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進林 曉 秋
“史冊”為何稱“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過零丁洋》詩中的一句非常有名的詩句,其中“汗青”一詞代指史冊。那么,大家知道把“史冊”稱為“汗青”的原因嗎?
在造紙技術發(fā)明之前,古人大多在簡牘和絹帛上書寫。簡是竹簡,牘是木牘,因原料不同而叫法不同。簡牘在用竹木加工成平面竹條或木條之前,需經(jīng)烘烤蒸發(fā)水分,才能用于書寫。漢代劉向在《別錄》中說:“殺青者,以火炙簡令汗,取其青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青,亦謂汗簡?!边@里的“殺”是除水的意思。“汗簡(青)”中的“汗”是名詞的使動用法,即“使簡(青)出汗”。
簡牘加工完成之后,為了閱讀的方便和防止散落,還需串裝成冊?!皟浴弊值谋玖x就是編結(jié)好的簡牘?!墩f文》:“冊,符命也,諸侯進受于王也。像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狈侵T侯受封的文件檔案,即書面材料,故為冊。冊中間的橫線是串簡牘的皮條。唐朝和尚成玄英在《莊子敘》中說:“古者殺青為簡,以韋編之?!表f即皮條。傳說孔子晚年非常喜歡讀《易經(jīng)》,有“韋編三絕”之說,即編簡的皮條由于長期摩擦而斷絕了好多次,后人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人讀書勤奮。因造紙術發(fā)明之前的史書是用簡牘韋編成冊的,又先經(jīng)過殺青、汗青工序,古又以“汗青”代指史冊。
由于文化專制、自然損耗、戰(zhàn)爭火災等諸多原因,古代的簡牘大都已經(jīng)消失了,現(xiàn)偶爾可在博物館中見到斷簡殘編,多是后來出土的文物,從中我們?nèi)钥梢老「Q見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歷史。
(甘肅桑進林)
諧詩題畫
作畫題詩,是文人學士之雅好。一幅畫配上幾句詩,恰如畫龍點睛,妙趣自在其中。據(jù)考證,古代最早的題畫詩出現(xiàn)在南朝時期。梁代簡文帝簫綱就是個好手,在一幅美人圖上,他題詩曰:“殿上圖神女,宮里出佳人。可憐俱是畫,誰能辨?zhèn)握?。分明凈眉眼,一種細腰身。所可持為異。長有好精神?!笔侨耸钱嫹植磺?,畫得逼真,故有諧趣。這類題詩純是詠物的。又如清人鄭板橋,他喜好畫蘭竹石。題詩有“一竹一蘭一石,有節(jié)有香有骨”。
諧詩題畫,文人雅士借以自嘲或自勉,表現(xiàn)獨特的個性,富有幽默情趣。“吳中四才子”之一的唐寅(字伯虎),曾在一幅山水畫上題詩:“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畫幅青山賣,不用人間造孽錢?!贝嗽娀瞵F(xiàn)出畫家清高不俗的雅性和風流瀟灑的情致。徐渭(字文長)亦是一個“江南才子”。他有一幅墨葡萄畫,上面詩題:“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散拋閑擲野藤中?!泵髦橐话愕钠咸驯婚e置,畫家那種懷才不遇與憤世嫉俗的心情不言而喻,自嘲之中又表達了自身剛直不阿、純正無邪的美好品性。
還有一類題畫詩是嘲諷的,罵得含蓄,刺得深刻。曹雪芹有則趣事。某王爺慕名而來,請他在扇上為其子應試畫題詩。曹雪芹平日見這位王爺趾高氣揚,貪得無厭,決計要戲弄其一番。畫面上是一只小麻雀棲在枯梅上面,題詩曰:“扇扇有風涼,王子上學堂,八月中秋考,頭榜狀元郎?!蓖鯛旑H為得意,哪里知道這是首藏頭詩,將各句頭一字連起來竟是“扇王八頭”呢。齊白石先生曾畫過一幅不倒翁圖,題詩尖刻:“能供兒戲此翁乖,打倒休拉快起來。頭上齊眉紗帽黑,雖無肝膽有官階。”當時,這是諷刺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官僚作風。
(浙江曉秋)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0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