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坎普
記得舊電視劇《神探可倫坡》(Columbo)嗎?可倫坡是洛杉磯的兇案組警探,身穿襤褸風衣,開一輛破舊標致車,常細碎地念著分居妻子和愛狗的小故事——像一臉憂郁的長耳短腿獵犬,絕非閃亮奪目的黃金獵犬??蓚惼虏榘笗r老忘了問關鍵問題,因此得再次登門造訪,并不停地道歉。因為罪犯覺得自己比蹩腳的可倫坡厲害,所以常不慎卸下心防,說出不該說的話。
卸下心防是因為自在而有安全感。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在追求安全感。我們在嬰兒期和學步期要求父母無條件地愛,那是幸福的惟一來源。小孩成長后要求愈來愈多,想要被認可、被傾聽、被喜愛、被贊同。(或者說全部都要?)進入青少年和成年期之后,安全感的需要仍舊尾隨不去,伴隨人去追求功成名就。一個人展現(xiàn)自我時,會不會暴露弱點?不會的。展現(xiàn)出來的是長處,也許是知識、體態(tài)美麗、迷人個性,也許是靈巧機智與大無畏。不管是哪一種,這是個人的本錢。就是要展現(xiàn)給世界看的。
和別人比較,可以知道自已的實力超前還是落后。人們和比自己差或和自己一樣的人為伍,會比較有安全感。對話流暢,發(fā)問不緊張,心理覺得自在。但在文化程度、社會階層或智力程度比自己強的人面前,難免自慚形穢、防衛(wèi)性強、侵略性高、滿懷怨懟。如果身邊的人相貌出眾,自己卻蓬頭垢面,感覺如何?沒錯——會不自在,不舒坦。聊天很困難,也不會問問題,只自覺一副蠢模樣。
反過來,碰到模樣局促的人反而使人感覺自在。因為對方比不上自己,會讓你有安全感。肥皂劇的影迷會守候在電視前,是因為劇中人的生活比觀眾的還要悲慘。名人、富人的倒霉事變成茶余飯后的消遣,因為風水輪流轉(zhuǎn),終于覺得自己比一天花兩千美元進勒戒所的電影明星好很多。這或許不是人性美好的一面,但實情如此。很久以前,德國人就將這種情緒命名為“蕭登佛洛依德現(xiàn)象”(Schadenfreude:指以別人的麻煩為樂事)。
前面說的,大概沒有人會反對,所以依照安全感的論點繼續(xù)衍生,聰明的談判者在談判當中,就應該只讓一個人有安全感——對手。
突破心防
第一次聽到這種論點的客戶都困惑不已,而且非常抵制這個說法。但這是正確而有效的談判工具。讓對手感覺有安全感,就能拆除兩人之間的藩籬。讓對手覺得大局在握,你才能像可倫坡,掌握到重點??蓚惼戮降孽磕_,是處心積慮表現(xiàn)出來的。他的對手不知道,但觀眾知道。觀眾也理解他為什么要裝得這么蹩腳,因為可倫坡的破案關鍵在于卸下對手心防。
再從歷史借些類似的例證。里根總統(tǒng)在記者招待會上總是有意無意表現(xiàn)得不自在。他會吃吃螺絲,在回答問題前先嘲笑自己,然后吐出不怎么像回答的回答。但他的政績很好。邱吉爾首相是不討喜的胖子,羅斯福總統(tǒng)因為跛腳坐輪椅,林肯總統(tǒng)一點也不迷人。但這三位領袖最后都獲得尊崇。最后一個例子:一九九O年伊拉克戰(zhàn)爭之前,史瓦茲科夫?qū)④娫趺春蜕程匕⒗姆ê盏聡跽勁?,讓美軍部隊和飛機駐扎沙國領土?這位四星將軍單膝落了地。(不是因為“需要”所然,而是因為不自在。需要是內(nèi)心狀態(tài),不自在是外在表現(xiàn))
貴賓致詞時,如果先以自嘲式的笑話開場,也非常有效。他告訴聽眾的第一個訊息是:就算要花一萬元才能請我來,穿著質(zhì)地考究的西裝站在這兒,但我和各位一樣,只是普通人。這不是什么把戲,而是誠實,因為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只是普通人,蕓蕓眾生里的滄海一粟。大家是在同一艘船上的凡人,今天犯了一個錯,明天還會有第二個,麻煩也許還更大一點。裝模作樣的人騙得了自己,騙不了別人。(還得先騙得過自己呢?。┱勁姓咭脖仨氂猛瑯拥姆椒?,如果能稍稍揣摩可倫坡的不自在,即可大幅增加談判成功率。
詩人愛默生寫過:“最大的優(yōu)勢正是最大的弱點。”多么一針見血。人都喜歡抬高自己,但談判者應把光芒留給對方。不管對方是喜歡表現(xiàn)得口舌便捷,愛耍帥,或者夸耀自己對各項法律的研究博大精深,都隨他去。訓練有素的談判者會非常高興讓對手盡情賣弄,因為對手最大的優(yōu)勢必然成為最大的弱點。
幾年前我和一家瀕臨破產(chǎn)邊緣的公司合作,暫且稱之為“內(nèi)華公司”。如果內(nèi)華繼續(xù)以合約價出貨給主顧客,很快會關門大吉,因為每一臺機器就要損失十萬美金。內(nèi)華公司必須重新議約,否則只剩破產(chǎn)一途。然而公司里沒有人支持重開談判,都覺得這個舉動不專業(yè)。他們說:“我們看起來會跟白癡一樣?!倍麻L也猶豫不決,直到我問他:“每臺機器貼一張十萬美金的支票,你還打算貼多久?”
