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克
比利時人招誰啦?這個誰是指法國人說的。
法國人的傲氣世人皆知,雖然拿破侖帝國那會兒的輝煌榮耀早已不再,但那個勁兒還總得拿著。法國人自覺處處高人一等,處處透著自己聰明高貴有文化,看不太上歐洲其他國家。他們最喜歡拿比利時人開涮,民間流傳著好多笑話都是專門沖著比利時人的。法國人對比利時的感覺就像法國的一個省似的,覺得比利時人看著就蠢,都是鄉(xiāng)巴佬。他們說起諷刺比利時人的笑話一套一套的,說的時候可興高采烈了。
有這么一個笑話:有一位比利時人去巴黎看望在那兒念書的表兄,臨走時想買一架手風琴帶回去。那表兄自告奮勇地說:“我在巴黎時間長了,說話已經是純粹的巴黎口音。我替你去侃價,省得老板欺生?!钡缴痰?,那表兄問:“這手風琴多少錢?”老板盯著買主看了看,反問道:“你是比利時人吧?”那兩個比利時人大惑不解:“你怎么知道?”老板說:“我其實很想把這東西賣給你們,只可惜這不是手風琴,而是暖氣片?!?/p>
我還聽過一個挺逗的笑話,是罵比利時人又頑固又傻的:說法國人推一堵墻,沒推動,走了;比利時人一推,得,墻倒了!當時這笑話是法語老師上課講的。我的這位老師經常開堂一上來就給大伙講個笑話,一邊逗大伙開心,一邊等遲到的同學到齊。他講完這個笑話,當時在座的一幫中國學生都大眼瞪小眼地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師期待地等了一會看沒人笑,就開始解釋:原來啊,法國有一句俗語講“聰明人懂得退一步”。所以呀,法國人聰明,不跟墻叫勁,退一步;墻不跟比利時人較勁,倒了。那意思就是說,墻都比比利時人聰明!一班學生聽到這兒才算明白,法國人怎么這么拐彎抹角的!
另一個笑話特別像一個中國的成語典故:有兩個比利時人租了條船去河里釣魚,其中一個比利時人說:“哇,這里的魚真多,咱們在船上作個記號,下次還來這里釣魚?!绷硗庖粋€比利時人聽罷不解地問:“你以為下次我們還一定會租到這只船嗎?”聽過這笑話我才發(fā)現,原來“刻舟求劍”的事兒中國并沒有專利權,歐洲也有人干過類似的,就比如這笑話里這種。后來再轉念一想,這么白癡的事兒怎么就一定是比利時人干的呢?指不定是不是法國人自個兒鬧的笑話,一安上比利時口音,都算人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