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3日,中央電視臺強檔欄目“新聞會客廳”,用醒目的標題——“四少年冷漠殺人”——深入細致地報道了一起駭人聽聞的綁架殺人勒贖案。為了搞到錢上網(wǎng),這幾個犯案時均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密謀綁架了其中一人的小學同學。在殘忍地將其殺害后,他們通過公用電話欲向被害人家屬勒索150萬贖金。
2004年11月11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此綁架殺人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以綁架罪判處任亮、南猛無期徒刑;判處楊雨有期徒刑15年;三人附帶民事賠償29萬余元;于天則被以包庇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
法庭上,受害人張為的父母悲痛欲絕。當檢察官詳細敘述案件發(fā)生的經(jīng)過時,聯(lián)想到自己孩子慘死時的一幕幕,張母臉色慘白,幾次哽咽著昏死過去。張父緊緊攥著妻子的手,眼睛直愣愣地看著背對著他的四個殺人兇手,一遍又一遍地喃喃自語,“他和你們沒仇沒恨,他還是你們的同學,你們怎么下得了手,你們怎么下得了手……”這四個孩子的父母聽到判決后也都忍不住掩面痛哭。
但在庭審現(xiàn)場,面對受害人的眼淚和親人的哭泣,這四名少年竟顯得出奇的“從容自若”。從被法警帶進法庭接受審判,到被關(guān)進法院暫押室,雖然一直低著頭,但從他們的表情中可以看到,他們一直未流露出絲毫的自責和悔意。
更可怕的是,得知因為自己是未成年人而逃過死刑時,這四名平均年齡只有16歲左右的少年竟然相視而笑,他們在慶幸自己逃過了死刑?!
我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是什么使他們變得如此冷血無情?多么可怕的微笑!
四少年“興趣盎然”邁出了犯罪的第一步
任亮、南猛、楊雨和于天都是北京大興區(qū)人,“趣味相投”使他們成了鐵“哥們兒”。任亮年齡最大18歲,南猛和于天16歲,而最小的楊雨案發(fā)時才15歲。他們身上有著一些共同點——都早早輟了學,專職游玩,家境也都不是很寬裕。沒多少文化的父母們恨鐵不成鋼,看著不長進的孩子開始時也曾苦口婆心地勸過,但是正處于逆反心理的他們根本聽不進去。再后來也罵過、打過,最后干脆放棄了,懶得再管他們,讓他們放任自流去。就這樣,上網(wǎng)、聊天、打游戲,成了他們?nèi)康纳?。可是他們哪里來錢呢?爸媽給得很少,根本不夠花。怎么辦?
在任亮的提議下,四個人開始想到了“偷”。為了有玩樂的錢,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在黑暗中伸出了罪惡之手。事后警方查明,從2004年1月至3月短短2個月間,他們瘋狂盜竊汽車的電瓶、蓄電池、備用車胎多達7次,涉案金額達到2860多元。除此之外,在2003年11月至12月期間,任亮和于天還盜竊摩托車共7輛,價值達人民幣6990元。盜竊后所得的贓款很快被他們揮霍一空。
他們就這樣“怡然自得”地游走在欲望的刀尖上。上網(wǎng)、睡覺、弄錢是他們?nèi)c一線的生活。除了這樣的生活,他們想像不到還有什么比這更有意思、更加刺激的了。
小打小鬧已不能滿足他們越來越大的胃口
時間轉(zhuǎn)瞬而過,一晃就到了2004年的3月。
那天,楊雨和任亮又在網(wǎng)上打了整整一天的游戲,當他倆在網(wǎng)上激戰(zhàn)正酣時,網(wǎng)吧老板走過來提醒賬上又沒有錢了。他倆十分不情愿地下了線,心有不甘地出了網(wǎng)吧。
走在大街上,煩躁不安的任亮突然開腔說:“媽的,小打小鬧弄的那點錢根本不夠花,我想過了,趁現(xiàn)在咱們還算是未成年人,干一票大的,反正就算被抓了也死不了。”楊雨表示深有同感,就問他有什么計劃?“綁個有錢人家的孩子,要一大筆贖金?!?/p>
楊雨怔了怔,顯然他有點不相信。綁架?看任亮的樣子不像是開玩笑,似乎早已深思熟慮過了。可“綁架”是他們幾個小毛孩能干的嗎?雖然心存疑慮,但楊雨不得不在心底佩服任亮,不愧是“大哥”,膽色就是過人。
