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鷹
我吃過一回鷹。驅車一個多小時,出了鄉(xiāng)鎮(zhèn)上了山,在山上一座小農莊似的竹樓里吃的。主人介紹說,這碗是老鷹,難得吃到的。那天還吃了些其他的什么野味忘記了,味道如何也忘了,但我是吃過鷹的卻沒有忘記,還吃了兩大碗米飯幾杯啤酒。
前段時間與朋友爬虎頭山,中午吃完飯后,我跑到松樹林子里睡覺,半睡半醒中隱隱聽到老鷹的叫聲。起來到天空中尋找,天氣很好,天空碧藍,萬里無云,脖子酸了,但鷹的影子也沒有看到。我沒有聽錯,肯定是鷹的叫聲,童年時我太熟悉它了。它是天空的王者,在天空中高高地盤旋,驕傲,威風,黑,仿佛要在天空里鉆洞。還要來抓村莊里的小雞吃,我們得防范著它凌厲的偷襲。
天空被什么打掃得空無所有。
年初,一個朋友從網上給我傳了一首曲子,南美民樂《老鷹之歌》,非常好聽。是用排簫演奏的,把鷹的那種既驕傲又孤單,既堅強又彷徨,無盡的盤旋、上升,蒼勁而蒼涼,演繹得令人心旌搖曳。鷹鳴如同鋒利的刀子。
吃過鷹的人就再也看不見鷹了。——我突然發(fā)明了一句箴言——或者是鷹的一句魔咒。照此推論,我想再吃一回鷹也永無可能。
花圈店里的幽涼
單位隔一幢樓有一條偏街,兩旁多樹,夏日頗幽涼;坡道上去是醫(yī)院側門的殯儀館,幾乎每日有人死去,布置靈堂,哀樂終年不斷。往上不遠有兩個花圈店,皆不大,店很淺,擺滿花圈,紅、綠、藍、黃、白的紙,里頭擺不下了,常常擺到路上來。從旁邊走過,里頭一覽無遺??肯旅娴男〉?,店主一對夫妻,皆瘦,一樣常常搬個小凳在路邊工作,扎花。未與他們交談過。覺得他們的工作比我有意義。因為每一個活了然后死了的人都應該得到一朵小花的獎賞。
想,如能開這樣一個小店也很不錯。
火車都是兩聲
臨睡前或者走上雙園新村24幢那黑暗的舊式石板踏步,聽到火車汽笛,一聲,兩聲,然后就沒了。前一聲長一點,后一聲短一點。像是后一聲吸收了前一聲,埋葬了前一聲。雙園新村24幢,1970年代的老房子,無比安靜。有時我停在原地,想再搜索一下火車的動向,但聽到的是旁邊屋子里平靜的鼾聲。這里的住戶大部分是外來的租房者,體力勞動者,比如賣菜者、建筑工人和打工妹。我知道里頭的每一張床上都有一具肉體或兩具。關于肉體的悲哀與快樂,經不起反復測試,肉體是短暫的,它的悲哀與快樂也是短暫的。就像那深夜的火車,只有兩聲。
我是坐過火車的人,我有火車的一些知識和經驗。這是個很小的城市,它的火車站在城西,叫作城關的地方。城關說明是城市的最早的中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繼續(xù)是這個城市的中心,一種是成為那個城市的混亂之區(qū)。這里是后一種,成為了混亂之區(qū)。骯臟,肥沃,旅舍,飯店。刀子和春藥。娛樂業(yè)興旺,那里百分之八十的燈不用于照明,而是相反。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是,不管時代如何進步,城市如何時尚,火車站地帶的旅舍都舍不得這兩個字——旅舍。
