千上萬有抱負、有文化的小主人,開始了又一輪艱難而充滿信心的戰(zhàn)斗。
辦一所什么樣的學校?校本培訓正在回答這一充滿智慧和深遠意義的重要話題。
何廣秀校長不止一次對我這樣說。
校本培訓是一次教育理念、人生理念的轉(zhuǎn)變,培訓什么樣的人才的大課題,這項工作要搞出實績,既不能照搬別人的經(jīng)驗,又不能唯唯諾諾。國有國情,校有校情,教學改革,要結(jié)合本校的實際,才能搞出成效,使教改之樹常青常綠。
何廣秀和他的一班人率先垂范,投入校本培訓的大潮中。他們首先代主課、代高年級課,唱響了校本培訓的四步曲:精心準備(培訓軟、硬件);設立機構(gòu)(領導、制度、評比、獎勵);制度規(guī)劃(長期和遠期,近期和短期);形成模式(骨干培訓、錄相培訓、遠程培訓、校際培訓),在這些具體工作中,校長主抓思想培訓,骨干培訓。
何廣秀深入前沿,他不失時機地提出:在新課改的形式下,學校的生命力是什么?圍繞這個大話題,領導階層、全校教師持續(xù)了三周,找出問題,解決矛盾,大討論、大對話。
擺在教師面前的主要問題是:學校的師生負擔太重,在分數(shù)第一的緊箍咒中,教師天天兩點一線:學?!彝?。白天拼命上課、備課、批改、落實知識,課堂上口干舌燥,課間紅筆揮不休。有些學生說,進了教室沒笑聲,見了老師心里驚,考試太多真頭疼。面對這種狀況,教改勢在必行,要減輕負擔,提高質(zhì)量,不是靠嘴巴,而是靠腳踏實地的工作,遠見卓識的改革力度。
學校根據(jù)實實在在的問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何廣秀參加全國貧困地區(qū)校長培訓,副校長丁勝山參加陜西省語文課改研討會,張飛鵬主任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校長培訓,教師劉海霞、杜紅霞參加市級語數(shù)課程培訓。他們具體承擔了一年級教師縣級觀摩示范課8節(jié)。
為了加大培訓力度,結(jié)合縣組織的“走進新課程”教師培訓學習。學校一次性投資3000元,購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叢書”,教師人手1套。學校投資3萬元,購置電腦,配合走進新課程的硬件設施。從去年到今年,李園子小學在校本培訓,課改硬件配置投資了24萬元,這些數(shù)字,對李園子小學是舉足輕重的,何校長為了夯實教育長效工程,投資了53萬元,至今欠賬40余萬元。但是,他沒有給學生加重一分錢負擔,而是認真籌劃,多方設法渡過這一難關。一些承包商說,何校長太辛苦了,要辦好近千人的學校,要創(chuàng)名牌學校,培養(yǎng)人才,費了多少心血。我們就是上門要賬,也深感不安啊!
何廣秀就是一個外秀內(nèi)硬的陜北漢了,他緊緊抓住改革的大好機遇,與日俱進,把李園子“校本培訓”引入一個百花盛開的春天。
他深有感觸地說:“有時候,為籌集上萬元,說得口干舌燥,跑得腰酸腿疼,真使人窩火。我坐下來冷靜想一想,要干好一件事,無錢難辦啊!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是鄉(xiāng)親們的接班人,這是生命的繁衍,人生的成長。要把一個娃娃從八歲入學,培養(yǎng)到十四歲畢業(yè),沒有科學的方法,沒有先進的理念,沒有良好的環(huán)境,難以成材。千方百計使他們從小在人生的道路上學做人、學科學、學文化、長身體,成長為參天大樹,成長為四化的擎天柱,是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業(yè)?。 ?/p>
我望著何廣秀,他早已謝頂?shù)念^,那布滿滄桑而又充滿智慧的目光,我看見了一位小學校長、共產(chǎn)黨員的情懷,充盈的人生觀念,不斷探索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以教改為目標,一路汗水一路歌
師道尊嚴,教師是圣人,學生是小人。教師的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戒律,這是中國幾千年封建教育的陳規(guī)陋習。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升學率,教師的命根。校本培訓,以反其道而行之,以摧枯拉朽之勢,沖垮幾千年的封閉教育的大堤,以校園為陣地,以教改為大旗,唱起了前所未有的一幕幕大戲!