他們一起找到了南猛,把計劃跟南猛說了。聽任亮一再強調(diào),就算抓了警察也拿他們未成年人沒辦法,南猛二話不說,點頭答應加入。他怎么也沒想到,就是這輕易的一點頭,將會毀掉他們的一生。
無知魯莽的少年,“反正死不了!”法律在他們眼里竟成了保護自己小命的盔甲,不僅沒起到震懾作用,反而更加助長了他們邪惡的欲望。
精心策劃后,他們伸出了兇殘的黑手……
聽了他們的“宏偉計劃”,于天有點擔心:“這弄不好得出人命……”爸媽這幾天剛在耳邊嘮叨完,還是有點作用的。再說,他爸媽對他花錢也比較放松,經(jīng)常會給他點零花,不像任亮他們,在家里騙不到一分錢。
“不干拉倒,我們掙到錢你別眼紅。明著告訴你,這事還真有戲,沒到年齡,抓著了也死不了?!睏钣旯室獍选八啦涣恕比齻€字說得抑揚頓挫的。其實楊雨心里暗自竊喜,他正打著自己的小九九,于天不加入也好,那樣的話,他們?nèi)齻€人就不用再往外分攤了,自己也能多撈點兒。
看著猶豫不決的于天,南猛突受啟發(fā),想到了下手的對象——于天的小學同學張為,他家里好像挺有錢的。
于天沒想到南猛會找熟人下手,這樣他就更不能加入這次的行動了。畢竟是一起長大的小伙伴,他怕到時候自己下不了手。
“同學怕什么!我也認識他呢。你還真以為我們會留活口?真要綁了他,一定要先把他干掉,然后再要錢,這樣才能萬無一失。”這是南猛從以往看過的警匪片中總結(jié)出來的“寶貴”經(jīng)驗。他知道對別人心軟,自己就會死得很慘。
“好,就他了。于天,你不干拉倒,但嘴巴緊一點,別走漏風聲壞了我們的好事。”任亮扭頭很嚴肅地對于天說。于天趕緊點了點頭。
像屠夫在羊圈里選待宰的羔羊一樣從容不迫,他們把目標鎖定在張為身上。陰謀開始付諸實施了。兩天后,任亮帶著南猛、楊雨一連看了好幾個地方,選定了進行計劃的地點。
別看楊雨年紀小,他的點子可不少。他想到了一個拿錢的法子:讓交錢人打車先讓他們瞎跑一陣子,然后不斷變換交錢的地點,把警察甩暈了后讓他們上五環(huán)路,在五環(huán)橋上停車把錢從橋上扔下來,他和南猛在橋底下接著。然后讓他們打車到黃村出口處去再告訴他人在哪兒,如果不照辦,就嚇唬他們要撕票。
多聰明的腦子!可惜用錯了地方!如果早放在學習上,也不至于落得今天這個下場!
在商量具體細節(jié)時,三人都覺得最關(guān)鍵的是要想辦法和張為接觸,讓他信賴不起疑心,到時才好辦事。于是,他們決定先去和張為碰碰頭。
2004年4月18日晚上9點左右,他們到張為的學校等他。張為從學校里出來,眼尖的南猛一眼就從一大群學生當中看見了他,招手把他叫了過來。張為認識南猛,關(guān)系也還不錯。
“剛好路過,順便來看看你,這是我?guī)讉€哥們?!蹦厦椭噶酥溉瘟梁蜅钣辍!耙换厣鷥苫厥?,從今往后咱們就都是哥們兒。現(xiàn)在學校里有沒有人欺負你?要是有你可別瞞著我們,我們給你出氣?!比瘟琳f得情義十足。
“多謝大哥!多謝大哥!”張為心存感激地說??伤踔@幾個兇殘的“朋友”正準備要取他性命。
和張為打過照面后,大家心里都有了底,他們決定不能再失去大好時機了,這幾天馬上就動手,以免夜長夢多,中間又有什么變故壞了好事。
2004年4月20日晚,他們把準備好的家伙放在了事先看好的地方。對付像張為這樣的學生,太容易不過了,也用不著找什么厲害的家伙。一根棍子是南猛順手從路邊揀的;一個斷了把的鐵鍬是別人種樹時扔了的,準備到時候把張為干掉后挖坑埋他用的;還有楊雨從家里拿的連接游戲機與電視的半截電線和一把單刃西瓜刀。
晚上八點半左右,任亮、南猛、楊雨三人一起來到張為就讀的學校門口,仔細觀察了一遍周圍的環(huán)境,覺得校門口右側(cè)斜對面二三百米處的草坪上比較隱蔽,那里有些差不多一人高的綠化樹遮擋著,不易被別人發(fā)現(xiàn)。靜靜等了有十來分鐘,張為終于放學從校門走出來,沖著這個方向走來。
南猛跑出來叫住了他,拉著他要一起去遛彎兒。于是,四個人沿著路向北走,一路上南猛和張為有說有笑,任亮和楊雨則有一句沒一句地隨聲附和著,他們在琢磨如何干凈利索地下手。
不知不覺間走到那片事先選好的沙子堆旁了,任亮對南猛會意地點了一下頭,“你們倆慢慢聊著,我倆上趟廁所?!闭f完他朝楊雨使了個眼色,倆人一起走開了。
張為沒怎么在意,沒想到他們很快便回來了。任亮把從沙堆里拿出來的棍子藏在身后,他們準備要下手了。