分別之地。旅舍之地。候車室之地。歸來之地。紅顏和血污之地。一敗涂地之地。
我沸騰的車站,如同一顆混亂的心。
閩南歌中有一首歌叫《車站》,很感傷。閩南歌給人的印象是不避俗,大紅大綠的,遍布祖國城鄉(xiāng)。我最初非常不喜歡,但后來卻喜歡上了,原因是大紅大綠中的憂傷,有如熱鬧的宴席散了的一刻,夜闌燈殘。我喜歡那首《金包銀》:別人的生命是框金又包銀,我的生命不值錢。
很久很久以前看過一塊小文章,奇怪一直沒忘記。說是作者一次去火車站接朋友,火車晚點,閑來無聊翻看候車室里留言簿,看到一則潦草的留言:某某,大家在到處找你,我等你回來,某某。作者站在那亂糟糟的候車室里,一時感到恍惚。那是一張石沉大海的紙條。
煙
很多個夜晚,我穿過街道,走進市直機關修理廠(也叫市委小車隊)鐵門,進入這些房屋群中,這些高大牢固的建筑,方框里縱橫的鐵條和從鐵條后鉆出來的黃色燈火。我拐彎再拐彎,在大樓的墻根下走著。在進入那個甬道之前,掏出香煙,數一下,1、2、3……,如果十支以內,就掉頭出去門口的小店再買一包。
想起那個叫佩索阿的人,那本叫《惶然錄》的書?!拔易呦蛭业墓ぷ髋_,仿佛它是我抗擊生活的堡壘。”還有一句話,“每當我在大街上看著人們,感到悲傷,我就點上一枝煙,轉過身去,堵住嘴和眼淚。”(記不清是誰的文字了)此時在鍵盤上敲下這些字的時候,我甚至還想起一個叫沈浩波的牛逼詩人的一首詩的題目《一刻不停地抽煙》。
我懷著必敗的心,口袋裝著煙走上那黑暗的樓梯。
手上的藍色血管
夏天來了。在水龍頭下洗臉,用毛巾接下一捧水,然后把頭埋進毛巾。擦手,看見手上的藍色血管。嚇了一跳。仿佛是第一次發(fā)現,第一次看見。在手臂的內側,像樹枝,和樹葉的葉脈,那么純潔,有大海的色彩。那么死就是荒謬的。衰老、亂性、自殘和謀殺都是荒謬的。
每一個人都有爬滿身體的藍色血管。
城市慢慢變白
早安。這是城市慢慢變白的時候,是天空空落無比的時候。清潔工剛剛清掃了你的門前。巨大的垃圾車正在把昨夜最后一片灰燼裝進去。建筑物一點一點地顯現出它的骨架,殘破而完整。肉體已承受了屈辱了。從賓館出來的那個女人像條麻袋。而良家婦女穿著睡衣褲穿過樓下街區(qū),到早點店里買油條和豆?jié){。她的前額散發(fā)著冰涼而懶散的貞潔,眼睛里有著睡眠過量與不足相兼的癥狀。也許還有一個人在陽臺上目睹那藍色睡衣在早晨里像張揉皺的白紙。
也許還是個星期天。禮拜天。
現在光線還是柔和的。城市的天邊,群山溫柔,群山有過真正的睡眠和夜晚的吐納,有著圓潤美好的淡藍弧線。一如我遠方的鄉(xiāng)村,村頭的溪水靜靜爬過我的手背。一只鳥叫了一聲。那強權者的光,裸體的光還未升起。但這仍將是個火熱的晴天。火車里響起女列車播音員甜美的嗓音:旅客同志們,早上好,你們就要進入……。一個來自農村的打工者從椅子下睡眼迷糊地醒來,他敉窗外,就幾乎已經愛上了前方到站。
天亮說分手。天亮說出發(fā)。都是時候了。
經過巨大的郊區(qū)化工廠,前方到站現在是一具發(fā)白的骨架。
某處傳來二十年前單車的咣巧。
端午
