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四十八年之久,這回他總算沒有搭錯車。
他蓄一口卓別林式的胡子,頭頂蓬亂叢生的白發(fā),著一件灰色的外衣,背一個深藍色的布囊,風塵仆仆地由臺北、香港,直奔魂牽夢縈的長安城。
他是誰?
他是一位不是用幾句話,就可以涵蓋的特別人物。
“遠處傳來你多么熟悉的聲音,讓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靈,什么時候你才回到我身旁,讓我再我你一起唱:酒干倘賣無……”
“我和兒子將同游長安,實現人生一大夢想,哈哈哈哈……”
電話里,傳來孫叔爽朗的笑語,不緊不慢地道白,依然是電影《老莫的第二個春天》里,老莫的聲音,地道的京味,字正腔圓。
“我們想看的除了古跡以外,還想了解陜西老百姓的生活,吃大家平常吃的東西?!?/p>
聽完孫越從臺北打來的電話,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孫叔,總算逮著您了;第二個感覺是:孫叔,您真好伺候!
1994年,在臺灣電影演員湯志偉的婚禮大典上,我總算與孫越首次見面。等再想采訪他時,老人家卻像斷了線的風箏,無影無蹤。
他如同一只風車,只要社會需要,就不停地旋轉飛揚,為改良臺灣的風尚風化,盡一位終身義工的責任。
金秋送爽的十月,我終于在長安城里恭候到久違了的孫越。我們可以一齊抿幾口“西風”老酒,吃“他”家的羊肉泡饃,吼幾聲“酒干倘賣無”了。
為了尊重“體驗百姓生活”的要求,一下飛機,我就把他爺倆帶到西安最大的夜市。
在夜市我們邊品嘗烤羊肉串,邊海闊天空地神聊,一位盲人青年歌手以一首《流浪者的歌》,深深地打動了孫越。
“五十年前,我就一直向往長安,因為這塊土地代表著中國杰出的漢唐文化。今天,夢想成真了!”
一大早趕到古都新世界大酒店,孫越早已整裝待發(fā)。
聽完我為他們安排的參觀景點,他似乎覺得有點不過癮,不住地打問這、詢問那的。
我被這位凌晨一點入睡的倔老頭樂壞了,調侃地說:“孫叔,你真要‘一日看盡長安花’嗎?
孫越也樂了,忙擺擺手,“我不看花,只看古跡和西安老百姓的真正生活。”
我們在火車站,搭乘一輛破舊的“一日游”面包車,搖搖晃晃地出發(fā)了。
俯視著一尊尊氣態(tài)軒昂的秦俑,還未領略到漢唐風騷的孫越,先遭遇到秦文化的震撼,平日詼諧健談的孫越一言不發(fā),掏出袖珍望遠鏡,仔細窺望、悠悠品味。
梨園情結
良辰美景,使患有椎間盤突出的孫越,游興大發(fā),幾乎看遍院內的景點。
最令孫越感興趣的,則是東院一座唐代梨園。孫越說,他自小就喜歡看戲,喜歡在大大小小的梨園里串門。雖然他在電影界大紅大紫,但他最喜歡的還是他的一百多部舞臺劇和十四年的舞臺生涯。
唐代梨園,勾起孫越對童年往事的回憶。孫越告訴我,他喜歡梨園,喜歡看戲是受父輩的影響。三四十年代里,父親生意上的應酬,使幼小的孫越有機會常常跟在大人們的屁股后面,白天進煙館、出飯館,晚上則泡在戲院子里。那時,天津的戲劇在全國最有名氣。
大人聽戲,孫越則愛看戲。因為他覺得生活中有許多地方,不能讓他滿足,只有借著舞臺滿足自己的渴望。比如“除暴安良”,這是七八歲的孫越的向往,可他那陣子瘦胳膊細腿的,伸的拳頭只有雞蛋大。但他可以借舞臺上的英雄豪杰,替自己出口鳥氣。
那時的孫越就下決心,長大了一定登臺演戲,不為別人,就為滿足自己。
他在《原野》里,主動要求扮演竟是“焦大媽”,不是因為十多歲的孫越長得像老太太,而是他對那個角色感興趣。
后來他又演了《原野》里面的“白傻子”,他覺得“白傻子”傻得可愛、傻得真誠,沒有人世間的兇惡險詐。
對戲劇的癡迷,使得孫越的演技日臻嫻熟,漸漸達到爐火純青境界。
有次在臺南,上演黃佐臨改編的“梁上君子”,孫越演的是—小偷“包三”。
掌聲平息,大幕落下,卸裝完畢準備離開梨園的孫越,發(fā)現有一陌生人自他進入化妝室,就一直盯著他,呲牙咧嘴地朝他傻笑。等到只剩下他倆時,陌生人才幽幽地說:“你呀,真把我們這行演絕了!”