“砰!”還沒等張為回過神來,任亮的棍子就惡狠狠地朝他的頭砸了下來。受到攻擊的張為捂著頭痛苦地跪倒在地上,他不明白,剛才還是好哥們,怎么一下子就變臉了。看著站在身邊的南猛,張為趕緊求助:“南猛,我做錯什么事了?大哥,你們別這樣,咱們是兄弟,有話好好說,別動手?!?/p>
畢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伙伴,南猛的眼睛一下子紅了,不知該怎么回答張為。但事已至此也停不了手了,怨就怨你命不好吧,誰讓大家都知道你家有錢呢?于是,他硬起心腸應了句:“怎么了,你心里明白。你這幾天招過誰?”話沒說完,南猛一腳使勁向下踩著張為的頭,不讓他把頭抬起來。事不宜遲!得趕快下手!他用楊雨遞過來的電線狠命地勒住了張為的脖子,雙手攥著兩頭死死地拉著。因為用力過猛,電線竟然被勒斷了。
張為拼命地掙扎,他還真以為自己惹了什么人,還在苦苦地求饒:“大哥,求求你們,別收拾我了,我錯了……”
沒等他把話說完,楊雨上去一把抓住了張為的右手,把他的胳膊擰到了后面,用膝蓋緊緊頂住他的后背,不讓他起來。
南猛扔掉電線,也撲到張為的身上,用手狠命地卡住張為的脖子。
任亮也撲了上去,一邊動手一邊朝楊雨喊:“褲腰帶,快!”
楊雨手忙腳亂地解下褲腰帶,一把套在了張為的脖子上,狠狠地攥緊了兩頭。
被三個人壓在身上的張為剛開始還試圖掙扎,漸漸地脖子上緊緊套著的褲腰帶讓他失去了知覺,血慢慢從他的口里流了出來。
盡管如此,這三個已經(jīng)失去理智、沒有了人性的家伙還是不敢怠慢,任亮一邊摁著張為的胳膊,一邊發(fā)了瘋似的用腳踢他的肋骨,南猛拿起棍子咬著牙朝張為的太陽穴死命地打去,一下,兩下……
看著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了的張為,三個人像散了架一樣倒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隨后,他們七手八腳地把張為拖到溝里埋了。剛要埋的時候,任亮還不放心,他怕張為還沒斷氣,讓南猛下去再給他幾刀。南猛二話沒說,一下子蹦了下去,對著張為的脖子又捅了幾下。
慌慌張張埋完張為后,三個人決定回于天家,把這事跟他說說。為了避開警察有可能追蹤他們的信號,路上任亮用201電話卡在路邊的電話亭多次給張為家打電話要錢?;貋砗?,為免留下蛛絲馬跡,他們還小心翼翼地讓于天把張為的書包燒了。
令人發(fā)指的是,即使干了這么殘忍的事,他們卻仍像什么事都沒發(fā)生過一樣,第二天賣了張為的手機后,幾個人又都若無其事地去上網(wǎng)了。
鐵拳出擊,無形的法網(wǎng)迅捷地收緊了
2004年4月21日凌晨2時30分,已接到綁匪兩次來電索要150萬贖金的張父,決定向北京市公安局大興區(qū)刑偵支隊報案。雖然綁匪一再警告他,如果敢報警就撕票殺了張為,但經(jīng)過再三考慮,張父還是決定求助于警方。
很顯然,這是一起惡性綁架勒贖案。時間就是生命。為了解救生死未卜的孩子,刑偵隊立即火速開展工作進行調(diào)查??紤]到張為已經(jīng)上了中學,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陌生人不太容易把他輕松帶走,作案人很可能和張為比較熟悉,所以嫌疑人的范圍迅速鎖定在一個比較小的范圍里。再根據(jù)綁匪曾多次給事主家中打電話的這一重要線索,警方?jīng)Q定以此作為破案的切入點。很快,警方便從電信部門提供的協(xié)查得知,綁匪用的是201電話卡,而且均是在亦莊鎮(zhèn)內(nèi)的公用電話亭撥出的電話。案情緊急,刻不容緩,警方馬上安排警力在亦莊鎮(zhèn)所有的公用電話亭附近伏擊守候。
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在2004年4月22日晚20時許,警方終于將嫌疑人南猛、任亮、楊雨三人一并抓獲。經(jīng)訊問,三人對綁架張為并將其殺害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三人還交代,他們的同伙于天也知道此事。當晚21時30分,于天在家中被抓獲。經(jīng)訊問,于天對為其三人包庇的犯罪事實也供認不諱。慘死在他們手下的張為終于可以瞑目了,而等待這四個“冷血”少年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救救那些游蕩在社會邊緣的“冷血”少年