今天是端午節(jié),天氣悶熱,上午9點下雨了,一直到傍晚。天氣變得涼爽。晚上上網讀詩,現代的詩人們寫雨水如祭,汨羅江水高漲,摔斷腿的雨水,世上的水是相通的……這是紀念一個詩人的節(jié)日。事實上誰在乎一個詩人呢?我所在的城市一切如常。在鄉(xiāng)間,父親掛菖蒲、艾葉,沐浴菖蒲滾水,搞衛(wèi)生防疫活動,和一頓美食:粽子、番鴨、米酒……我上午呆在辦公室,下午去辦事,事實上我對“辦公室”和“辦事”都懷著深深的疑慮,我有辦公室嗎?我辦公了嗎?辦什么公?事實上我讀了讀《楚辭》,沒去江邊,不知有沒有賽龍舟;我寫詩,但沒有墨水瓶,在計算機上打字;我穿短袖,你峨冠博帶;我買醉,你不飲酒;我三十歲,你二千三百多歲;我打電話,你問天;你懷沙入水,我用自來水沖涼;你冰清玉骨,埋在水中,我泥手泥腳,滿面塵土。
縣城舊事之一:打牌
1995年(為什么是1995年?)以前我沉迷于打標分(撲克牌的一種打法,經過幾個回合的叫分,一人取得標的,其它三人合起來打他讓他中不了標),從入夜到黎明好像瞬間的事。黑片轉白片,像電影的淡入淡出。白天我神情恍惚,腳步飄忽,不關心任何一事,但一到天黑我又開始了。我需要至少兩個人以上的聚會,需要他們的友誼,只要開始了,我就不會感到空虛(我現在嘗試解釋為1995年以前我缺少愛的能力,是不會孤獨的一種逃避,與別人無關)。所以當我從本地日報上看到一篇豆腐塊的笑話時我一點不覺得可笑,其大意是:張三說,李四他們傻得不透氣,昨晚停電點蠟燭打麻將到天亮,滿頭大汗還笑嘻嘻的(是在一個夏天)。別人問張三,你怎么知道,張三說我怎么不知道,蠟燭是我舉的。
因為我其實就是張三,就是李四。
有一次半夜三更,恍恍惚惚的,從我的身體里游離出另外一個我,站在邊上看著四個人圍著,在一盞電流嗡嗡作響的慘白的日光燈下握著一把紙片,吸煙,朝中間的桌上扔紙片,臉色蠟黃……煙霧騰騰,門窗緊閉,他們在干什么?
公安局的公安都懶得理他們,有人看見公安就在另一個房間打牌呢。
縣城舊事之二:打臺球
在縣城。他們說:“打臺球是年輕人最高雅的活動了,跳舞次之?!边@個論斷很可能是來源于生活的小結,要知道那是1995年的縣城,而且“高雅”這個詞的含義在他們的嘴里也是含糊的。某秋夜細雨中我穿城去城東找朋友,街邊三樓的跳舞廳里旋轉彩燈閃爍著。朋友在小屋子里正全神貫注地盯著黑白電視機,搜索新的信息,學習新的詞匯。他在廣告的間隙里轉過頭對我說:外面的信息在爆炸。
我12點騎單車穿城回家,街道空落,跳舞廳的彩燈還在轉,拐彎上另一條街:一盞電燈懸掛在樹上?!@是最低層次的信息:歡迎你來打臺球。
幾天后我寫了一首詩:
十二點經過西坪街
西坪街,過境公路。轉彎一個酒店
一杯苦啤酒在桌面靜置
人在門外打臺球
在下弦月和懸掛樹上的電燈下
他彎腰,瞄準,握緊球桿
給白球重重一擊。白球擊中另一個球
聲音傳過來。秋天來了……
就是這樣。那是1995年。1996年城東的朋友(爆炸的信息顯然傷害了這個先知先覺者,他疲憊,心力交瘁而憂心忡忡)和打臺球的人(他們繼續(xù)呈現懷舊歌曲的場景,憂傷,頹廢或者幸福)各自重復,我在兩者之間搖晃(我雖然逐步取消了傍晚的散步,但我既投入不了信息也沒有學會打臺球,因而無所事事):誰能說出他們誰更正確?
