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當前,國際形勢總體對我有利,經濟全球化與區(qū)域一體化并行發(fā)展,為我國對外開放和發(fā)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和難得的戰(zhàn)略機遇期。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在去年召開的第十次駐外使節(jié)會議上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工作要緊緊抓住我國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唐家璇國務委員在東北三省外事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地方外事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要更好地為國家總體外交服務,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
近年來,廣東省外辦在外事工作中堅決貫徹中央的指示和省委、省政府的戰(zhàn)略部署,積極開拓,努力實踐,在務實外事、經濟外事、民本外事三個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實踐,為廣東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大力開展務實外事
1、整合資源,組織策劃好省市領導的因公出訪,以高層的對外交往促進全省的對外開放。
省市領導率團出訪影響大,效果好,組織策劃好省市領導的出訪,對推動本地區(qū)的對外開放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廣東省外辦按照省政府所倡導的“高層推動,政府搭臺,企業(yè)唱戲,市場運作”的運行模式,認真組織,精心策劃,做好省主要領導率團出訪工作。我辦主動與省外經貿、僑務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爭取我駐外使領館、有關國家駐華和駐穗使領館的支持,安排好省市領導出訪期間與出訪國有關高層人士的會見,邀請他們出席在出訪國舉辦的系列經貿活動,邀請出訪國媒體和駐華新聞媒體進行采訪報道,利用各種優(yōu)勢,整合一切資源,使省市領導出訪取得實效,從而促進了全省的對外開放。2003—200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先后出訪了南美三國、非洲三國、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為廣東與南美國家合作,重點打好東盟牌打開了局面;省長黃華華率政府和經貿團也先后出訪了日本、韓國、歐洲和美洲,簽定了價值總額為34.4億美元的外商投資及貿易合同,與德國巴伐利亞州簽署了6個合作協(xié)議,出訪取得圓滿成功。省主要領導在表揚我辦和外經貿廳、僑辦時說:“一廳兩辦真能干”。
2、配合國家總體外交,充分利用外交資源為我省經濟國際化服務。
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高層代表團來訪廣東的數量不斷增加,來訪團組經常都有該國企業(yè)家隨團來訪,他們十分關心廣東經濟社會發(fā)展情況,積極探討與廣東進行合作的可能性。我們把接待好中央安排到廣東訪問的重要團組作為配合國家總體外交的重要內容,有意識地在高層代表團來訪中注入推介廣東投資環(huán)境的內容,如有針對性地安排代表團參觀該國與廣東在經濟合作上有互補性的項目,安排我省企業(yè)與隨行來訪企業(yè)座談,向來訪代表團了解信息,并及時將這些信息進行歸納整理,使之轉化為對省委省政府等有參考作用的資源。接待好中央安排到廣東的外國高層代表團,不僅僅是配合國家總體外交,更重要的是宣傳了廣東,建立和加強了廣東與來訪國的聯(lián)系。今年7月初,泰國總理他信訪粵,我們作了大量認真細致的準備,重點做好省主要領導會見和他信總理回鄉(xiāng)尋親祭祖的有關工作,利用人緣、親緣關系,收到了極好的效果,他信表示,非常希望加強泰國與廣東的合作,希望加入到泛珠三角區(qū)域合作中來。
3、加大外宣工作力度,為廣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環(huán)境。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雖然是我國的經濟大省,但是外國對廣東的了解還遠遠不夠,與廣東的發(fā)展不相適應。為了全面準確地宣傳廣東改革開放的成就,我們主動邀請和組織外國記者及新聞機構來粵采訪廣東的改革發(fā)展情況和各項重大活動,如大型國際會議或國際研討會、博覽會、情況介紹會,專訪我省領導,制作專題報道。有針對性、有選擇地利用好外國著名電視媒體,播出介紹廣東投資環(huán)境的專題片或廣東產品的廣告片等。通過因公出訪、來訪接待、友城友協(xié)、領館渠道等形式大力宣傳廣東,宣傳廣東發(fā)展給各國帶來的機遇,宣傳“合作、互利、共贏”,使廣東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廣東。如舉辦國際咨詢會(省長顧問咨詢會),配合做好廣交會、深圳高交會、珠海航展,安排德國記者、英國《泰晤士報》記者采訪黃華華省長,分別在法國、西班牙、波蘭等國舉辦廣東文化周,積極參加中法文化年活動,今年9月,協(xié)助做好在廣州舉辦的中國中小企業(yè)博覽會暨中法中小企業(yè)博覽會,等等。
大力開展經濟外事
1、做好友城工作,為廣東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搭建廣闊的平臺。
友城渠道是開展經濟外事的重要平臺。目前,我省友城已達67對,其中省級16對,地市級以上47對,縣級4對。我省友城間的交流與合作范圍已從最初的文化、體育交流擴展到了經貿、科技、教育、旅游、農業(yè)、交通、環(huán)境、衛(wèi)生、社會福利等各個領域。我省的對外交往也早已從“面小量少”進入“全方位、多渠道”的時代,交流更講究互惠互利。友城工作以高層互訪為動力,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去年我省副省級以上領導帶隊出訪友城7批次,國外友城副省級以上高層團組來訪18批次,今年我省主要領導等8批次副省級以上團組通過友城渠道出訪,荷蘭、美國、丹麥、波蘭等友城領導人來訪。我們注重通過高層訪問帶動促進全方位的對外交往,多組織涉及經貿、科技、文化、體育等內容的雙邊與多邊相結合的形式多樣的大型綜合性活動,以增進我省與國外的多邊交流,努力取得更多的實質性成果。我們通過友城渠道加強教育交流,幾年來協(xié)助組織部門搞好高層次管理人才到國外學習和培訓。我們制定了全省友城工作規(guī)劃,實現(xiàn)資源共享,重點幫扶8個友城空白市,爭取在2007年前實現(xiàn)地級以上市都有結對友城。