梁上君子的一席話,使孫越茅塞大開。原來,演戲不僅娛樂自己、滿足自己,它也能滿足別人,給別人一個抒發(fā)情感的機會。
梨園奇遇,也成為孫越立下“生于舞臺,死于舞臺”誓言的緣由之一。
新建的唐代梨園規(guī)模不小,建筑風格也體現出大唐的雍容華貴??上У氖?,在這里觀賞不到梨園子弟“緩歌慢舞凝絲竹”。古香古色的宮殿里,充斥于耳的只有卡拉OK聲。
走出梨園,孫越帶有幾分遺憾地問我,哪兒能聽到秦腔折子戲?哪里能買到梨園里陣列的唐代樂曲速記簡譜的復印品?
孫越已經陷入兩千年的秦文化,一千多年的漢唐文化的情網之中。
西大講演
“我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是什么信息呢?是讓大家看到生命的希望,產生生命的喜悅,認識生命的意義?!?/p>
1994年在臺灣,聽友人講,不聽孫越的演講是人生的一大缺憾。
這回雖然逮住他了,可他在西安只有兩天半的時間,攤派了三小時的講演,對一位兩三個月前做過的四次手術,并患有椎間盤突出的老人來說,似乎有點殘忍。
“去西北大學演講嗎?成!都聽你的。”
沒相到,孫越很爽快,一副任人宰割的樣子。
后來,聽說孫越在臺灣的演講費,每場高過二萬元臺幣,折人民幣近七千元。我有些傻眼,只好硬頭皮,痛苦地說:“叔叔,我可拿不出銀子來?!?/p>
孫越哈哈大笑,他告訴我,在臺灣,他做公益活動,全部免費,不但貼進去時間精力,還且常常要賠進去交通費什么的。
我們搭計程車去西大,司機一眼認出《搭錯車》里的拾荒老人,激動地忘乎所以,一個勁地踩油門。結果,幾分鐘里,他竟然兩次違規(guī)??吹剿緳C彎著腰接受處罰,孫越焦急不安地問,司機會被罰多少?我們該怎樣幫助他?
事后我才知道,我又讓孫越做了一次賠本的“買賣”。孫越下車時,將一百元夾在13.60元的車費里,悄悄放在司機的座位上。
孫越告訴我:“錢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但有時可以通過錢彌補有些人的遺憾。如果我能做得到,我愿意讓別人不再遺憾?!?/p>
當我陪著氣喘噓噓的孫越,趕到西北大學校園,文學藝術傳播學院的會議室里,早已熱氣騰騰,座無虛席。
一位女大學生眼尖,看到孫越,脫口而出:“你就是老莫嗎?”嚇得孫越一怔,不知所云。
女大學生說她九歲時,從畫報上看到臺灣電影《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的介紹,她被纏著悱惻的愛情故事打動,被老兵娶小妻的無紀律的復雜表情吸引。
孫越聽完,顯得很激動,他想不到這位姑娘惦念他竟有十三年,也想不到學生中竟有人看過他主演的多部影片。
孫越講演前,從不愿意讓主持人或邀請者預設一堆問題,供他提前思考。他認為這樣會刻意地準備,而失去真實性。他喜歡當場回答聽眾的提問,使自己的演講更貼進聽眾,更加真實。
在西北大學的講演上,孫越果然無備前來。因為我看到他未開口,就舉起他的“話題”—一個小金屬盒,讓同學們猜是裝什么的東西。這個銀質的盒子,是他一小時前,在鼓樓下的文化街里買到心儀之物,讓他愛不釋手。
有人說是打火機,有人猜是印章盒……孫越念完盒蓋上鐫刻的“樂而忘返”四個字后,告訴大家,這是以前裝鴉片膏的專用盒。全場先是一片驚訝聲,旋而爆出哄堂大笑。
孫越卻痛苦地說:“這玩藝兒,小時候可把我害苦了。盒子里裝的東西,能讓人的生命萎縮。
一個火柴盒大小的盒子,勾起孫越曾經被傷害過的記憶。它也是孫越由經歷生活的痛苦,對自己產生絕望,到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感受到生命喜悅歷經的見證。
孫越的童年,是在痛苦和壓抑中度過。他還是小學生時,每天晚上放學,同學們踏著夕陽興沖沖回家,他卻要沿著相反方向,揣著這種盒子,摸黑到鴉片煙館給父母買煙膏。煙館里的烏煙瘴氣和一具具干癟的行尸走肉,給年代僅七八歲的孩童的心靈,抹上濃濃的陰影。
他厭惡自己的童年生活,他想過健康快樂的日子,可在現實生活中他無法辦到。