補充一點,我是后來學會打臺球的,一夜一夜地泡在那個小縣城里的各個街邊的或者房子里的臺球桌上,一次次地給那個黑球重重一擊。
修高壓鍋者
天慢慢黑下來。聽到下面的小街上傳來修高壓鍋的人的叫聲,“修高壓鍋、電飯煲、換鋼精鍋,修液化器、煤氣灶……”,每句的第一個字“修”音拉得很長,如是反復,漸行漸遠或漸行漸近。天黑下來了,他還不回家。他要去找到你們家那壞了的高壓鍋。
孤獨
蕭春雷說:最終是孤獨溶解了人群。
我剛才看見月亮,比人群高,最終月亮就那么荒唐地掛著,一個人都沒有。
我一句都沒有聽見
很多人都知道,八十高齡之時的博爾赫斯有一次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講中的一句話,他說:“人群是一種幻覺,它并不存在。我是在和你們作個別交談?!?/p>
以前讀新概念英語時有一篇短文,一個人去劇院看戲,前面一對男女在聊天,那人聽不見,忍無可忍就對他們說:我一句都聽不到。那人轉身說,這是我們的私人談話。
這世界是一個大工地,這時代是一個大時代。而一個個人就像是一塊塊通紅的出爐的磚。一切都發(fā)出銳利的無意義的喧囂,發(fā)出最強音。這讓人瘋狂,永不停息的噪音塞滿了我們的耳朵,我們的心。我們聽到太多了,我們什么也聽不到。
我們的心缺少一個單獨的交談者。
神示的話語我們聽不見,浩邈的夜空我們聽不見,鳥語和花香我們聽不見,溪流的淙淙……什么也聽不見。詩歌,那一粒米的距離,一滴露的清涼,獨語還是交談,在公共場合,在眾聲喧嘩之地,在戲劇上演之處。我們聽不見。作為意志與表像的世界,轉瞬即逝的成堆的新聞紙。作為終極之物的生命粒子。我們有時憤怒地咆哮:我一句也沒有聽見。
樹葉有一顆柔軟的心
1999年我在清流縣,給《詩歌月刊》投稿,一些詩,不久收到一封復信,是楊鍵寫的。他說,編了我?guī)资自姡f你的詩太過悲痛且不乏關懷,說要有一顆柔軟的心,要有好的心情。他的字寫得輕而圓,柔軟。那時他在那個刊物做編輯。
樹葉其實一年四季都在落,只是我們沒有注意,秋冬季節(jié)看到它落得那么快,那么多。初夏的一個夜晚,已是午夜,我從辦公室里回去,街上已經很少人了,街燈照著空曠的街,街旁的路上紫荊樹落葉卷著,樹葉一直在落。樹葉更換所有的樹葉要一整年的時間。一片樹葉更換另一片。新生的更換死去的。葉葉錯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并無悲傷。
一滴水更換另一滴。
一個人更替另一個。
沉悶之時勿懷更大的欲望。這是叫鬼叔中者的詩句,迎向陽光讓我們秋菊一樣舒放?!肮蕡@的歷歷炊煙哪/依舊催促稻香辣紅。”
雷陣雨
準備工作時間很長,陣勢很大,先是刮風,烏云密布的。江濱乘涼散步的人一會兒就四散跑光,很少人將被打濕。茶攤的桌椅或香煙瓜子飲料上蓋著塑料布,今夜的生意沒了。變得涼爽了。一些雨滴打下來,打在臉上,很舒服。城市的燈在雨中變得不那么刺眼了。街上有些人的手上出現了雨傘。更多的人在雨中走著。
天邊先是一陣陣的閃電光,像是一個人手電照來照去的。然后是悶雷。悶悶的響著。在天空中。夏夜的雨好像都是這樣。雷聲大,雨點小,說的就是這個。
晚上那些住在工棚里的打工者的睡眠會不錯。但蚊子會多起來,搞得不好,會變得更加濕熱。因為雨畢竟沒有下透。而閃電中發(fā)白的臉一陣陣掠過。
一個人去游泳
據說鬼叔中與郭翔都一年到尾游泳,冬天游泳有個專用名詞:冬泳,這一般需要特地強調,說起來就可以讓人起敬。去年冬天下雪,就特地傳來消息說,老鬼去游泳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其他時候游泳就不必如此。有時我懷疑鬼叔中是葉公好龍,郭翔我就不懷疑,郭翔是一個很不錯的人民教師。