五年級教學一節(jié)課中,授課教師講的是“學習用方程解應用題”。他在課堂上,像變戲法似的,擺出了許多實物,引學生走進“數(shù)學樂園”。他以圖編號,讓兩個小學生爭當“編題小能手”。學生看得眼睛瞪得大大了,身體拉直了,笑語滿堂、把蘋果、桃子、花朵、小刀、鋼筆、本子等實物編成一道道應用題,列方程解答。
誠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編題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但是在教師的旁敲側(cè)擊下,因勢利導,分組討論,學生互相檢查,共同評比,優(yōu)者獎,錯者糾正,一節(jié)五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難題迎刃而解。
“當當當……”下課了。學生們興味未盡,他們紛紛欣賞自己的杰作,并和同學們熱烈探討所長所短,在比較中提高,在失誤中增長,這種引人入勝的教學法,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主人,教師是配角”的新的課堂教學方式,是校本培訓的初步成果。
一年級是起始班,全新的教材,一新的教法,對于任課教師來說,即有喜悅又有負擔。畢竟是一年級的娃娃,首先是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習慣,從課堂提問、回答、訓練寫字、作業(yè)、朗讀……都要手把手地教。更重要的是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微機屏幕上五彩斑斕的畫面,看得見的人物、動作。白云藍天、綠樹紅花、小鳥啁啾、蝴蝶飛舞。讓他們在課堂教學中興趣盎然,很快進入角色,并逐步由字到詞,到句,成段。
一位一年級的小朋友在課堂上口語交際中說:下雪了,滿天銀白色的星星在歡笑,銀白色的花朵在飛舞。地上白了,蓋了一層厚厚的被子;房上、樹上白了,穿了厚厚一件白衣。
有位小朋友編了段順口溜:小娃娃,排排坐;張開嘴,笑哈哈;拿起筆,寫寫字;好娃娃,愛唱歌。
學生們的幼小心靈,是一張純凈的布,任憑教師給他張揚起想像的翅膀,描畫出又新又美的圖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的榜樣是無窮的。高尚的情操,淵博的知識,不滅的童心,微笑的面孔,給娃娃的心中增添了無窮無盡的知識。
學生是學習的小主人。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轉(zhuǎn)變學生,培養(yǎng)小主人,爭當小主人。李園子小學已成了春波蕩漾的一池碧水,任憑小學生們在池水中暢游。池塘清清,魚兒蹦蹦,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重要的是教娃娃從小學會做人,學會珍惜生命,珍重友誼,尊師愛生,尊老愛幼。中國幾千年留下的儒家格言、教子故事、勤學苦練的事跡,在學生的幼小心靈中扎根、開花、結(jié)果。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學生的理想主義色彩濃厚。在“我的理想”抽查統(tǒng)計中,當科學家的占30%,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占20%,當人民教師、當人民醫(yī)生、當老板、當經(jīng)理、當縣長,五花八門,五彩紛呈。燦爛的教改之花結(jié)滿豐碩的教育成果已成為現(xiàn)實,這是何廣秀校長這一班人最大的喜悅!
李園子小學召開了多次“學生演講比賽”,學生們在演講中,把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事跡作為學習的主要話題,雷鋒、焦裕祿、李四光、楊利偉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有位六年級的學生這樣講道:“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為大多數(shù)人過上美好的生活。我要當一名科學家,親手創(chuàng)造出最便宜最過硬的飛機,讓中國人家家有飛機,在藍天上游玩,在宇宙中探秘?!?/p>
學生出口不凡,出語驚人,見識遠大,使人欣喜,這就是走進新課程,校本培訓的初步成果。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詩詞,指出了中華民族的前程,走強國富民之路,走興學育人之路,走教育興國之路,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多少志士仁人追求的目標,我們這一代人任重而道遠?!碑斘衣牭胶螐V秀校長的這番語言時,不禁拍手叫好,不愧是一位有膽識的教育改革的排頭兵!
李園子小學走進新課改的校本培訓工作,歷經(jīng)春夏秋冬四季,已顯示出了蓬蓬勃勃的生機。何廣秀校長和一班人并不滿足。在他那簡陋的辦公室里,我又一次目視他那謝頂?shù)念^,睿智的目光。他有一個特點:好脾氣,說起話來,聲音不大,面帶微笑,娓娓道來,從容不迫,總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但是,他話語出口,又擲地有聲,鏗鏘有力,使人體會到陜北漢子倔強的氣質(zhì)。
他和一班人可貴的做法是,在搞培訓這一難題中,不等不靠,因地制宜,腳踏李園子大地,采取切合實地的措施。在培訓內(nèi)容和目標中,他和丁勝山、張飛鶴和校委會一班人,狠抓七個層面:師德師風培訓、專業(yè)理論基礎培訓、教育理論培訓、新課程培訓、科研能力培訓、教學基本功培訓、信息技術培訓。
在校本培訓的形式和要求中,他們注重了指導組織自學和集體學習,鼓勵參加函授、自學考試等學歷進修。在校的42名教師中取得大專文憑的24人(其中1人本科在讀),大專在讀的10人。加強教師的“三字(鋼、毛、粉)一畫”基本功的訓練,要求每位教師每周寫200個鋼筆字,一張毛筆字,畫一幅簡筆畫。同時,學校為每位教師購置“基礎教育課程通識培訓教材”1套(6本),并組織好教師每周的集體學習,每學期筆記不少于10000字。
