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到過佤族村寨的人都知道,佤族村寨旁邊都不少見幾棵高大的榕樹。在瀾滄江流域和怒江水系之間,凡有較大榕樹或有榕樹群的地方都曾留下佤族村寨部落的蹤跡。尋覓過去,這里有個感人的傳說。
榕樹號稱林中之“王”,它可以生長在平壩之上,也可以植根于峻嶺之中,它可以自生自長,也可以孳生于其它樹木而茁壯成長,最終壓倒群雄獨樹成林。
依山而居的佤族普遍認為,萬物有神靈,神靈與神靈間相通。神與神之間既有爭斗,也有和諧。追尋歷史的足跡,佤族祖先雖算不上是游牧民族,但在上千年與大自然的頑強抗?fàn)幹腥悦獠涣擞猩僭S的遷徙。后來,佤族先民定居山林中,并與榕樹形影相伴,究其原因,在佤族村寨里,人們普遍認為,榕樹能為村寨辟邪保平安。他們認為,當(dāng)狂風(fēng)席卷村寨時,大榕樹最先感受到,并會發(fā)出“嘩嘩”的聲響,這是上天向人們預(yù)報:“災(zāi)難即將來臨!”村寨里的人要注意防火,警惕外敵入侵,出門更要注意安全……。在佤族眼里,一個寨子旁邊只要有一兩棵榕樹,就會阻攔外來的邪氣,保村寨免受災(zāi)難。
傳說,佤族有個祖先名叫達來,在一次狩獵的途中,達來奇遇一只金馬鹿,為了獵取這只金馬鹿,他穿過了一片森林又一片森林,翻過了一座山又一座山,不知追了幾天幾夜,總是徒勞,無論他怎么拼命瞄準(zhǔn),都無法射中獵物。他射出去的數(shù)十只箭,要么被樹枝擋下,要么離金馬鹿一截就箭頭墜落。
后來,在茂密的森林中金馬鹿卻不見了蹤影。只見金色的陽光透過片片樹葉,劃出道道金光。達來追金馬鹿,追得精疲力盡,饑餓難忍。就在這時,一陣風(fēng)把達來眼前的一棵樹的果子吹得噼里啪啦掉落在地上。饑餓難忍的達來,一看,眼前黑珍珠般的果子鋪滿地上,顧不了許多就蹲下來吃,他用這些帶有甜味的果子填飽肚子后,不知不覺靠在一棵樹根下睡著了。一覺醒來,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周圍到處聽到鬼哭狼嚎,他強裝鎮(zhèn)靜,連扳幾次弓,搭箭射向四周,卻無濟于事。在驚恐和疲憊中,他迷迷糊糊熬過了一夜。天亮?xí)r,他靠著睡覺的那棵大樹伸出許多根和藤,把他團團圍住,似乎在有意保護他。他扒開樹根往外探望,只見樹的周圍到處都是猛獸的足印,原來這棵樹是在保佑他。
回到部落中,達來把自己的這段經(jīng)歷講給寨里的人聽,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一致認為,那是棵平安樹,并提議大家去尋找那棵樹。不知走過多少路,趟過幾條河,一天,他們終于在一個不知名的平壩上,發(fā)現(xiàn)了那棵蒼天大樹。達來正準(zhǔn)備跟眾鄉(xiāng)親介紹這棵樹,突然,四周掀起一陣狂風(fēng),之后,便是地動山搖,響聲震天,那次巨大的地震災(zāi)害過后,四周已夷為平地,眼前成了一片汪洋。惟獨那棵樹,仍安然無恙。據(jù)說,達來等幾個幸存者,就是在汪洋中掛在那棵樹枝上幸運地被一頭從天而降的水牛馱到彼岸的山林中的。達來他們望著那棵再度保佑自己的樹,默默地祈禱道:“您是上天派來的樹,是神樹。您的靈魂將飄回天空,您的身影將飛滿宇宙中。您曾救過我的命,曾給過我第二次生命,我向您道聲謝謝!我希望您在天空中搭起窩、建起棚,在林中植根繁茂。您到哪里,哪里的人們將擁戴您,愛護您。您站在太陽下,留在月亮中。您落到樹上將會生根,站在土地上將會發(fā)芽。您是林中之‘王’,樹中之‘樹’……”這番真誠的祈禱感動了神,神就把曾保護過達來的那棵大榕樹留在人間植根,為人們辟邪免災(zāi)。傳說,留在人間的那棵樹,正是孟連縣富巖鄉(xiāng)大曼糯村(“糯”佤語之意是森林,大曼糯意為森林之寨)的那棵大榕樹。
佤族對寨子旁的榕樹,普遍都有一種思想寄托,同時又有一種忌諱:其一損害榕樹會招魔鬼纏身;其二榕樹通過受風(fēng)力而發(fā)出響聲的作用來給人們預(yù)報災(zāi)難易發(fā)期(一般在春夏之交),佤族村民把榕樹視為警報樹;其三佤族村民希望自己的村寨像榕樹那樣生機勃勃,希望自己的后代像榕樹一般枝葉茂盛,興旺發(f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