去年還是前年,清流入城處開張了一個山城山莊,里頭有游泳池。那年天氣好像特別熱,就常有人談論去山莊游泳,街上的店里掛著花花綠綠的泳衣和游泳圈,很是好看。有一次我在街邊看到一輛小汽車,幾個人要去游泳,男的女的都有,他們談論著,天氣很熱啊,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夜晚,東門橋那是一塊風水寶地,橋上擠滿了人。橋上的燈因為壞的居多,大家黑摸摸地站著。橋下吹來涼爽的風。
我一般下午下班后去游泳,就在東門橋下,從這頭一口氣游到那頭的清流一中,休息一下,再游回來。然后就在水里飄浮著,躺著。從水東路側面的小巷子拐下去,那里以前是從城關到嵩口的渡船碼頭,后來因為1994年的那場大洪水沖了橋,重修的橋提高了很多,這里就廢棄了,但碼頭還在,小汽船突突突地從嵩口開回來后也停在這里。我下班后回房間換上短褲拖鞋往背上搭條毛巾,啪嗒啪嗒地走上街,經過幾個小店鋪,然后從那個小巷里拐下去,就到了河邊,來到了小碼頭上。
耳朵進入水中時無比的寂靜,整個世界像裝上了消音器,露出耳朵又聽到了那只撈沙船的發(fā)動機響著,以及岸上的汽車。像是小時用雙手捂緊耳朵又放開的游戲。閉上眼睛或張開眼睛看時時變幻的天空。偶爾一只鳥飛過,可以看到鳥細小的爪子。岸邊樓房的陽臺上有時出來一個女人,收衣服或者站一會兒。順水飄流差不多了,就逆水猛游一陣,如此反復。去年賴文龍放暑假回來,我們一起去游了五六次泳。游完泳后胃口很好,每人一大碗面條,再到東門橋上散散步。郭翔因為老婆在明溪,一個人帶著兒子魏元樸,且住在另一頭,他一般在另一頭的河里游,一起游泳的次數反而更少。楊海去長汀轉眼五六年了,他原來是嵩口電站的電工,1994、1995年我們在嵩口電站的大壩里游泳,他的跳水技術很好,高高地躍起,入水無聲。有一次,游著游著,我對賴博士說,水里很好,就是有時感覺找不到落腳之處。似水流年,流水沖下嵩口電站高高的大壩,嘩嘩地激起如煙似霧的水花。
一個人去游泳,暮色降臨時晚蟬聲聲叫著,像有什么心慌的事,催得急,游泳的人看得見橋上出現了乘涼的人,而乘涼的人不仔細就看不見游泳的人。暮色中那個人在水里撲騰著。
夏日又來了,清流的龍津河里郭翔在游泳,郭翔對一個人抱著一整條河,或者一整條河抱著一個人有頗多體驗和感受。我離開了清流,每日在出租房里用自來水沖涼,世上的水都是相通的,錄一首舊詩以作紀念:
一個人無法游泳
一個人去游泳
像投河
太孤獨
多年以前的投河者
水鬼
一條魚
想重新變成人
在暮色里撲騰
言下忘言一時了,夢里說夢兩重虛
回來的時候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睡著了二十分鐘,我想,醒來時已快到了三明學院,手上拿著一本《或者3卷》,泛黃的牛皮紙封面,像是從夢里帶出來的憑據。我想我做了一個夢:我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黃昏時到了一個小鎮(zhèn),小鎮(zhèn)很安靜,人很少,寬闊嶄新的過境公路邊都是新樓房,里頭大部分都空著,有的可以看到還沒有裝修,就那么空空的一個架子。有人說,這里的人都出國去了。我沒有問是哪些國,都去干什么,不過這也不值得問,就是這樣,就是那樣。街后面有山和一條河,河水看起來很清澈,一座水泥橋可以通摩托車,我想去游泳,但沒有去。山上長滿了小灌木、雜草、藤蔓和松樹,還有野果,綠綠的小小的果實藏在樹葉里。這是瘋狂的夏天。
我醒來了,仍感到困,仿佛在夢里與你說了很多話,走了很多的路。這是茂盛的明晃晃的夏天,綠色植物瘋狂地生長著。車窗邊吹著很大的風,頭發(fā)在風中雜亂,慢慢清醒過來。聽到前面一個女人的手機響起,鈴聲的第一句是:找不到堅強的理由,女人把它按了,一會又響起,又按了,如是者三,又響起,那支歌就不斷地唱下去:找不到堅強的理由……女人惱怒地把那唱歌的手機硬塞進了挎包。很快車就進了城,燈火零零碎碎地亮了,懶懶散散的行人走在街上。
你的樣子
