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癖”?嗜好之成病態(tài),無以自拔的叫“癖”。古人有馬癖、潔癖、書畫癖……最怪的是南朝宋劉邕,嗜食瘡痂,以為味如鰒魚。以至鞭打囚犯,取瘡痂而食之。史稱“嗜痂癖”。 先祖父曾囑筆者,愛好應有節(jié)制,不可成癖。并舉上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長王用賓為例。王癖好古錢,見異品必借款購之,身為部長而負債累累。
部長有錢癖,皇太子也有錢癖。那便是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袁克文,字寒云,反對其父稱帝,但又刻一印“皇二子”,也可能是自我解嘲吧!皇二子收藏古錢,不遺余力,得珍品甚多。他與古錢專家方地山結為兒女親家,交換珍稀古幣作聘,婚禮從簡。方地山有聯(lián):“兩小無猜,一個古泉先下定;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后袁克文因經濟困難,將古錢以銀洋1500元售予丁福保。備有詳細清單,如“金錯刀”20元,“天策府寶”200元,徐壽輝“天啟通寶”3品100元。
清兩湖總督張之洞,也有錢癖。有一次,他囑人至外地購得古錢100枚。此人歸來時,在輪船上古錢失竊。張之洞大怒,下令數(shù)省緝查,終于將小偷連贓抓獲。惟少去古錢6枚,審訊小偷,答稱已將6錢買食物。轉追買食物者,答已買油。追之油肆,答稱每日進出銅錢很多,日子已久,不知去向。這6枚古錢未必值多少錢,但政府花于緝查的費用,當為數(shù)頗巨矣!
從袁克文賣古錢清單看,“天策府寶”的價格頗高。羅伯昭《沐園四十泉拓》有詩詠鎏金“天策府寶”:“燦爛金花土骨銅,雄姿正在體增豐。如評叢話加餐事,珍重不妨娛爾翁?!焙髢删渲复魑酢豆湃獏苍挕匪觯骸氨卸眨瑴壬鷣須w此錢(天策府寶),家大人方患癰,呻吟枕次。得‘天策’錢手自玩弄,不覺加一飯也。拓此錢囚記,以志勿藥之喜?!钡眉彦X能止病痛,大開胃口,看來戴熙和他的爸爸都有錢癖。
清朝的鮑康,寫有關古錢著作多種。他有《戲作》詩:“詩逋哪足愁,酒債也堪避。歲除還典衣,半緣嗜古累?!闭f自己詩債、酒債都不怕,因為癖好古錢,窮得靠典當過年。又有《率占》詩:“飯甑凝塵等閑事,又緣嗜古累傾囊?!备F得灶不冒煙,又把僅有的錢買了古錢。有一年底,窮得開飯都成問題,有人持上好“東周”錢來售,愛不能釋,又算不出還有什么東西可送當鋪,剛好有至親寄來“畢歲資”,遂以八金(8兩銀子)購下?!度x》編成,仿唐賈島歲終祭詩例,“具酒果酹之”,有詩:“我料浪仙(賈島)應鼓掌,詩篇不祭祭錢神?!?/p>
近代張可中,是個錢癖,廣集歷代錢幣,并搜求世界貨幣,不但函請各地戚友代為收購,并登報收購。他曾說:“晚近地不愛寶,出土日繁,……吾人如能一車兩馬,奔走于秦、晉、直、豫諸地而搜求之,當必有奇緣遇合?!币卉噧神R,專事收錢,發(fā)此遐思,確屬癖得可愛。他將多年心得,于1926年撰稿連載《大北新報》。后不幸病死,年僅27歲。遺作集為《清寧館古泉叢話》,頗多可觀之處。
清朝,揚州某富室3兄弟分家,弟弟不要房屋家財,專取家藏古錢。光是“漢興”錢就有24枚。一日,其妻取l枚命仆至古董店售得銀洋l元,以敷家用。其人知之大驚,急往贖回。戴熙云:“蓋性命系之者。人聞是說,咸笑其癡,然而雅矣!”這真是惺惺惜惺惺,錢癖愛錢癖!
(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