董事長打電話和對手討論這個問題:“貴公司的談判非常優(yōu)秀,我們公司卻很笨拙,以至于無法善盡供應商的責任,致使你們進退維谷,深感抱歉。談判不當確實是我們的錯?!边@些都是實情,用可倫坡的方法講出來,有效解除了對手武裝。同時,承認實情并不減損專業(yè),對手現(xiàn)在仍是內(nèi)華公司最大的顧客。
另一家公司客戶的那一行,經(jīng)常碰到經(jīng)過PICOS(或其他供應系統(tǒng)管理方案)訓練的談判者。這些人都很強悍,在業(yè)界惡名昭彰。他們會開罵,指責我們的談判代表不夠?qū)I(yè),當面給人壓力。(有時候這些家伙會像好朋友找上門那樣一起飲酒作樂,然后翻臉像翻書,以喝斥怒罵大聲威嚇)我們的談判代表要急欲成交嗎?會被激怒并加以反擊嗎?不。他們平靜地聽,做筆記,甚至努力表現(xiàn)出局促的樣子,最后才問:“你想要我們怎么做?”
效果驚人
這不是建議各位不能有專業(yè)表現(xiàn),而是要求各位別畏懼誠實坦白,別畏懼自己不自在,也別畏懼自己不夠完美。喜歡在完美的人身邊嗎?我就不喜歡,大家還是喜歡和凡人來往。在談判中,表現(xiàn)局促就是偶爾顯露缺點。像是笨拙些、跟別人借紙筆、思索措辭、讓對手來幫你,都是令對手有安全感的方法。
當我建議新客戶參加第一次談判時,要他們把手提箱或名片留在家里,他們以為我在開玩笑。也許你不必這樣做,但我要告訴你,這些小把戲的效果驚人。我曾經(jīng)輔導過一位女士,她專賣辦公室設備給硅谷的新公司,在一場涉及三萬五千元傭金的談判里,我說服她讓皮包掉在地上,且皮包打開,所有東西都掉出來,弄得一團糟。她的談判對手立即趕到桌邊,單膝跪著,幫我的客戶把東西全撿回來。她為失態(tài)致歉時,對方竟然說:“別擔心,你拿到訂單了。”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是在玩弄手段。但我不贊成。我的客戶并不是因為弄掉皮包才拿到那筆生意。她拿到那筆生意,是因為皮包事件突破了談判的最后藩籬,促成決策。這可不是小把戲,這是誠實,坦然表現(xiàn)能拆解彼此的藩籬。
愈困難的談判,愈要理解會議室里唯一不自在的人,應該是你而不是對手。對手只要不自在,兩造之間的藩籬蓋起來的會比拆下來的快。但你的不自在有拆除藩籬的魔力。
這種事,說的比做的容易,我能理解人類打從出生起,就在為安全奮戰(zhàn)。當然我們看到工業(yè)巨子,或許就是公司執(zhí)行長,不管是早、午、晚餐,或者飯前酒、吸雪茄,都穿得正式得體。這些人完美得教人不敢相信。他們的生活是我們的目標,而我卻在這里妄言,顯露出局促,才能往上爬。
談判的時候的確有必要這樣。并不是教你穿有污漬的襯衫出現(xiàn),只是稍微表現(xiàn)一點不完美,以顯現(xiàn)一個人的人性、弱點、不自在。真正厲害而成功的談判者只在家精明(如果你很幸運,會像前美國總統(tǒng)福特,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或已故的賈桂琳·歐納西斯,他們天賦異稟,能使身邊的人和在電視上看見他們的人,感覺很自在。但如果你像……唔,別提了,那就得工作得更努力。有些人很不幸地總使周遭的人感覺不自在)。
如果對這個建議有疑惑,可能不容易找到答案。不如下次發(fā)現(xiàn)對手心有疑慮時,試試表現(xiàn)出一點不自在。假裝筆沒水了,需要借一支筆;或者在口袋里翻來翻去,結(jié)果找不到筆記本,得跟對手借張紙代替;或者假裝掌上型行事歷的電池又沒電了。再看看是否真如我所言,可以立即將談判氣氛緩和下來。
〈臺灣季晶晶譯〉
(選自臺灣《從“不”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