昨夜十二點多回來,看到月亮高掛,在法國梧桐樹葉后面晃動,亮亮的,有時背后是藍天,有時背后是一片樓房,硬的月亮和軟的月亮。哦,月亮,你沒死,你還在寄信,還沒丟。有劫后余生之感,悲欣交集之感,有老杜甫的“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之感。有夸張之感。就下意識地給你打電話了,我打了,你在本地的外地手機,接通了,然后我關了,想起那次你說,可貴著呢。上午10點左右,你打電話來說,今天那里是墟日,幫家里賣菜呢,早上6點多就起床了,都累死了都。家里有爺爺、奶奶、叔叔,弟弟、妹妹,每天10點多就睡。我在辦公室搬福州寄來的訂報贈品,一些食用油,匆匆忙忙也沒說清楚。
離開辦公室前點開趙旭如的博客,7月2日只有幾行字,題目是:有你讓我感到安詳。備感恍惚。力竭和心傷,媽的,一個男人此刻胃疼的而非風流倜儻的恍惚。正文是:想要改變自己。這種想法是好的,但這么做是錯的。芋頭葉子的陰影里有螞蟻和糖。
另一條博客,說是看到天空中升起了一股黑煙,知道城里起火了,起火的地點離他有二三公里,他沒見到燃燒的建筑物、奔跑的人群或者其他什么,也沒有人跑到他這里來,向他呼喊什么,他說,這個明亮的星期五上午,他想自己是一個捉襟見肘的男人。
想,把常去的幾個論壇簽名里博客的地址取消。胃疼的人得讓他獨自疼,死去活來。
出那個鐵門時突然想起你,多么遙遠的時光。短跑選手至少也得十年。那時多么年輕,就像當年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那么年輕。十八、九歲,哦,那是什么意思?寫了那么多信,白色的信封上寫著名字,那些信現在在清流水東路那張單人木頭床下的一個小皮箱里,像火柴一樣聚首,失散了的不同日子的信集合在一起,像沉在大海里的石頭,像是一個儀式。
那年我讀了一首陳先發(fā)的詩,《九月》:如果在九月,就把花里的異色洗干凈/打開菊花/如果在九月/就把傾斜的大雨扶住/把大雁腐爛的骨頭埋好/埋在水中……
那時我把這句詩抄在畢業(yè)紀念冊上。我走得很慢,但二十年一閃即逝。那時學校里的女生一邊走一邊唱羅大佑的歌:你的樣子。還吹口哨。
1999年的夏天見到你。一個晚上我們去看電影,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你買了瓜子和楊梅干,我們坐在原來工人文化宮的舊電影院里,看電影,吃瓜子和楊梅干。那黑暗的電影院里傾斜的地面,站起來哐親饗斕囊巫櫻你在電影光束中的側著的臉上的光和呼吸……在黑暗中,屏幕上的那個小女孩在城市的街上奔跑著,又帶領著鄉(xiāng)村的孩子們唱著:我們的祖國像花園……
天降大雨,巨著已完成
7月7日上午,9點22分,在一陣暈眩的天空后,大雨落地,像打碎一百扇大玻璃。辦公室的燈剛才小葉把它拉亮了,一個40熾光的燈泡,里面裝著顫栗與恐懼的鎢絲。進門靠左邊的墻上有一面鏡子,里面黑黝黝的,像一口深不可測的井。我到陽臺上去看那些大雨,逐漸白起來,白茫茫一片,從烏云到雨是洗白的過程,院子里的幾棵樹在雨的擊打中綠得發(fā)抖,間或搖晃著,搖晃起來?!g或幾片樹葉砸進水泥板。街上奔跑的人中沒有我,我已經秘密承受了比雨更大的驚恐。大雨落地,天空模糊;大雨落地,烏云減輕?!疤旖荡笥?,巨著已完成?!保ㄐ齑緞傉Z)
寫完這段話時,響起了雷聲,天空長抒了一口郁郁傷感之氣,沒有幽默感的怒氣。
用我一輩子去忘記
傍晚突然想起這支歌,以前唱過,在學校里唱。突然忘了揮別的手,含著笑的兩行淚,像一個絕望的孩子,獨自站在懸崖邊;曾經一雙無怨的眼,風雨后依然沒變,匆匆一生遺忘多少容顏,惟一沒忘你的臉……
這可恥的感傷的風中消失的。
去寒山小筑坐了一下,想起去年冬天住在山上的那些日子,霜中的松枝,山腳的路,技校里的學生,食堂,一個孤僻的男生的晚餐。
小敏的腳受傷了,走路都只能一跳一跳的,兩三天了,呆在家里,看電視。說是睡一覺醒來就這樣了。那怎么辦?涼拌唄。想去那里玩。安靜而黑的鄉(xiāng)村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像是回憶。一切真實,一切親切,一切安詳。
到燈塔去
一