2、大力開展民間外交,為我省“走出去”戰(zhàn)略服務。
廣東省對外友協(xié)作為省一級的人民團體,經過近50年的努力,目前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00多個對華友好組織及友好人士建立了友好交流關系,在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開展著富有成效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為爭取對我省有利的和平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huán)境和客觀友善的輿論環(huán)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民間外交是一項長期的、細水長流的工作。我們重視進一步發(fā)揮民間外交靈活、機動、對外聯(lián)系渠道廣的優(yōu)勢和特點,廣結善緣,廣交朋友。組織市民團互訪,進一步加強對外文化交流,配合總體外交目標,把外交工作植根于民眾之中。進一步推動與外國中小企業(yè)的經濟合作,積極為我省“走出去”和“引進來”穿針引線。我們注重提高交流的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對世界500強大型跨國企業(yè)、大財團以及各國前政要、社會知名人士的交友結好工作。去年,我省友協(xié)與全國友協(xié)共同舉辦了“第二屆中國對外資企業(yè)政策交流會”,同全國友協(xié)、中國歐盟協(xié)會、歐盟駐華使團共同舉辦了“歐盟擴大對中國的影響”辯論會,組織了志高公司等6家我省民營企業(yè)赴京參加“中國——阿拉伯經貿研討會”,幫助企業(yè)與阿拉伯國
家建立聯(lián)系。
3、整合信息資源,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參謀。
充分利用對外交往渠道廣、信息多的優(yōu)勢,注意整合信息資源,配合黨與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寫出有價值的調研報告,給本地區(qū)對外開放提出建議,當好黨委和政府的參謀,是我們外事部門責無旁貸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我辦十分重視做好這項工作,先后有多篇信息和報告獲省主要領導的批示表揚。2004年,我辦組織人力赴東盟考察調研,寫出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給廣東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調研報告,對如何充分利用東盟市場,搶抓“10+1”區(qū)域合作先機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張德江書記、黃華華省長和湯炳權常務副省長對此十分重視,批轉有關部門牽頭辦理。目前,我省有關部門認真落實省領導的批示,積極策劃了在東盟國家進行的大型推介活動,近日張德江書記率團訪問東南亞即是這一活動的重要內容,其他系列活動也正在開展并取得顯著成效。今年,我辦又承擔了組織“廣東如何承接世界產業(yè)轉移”的研討活動,力求在承接世界產業(yè)轉移這一課題為省委、省政府的決策提供有份量的依據。
4、利用外國駐華使領館資源為我省經濟建設服務。
目前,外國在穗設領已達到21家,還有俄羅斯、比利時、瑞士、奧地利、西班牙、智利、秘魯、古巴等國均表示將設領。我們注重充分利用領館資源,做好省市領導出訪、經貿合作、對外宣傳等工作。工作中,我們注意把握政策、依法行政、維護和諧安定的開放環(huán)境;加強溝通、增進互信,營造客觀友善的輿論環(huán)境;增進了解、促進交流,構筑平等互利的合作環(huán)境。
5、做好因公出訪工作,為我省對外開放搭橋鋪路。
2004年,我省因公出訪(含赴港澳)已達到285026人次。今后,隨著我省對外開放的深入,因公出訪團組將不斷增多。因此,我們在加強因公出訪管理的基礎上,強調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要為我省重大對外活動、重要團組、重點國企和民企,以及社會各個領域提供便利營造良好的簽證大環(huán)境,為我省外向型經濟鋪路搭橋。繼前年在全國率先實行郵送辦證業(yè)務后,我們去年又將郵送辦證業(yè)務的服務范圍擴大到全省143個市縣(區(qū)),大大提高了因公出訪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基層辦證的成本。
大力開展民本外事
1、完善我省法人和公民在境外安全保護工作機制,保證我省在海外機構和公民的安全。
我省是對外開放大省,每年因公出訪和赴海外旅游、經商的人數不斷增加,保護我省在海外機構和人員的安全已成為外事工作的重要內容。從省到各市已逐步建立起保護海外機構和公民安全的機制并制訂了應急預案,妥善處理我省在海外發(fā)生的涉及公民安全的涉外案件,切實保證我省在海外機構和人員的人身安全。
2、加大外事工作為民營企業(yè)服務的力度。
民營企業(yè)是我省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我們從外事為民的高度認識為民營企業(yè)服務的重要性,利用因公出訪、“兩友”、領館等渠道為我省民營企業(yè)“走出去”和“引進來”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制定了《廣東省關于民營企業(yè)人員循因公渠道辦理出國手續(xù)實施細則》,為我省民營企業(yè)“走出去”創(chuàng)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今年10月,外交部組織有30多位駐外大使參加的我駐外使節(jié)團赴廣東考察,我辦充分利用這一重要的外交資源,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和省長黃華華出面會見,宣傳推介廣東,并召開了駐外使節(jié)與廣東企業(yè)家座談會,雙方互動交流,為廣東“走出去”搭建了重要平臺。
3、以人為本,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切實采取措施為基層單位和群眾辦實事。
近年來,我辦牢記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宗旨,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把群眾的事情當做大事來抓,多次出面與美、英、法等國駐穗領館協(xié)商、交涉,想方設法幫助多位素不相識的公民解決他們赴國外處理親人后事、救治親人生命等出國簽證問題,并為我省多家骨干民營企業(yè)解決了美領館簽證預約等難題。
(本文責任編輯:肖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