他們充分掌握本校的人力資源,發(fā)揮老教師和縣鎮(zhèn)級教學能手的作用和優(yōu)勢,搞好傳、幫、帶。本學期分別由本??h級教壇新秀石海英和一年級教師薛紀愛、劉海霞、杜紅霞、楊曉麗五位教師向全校教師做了五節(jié)示范課教學。由張飛鶴、張生梅、楊翠萍、丁勝山、劉海霞、杜紅霞分別就《如何把漢字寫規(guī)范》、《如何正確應用修改符號修改作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普通話的語言分析》、《語文課程標準和階段目標》、《數(shù)學課程標準和階段目標》,對全校教師進行培訓。
他們聘請有關專家學者、校外有經(jīng)驗的教師和學術水平高的專家做報告、專題講座、傳授經(jīng)驗,幫助教師發(fā)展和提高。僅在本學期,他們組織全體教師觀看杭州師范學院教授傅道春的《新課程與教師的行為變化》報告實錄三次,同時聘請縣教研室張文俊書記對全校教師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部分培訓四次。
一分汗水一分收獲,天道酬勤,勝利永遠屬于那些力爭上游的人。李園子小學的校本培訓,扎扎實實,使學校管理工作和教研工作受益非淺,把他們的教學管理工作已推上了定邊縣的教育前沿。
在一年來的“走進新課程”的校本培訓的攻堅戰(zhàn)斗中,全體教師和學生雙盈雙利。教師們深有體會地說: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成果不會從天降,苦斗寒暑甜自來。是?。±顖@子小?演學以何廣秀為首的校委會一班人,42名教師在教改的道路上勵精圖治,開拓進取。他們在實踐中得到了提高,樹立了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教育智慧和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了開拓意識,奉獻意識,團隊意識和未來意識;培養(yǎng)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師生交流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組織指導課外活動能力,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教育研究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了四個轉(zhuǎn)變:變教為“誘”,變教為“導”,促進學生變學為“思”,變學為“悟”。形成了全員參與,大膽探索、實踐,相互協(xié)調(diào)、示范引路,交流經(jīng)驗、取長補短,不斷提高,發(fā)揮骨干引領作用的氛圍,達到了全面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何廣秀和李園子小學一班人干得好!我六次進校,六次感受,六次收獲。筆者曾從教20余年,專門研究教學管理和學校領導工作已10年有余,但是,當我腳踏在李園子大地上,深感塞北教師的獨特風格,他們像大漠中的紅柳一樣,風霜雨雪無所懼,嚴寒酷暑任我長。這是定邊人獨有的情懷和特有的精神,形成了塞北教育陣地上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在我采訪的日子里,不禁感情涌動,油然而生敬意,決心為教師們的辛苦和奉獻而高歌一曲。
說實話,在采訪寫作之余,李園子不少教師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困境。“走進新課程”,進行校本培訓,對于經(jīng)濟十分困難的學校,先進設備、工資報酬、學習讀書、備課研究、環(huán)境都處在矛盾激化之中。一位擔任領導的女教師,她代的是中高年級語文課,六年級語文就教了幾十年,如今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一家主婦,為了李園子的后代,她緊隨改革的鼓點義無返顧地向前跑,每天腰酸腿疼,筋疲力盡。她惟一欣慰的是,學生們的成績又進步了。
何廣秀校長不止一次給我說:“要說李園子小學多年來,學校工作干出了一點成績,主要是一班人的支持,全體教師的努力。獨木難成林,眾人拾柴火焰高。教育教學管理,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是一個長效工程,沒有幾年的汗水,沒有分分秒秒的爭奪,沒有含辛茹苦的工作,難以換來百花盛開滿園春的局面。一個學生娃娃,從八歲入學到十四歲畢業(yè),六個年頭,二十四個春夏秋冬,教師要像父親、像母親一樣哺育,指引他們成長。人們把教師比喻為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恰如其分。教育事業(yè)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成為強國的基石。
何廣秀的話說的中肯,在定邊縣,在塞北,在陜北,在大西北,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需要多少鐘情于教育的志士仁人,需要多少從青春洋溢到白發(fā)蒼蒼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用辛勤的汗水、用一生的心血培育祖國的花朵,培育建設四化的棟梁。
當我完成了采訪工作,走出李園子小學之際,又是課間活動時間。寬闊的操場上是花朵般的男女學生,是天真爛漫的少年兒童。他們拍皮球、踢毽子,跳繩,丟沙包,盡情地歡樂。一組小文藝愛好者跳著歡快的舞蹈,唱著動人的歌兒,燦爛的笑臉,響亮的歌聲,輕盈的舞步,騰飛的體操。這是冬天嗎?這是百花爭艷的春天,這是枝繁葉茂的夏天,這是碩果累累的秋天。這一幅冬天花開如盛夏的畫圖,是李園子學校教學改革的寫照。
我若有所思地望著墻上的那一行有力的仿宋大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要做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命運的主人!
這僅僅是幾行大字嗎?這是李園子小學校長何廣秀和一班人的工作目標和追求,他們的努力是艱辛的,目標已為期不遠。
我滿懷信心地看到,李園子小學正走向光輝燦爛的明天!
責任編輯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