面對著尚未塵封的卷宗,在痛心疾首之余,四少年在聽到?jīng)]被判死刑之時相視而笑的一幕,在腦海中卻越發(fā)清晰起來,久久揮之不去。如今未成年人犯罪的惡性程度及手段的殘忍,值得社會高度關(guān)注和警惕。面對和他們一樣年紀的張為,他們下手的殘忍程度令人發(fā)指!對金錢的欲望完全占據(jù)了他們的心靈,面對著痛苦掙扎的張為,他們的心里已經(jīng)沒有了一絲人性。他們的腦海中只有錢!錢!錢!盡快弄死張為,盡快拿到錢??膳碌牟皇酋r血,而是他們在面對一個生命死去時的冷靜、淡漠和無動于衷。
實施綁架并勒索巨額錢財?shù)倪@四個少年,能想出如此周密而切實可行的辦法作案,顯然更多的是受社會上一些不良文化的影響。他們使用的犯罪手段很明顯是從錄像、電影上學來的。我們不敢再往下想了,如果他們再看到更為惡劣的情節(jié),他們還會做出什么樣的案子來。當渲染暴力文化的影視作品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社會現(xiàn)象時,當更多的青少年能通過更加方便的途徑來模仿時,還將會發(fā)生多少人間悲?。?/p>
看到那可怕“微笑”之后的深思
□文/王厥軒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在看了《逃過死刑后的“微笑”》一文后,真的感到心里在滴血。四個均未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按照正常人的生活軌跡,他們應當在父母親的呵護下,在家庭和學校里過著陽光般的生活。而現(xiàn)實呢,他們過的是“上網(wǎng)、睡覺、弄錢”的陰暗生活。他們的所作所為仿佛經(jīng)歷過黑社會人物的多年熏陶:謀劃綁票時精心設(shè)計,殘殺同學時下手兇狠,埋了同學后“像什么事都沒發(fā)生”,即使是職業(yè)殺手恐怕也不容易做到。更可怕的是,當法庭上受害者母親因悲痛欲絕幾次昏死,自己的親人因難以想像而掩面痛哭時,這四個兇手竟沒有一絲一毫“自責和悔意”,還為自己在預謀時已經(jīng)想到了“反正死不了”而彼此“相視而笑”。
四位兇手的下場,咎由自取。但從這個案例,家庭、學校、社會能不能反思一下,找尋社會方方面面存在的責任呢?
從家庭來說,能不能多給孩子一些溫暖和激勵。俗語說:富人有富人的煩惱,窮人有窮人的樂趣。這四人的家庭都不寬裕,但窮日子并不是沒有樂趣和滋味的。倘若父母多給孩子一些體貼和呵護,多講一些道理,多一些言傳身教,對待孩子讀書多給予激勵,而不是一味的批評與嘲諷,即使孩子書讀得不好也要在品行、道德方面更加關(guān)注,而不是一味用棍棒說話或干脆放棄,那么孩子是不會走上與社會決絕這條路的。一個與社會對立而又沒有文化的人,他們對社會而言真是太可怕了。
從學校來說,怎樣看待一個學生?現(xiàn)在整個學校系統(tǒng),仍然沒有擺脫用“分數(shù)”取人的尺子。從本質(zhì)上說,學校取人的尺子與社會用人的尺子并不是一個標準。現(xiàn)在的狀況是:書讀得好,分數(shù)高,就是好學生,教師和學生都會用贊許的眼光看待,在這樣的氛圍下,對學生成長是有利的。反之,當學生書讀得不好,比較頑皮時,教師和同學往往會用異樣的眼光對待。一個未成年人,本身不會正確對待是與非,也不會客觀分析各種問題,當他(她)在集體環(huán)境里感受不到溫暖,又不能從老師那兒得到關(guān)愛和幫助,就很容易尋找與自己意氣相投的伙伴。一旦他們拉幫結(jié)伙組成鐵哥兒們,那對社會的破壞也是太可怕了。
從社會而言,許多網(wǎng)站和媒體,太多的考慮經(jīng)濟利益而不注重社會效果。為了追逐利潤,不惜在許多方面增加黃色內(nèi)容和兇殺場面,而且把這些東西放大、定格,把細節(jié)交代得清清楚楚,這無疑會對一部分未成年人以誘惑。尤其是對一部分被家庭和學校逐出的未成年人,這等于是他們唯一的精神食糧。近些年來,青少年犯罪的惡性案件越來越多,其手法越來越兇殘,事實證明:他(她)們的犯罪源大多是從這些方面得到的。
當我們看到這四個未成年人逃過死刑之后的“微笑”時,每一位有責任感的成年人,都應當捫心自問:我們該給下一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