苦悶??仗摗O挛缟暇W看見你上網的QQ,提示了你的名字。胃不舒服,昨晚喝酒了,回房間躺了一陣,傍晚吃了稀飯和饅頭??匆黄P于艾略特和伍爾芙的長文?;脑c拯救,到燈塔去。
看《東南快報》上一篇報道:昨日,福州市五一路立交橋上上演驚險一幕:一男子抱著出生才五十多天的兒子要跳天橋,一老者一手抱著該男子的腰,一手拉著孩子拼命阻攔……父親叫朱明紅,他的妻子何志菊因請接生婆在家中接生,被庸醫(yī)誤診而死亡。老者是他的父親,因媳婦死了剛從四川過來照顧孫子。人民群眾將他拉了下來,拉到他祖孫三人的住處,不足十平米的木板屋,只有一張單人床和一張方桌,光線昏暗,沒有電燈也沒有電風扇,現在兒子病了沒錢治,所以想要一死了之。配有圖片,父親胡子拉雜,黑,絕望,眼睛深陷,他手中的孩子,臉龐渾圓,干凈,抿著嘴。我們這些有罪的人民。
二
我寫過為數極少的幾篇小說之一《帶心跳的城市》的主人公名叫萬念,不知道我當時為什么給他取了這么一個名字,從姓名學的角度這是一個不祥的名字,萬念,萬念。那時我剛畢業(yè)不久,陷于狹窄的自我傷害的青春巷道里,在一個小縣城里給遠方的人寫著長信。一個夏日悶熱的午夜,我終于讓萬念坐上了從縣城過境的班車,萬念于是開始了他一生中惟一一次,但卻令他在之后的時間中,陷入永無盡頭的回憶的,恍惚的夏日旅行。
這就像是伍爾芙所看見的滔天海浪中那片掠向遠方的“魚鰭”。
小飯店門口兩個小女孩在玩拍手掌的游戲
下過大雨,傍晚天氣涼爽,和邊緣去街上,在青少年宮草地前坐著,去喜洋洋坐觀光電梯,一直到二十一樓,上下上下,在每一層開門,看看都是些什么,一些掛著某某公司的牌子,一些樓通向酒店,七樓八樓是桑拿中心,我去過一次,洗腳,很多層樓黑乎乎的,空無一人。在二十一樓開門,停下來,黑乎乎的,從窗戶往下看,列東街,那些人,那些車,那些燈火,令人眼熱,視野更遠些,那些燈火像是群星,也像是一場大火的余光,高峰體驗,HIGHT,暈眩,黑豹樂隊,飛翔鳥,抽了一支煙。想起有人跳樓而死,如同一顆煙蒂慢慢落下,比如香港哥哥張國榮,變成了一只飛翔鳥,等等。
想起你,想和你來坐電梯。多么可笑的捉襟見肘的想法。
然后看到了你,你的臉,像一盆涼水——我想我體驗了嫉妒,和悲傷——這多像是一個奇跡。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排毒的
一個中午吃完飯后和朋友陪他的朋友在某賓館大廳里閑坐兼等車,沙發(fā)盡頭兩個年輕人很熱烈地在說著,一個給另一個說著,另一個頻頻點頭,真不錯。我想起我讀書的時候,同學們在一起探討人生的真諦,駛向真理的彼岸的情景。他們到底在說什么呢,我在沙發(fā)這頭,豎起耳朵聽,慢慢明白他們在交流體會,交流使用某種產品和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心得,這在那個體系里叫作分享,說得多的那人在那個體系里級別更高,頻頻點頭的那人一般是他的下線。這叫上課,培訓,也許他們下午有一個大型的會,此時是課前的演練、加溫。他們有時大聲,有時小聲,具體也聽不明白,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排毒,說吃某種東西,可以排毒,為什么要排毒,陰陽調和,環(huán)境惡化,生態(tài)平衡,諸如此類,等等。
還有一次也是在同一個賓館,和幾個朋友在自助餐餐廳里吃飯,吃飯,一會兒一個男孩站在面前,“你們好,我可以坐你們這嗎?”,他彬彬有禮地問道。門口排隊進來一群人,一個緊接著另一個,然后他們圍繞著那長長的餐桌取用食物,移動著,或輕輕交談,像是紳士。不一會我們桌上就坐滿了人,他們輕輕地興奮地交談著,吃著。我們慢慢明白,他們剛開完一個會,關于銷售,關于國外某著名品牌,昂貴的維生素,護膚或者沐浴露,排毒什么的,皇冠,鉆石和百萬年薪。其中那個有禮貌的男孩臉上微微出汗,咀嚼著食物,唇紅齒白的。
陳小三,詩人,現居福建三明。主要作品有詩集《交誼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