“如果我希望滿足自己的愿望,只有在舞臺上扮演別人,才能滿足自己?!痹竿尿岏偅屖艢q的孫越幸運的登臺亮相。十四年的悠悠歲月,孫越主演了《梁上君子》、《陋巷之春》、《煙村四五家》等上百出舞臺劇,他的表演藝術日益精湛。
上世紀六十年代,臺灣的電影業(yè)開始復興。銀幕的魅力吸引了孫越,經過一番思考后,他決定投入電影界拍電影,讓更多的觀眾能觀賞到自己的表演。
飽經滄桑和十四年的舞臺經驗,使孫越在短短幾年功夫就拍了二百多部電影,最忙時,他在同一時間里拍好幾部影片。成為臺灣電影界的一大奇觀。榮譽接踵而來,他相繼兩次捧走金馬獎,還差點拿走亞洲電影大獎。他的名字也響遍東南亞、北美等地區(qū)。
在不少人羨慕他、嫉妒他的同時,孫越又開辟了第三場戰(zhàn)—電視界。他在三十年前,主持了臺灣有史以來的大型電影綜藝節(jié)目“錦繡年華”,每集九十分鐘的綜藝節(jié)目,連續(xù)播放后轟動全島。他和陶大偉、夏玲玲主演的“小人物狂想曲”,將觀眾身旁小人物的喜怒哀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表演得淋漓盡致,帶起一股新的演藝潮流。孫越也成為臺灣影視戲劇界的一位極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面對如此輝煌的演藝成就,孫越卻很平淡地給西北大學的學生們簡述著。當他說完“我在大紅大紫時,突然發(fā)現我的內心很空虛,我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這段話時,孫越動情地為大學生們唱了一首自己譜寫的歌:“昨天夢見我自己,那是一個似曾相識的自己。他悠悠地對我說,我不認識你……”
當孫越陷入不認識自己、不接納自己的痛苦里,他的生命突然出現了奇跡,一篇報道震撼了他麻木的神經。
《龍的傳人》的作者,在這篇報道里,談到中南半島上一些同胞生活潦倒不堪、缺乏醫(yī)療、瀕于死亡的情況,激起臺灣一批很有愛心的醫(yī)師護士和公益人士自費買藥、購買醫(yī)療設備,到那里為自己的同胞巡回醫(yī)療,從事各種免費的服務。
一樁樁催人淚下的愛心故事,打動了孫越的心。他驀然發(fā)覺,在他的周圍,還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情,需要他去關懷、去幫助。他開始把自己的目光,從自己的身上轉移到周圍的人群。他要求參加在臺灣享有盛譽的公益機構—宇宙光傳播中心(現更名為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的“送炭到泰北”的活動。
為了成行,他在短短的十幾天時間里,趕拍完五部影片,人卻栽倒在醫(y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醫(yī)生告誡他不能遠行,有生命危險。孫越支走醫(yī)生,拿了一個半月的藥和兩根導尿管,準時出發(fā)。他對送行的親友講:“如果死,也要死在泰北!”
在泰北的一個月里,他翻出越嶺,跑遍了不少村落。
有天晚上,孫越協助醫(yī)生搶救一位兒童,直到天亮,醫(yī)生終于放棄了搶救??吹窖矍耙粋€弱小的生命在眼皮底下喪生,孫越百感交集。他覺得自己給需要關懷的人的幫助和愛,來得太晚、太少了。
從泰北回到臺北不久,孫越做出了讓影視界大吃一驚的決定:每年用八個月的時間做公益活動,只用四個月的時間拍電影。
消息發(fā)布之后,許多人不相信拼命賺錢、拼命軋戲的孫越一年只拍兩部電影。孫越不僅受到同行的和影迷們的誤解和不滿,也經常受到臺灣黑社會的壓迫。
面對強大的壓力,孫越沒有屈服。他覺得當一個人真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時,是不會懼怕一切的。
孫越不但堅持一年只用四個月時間拍兩部電影,而且在1989年8月22日,當他拍完“兩個油漆匠”后,宣布息影,把自己的生命和才能全部奉獻給公益事業(yè)。這一天,是他從藝四十周年。
在盛大的息影發(fā)布會,面對蜂擁而至的新聞記者,孫越平靜地說:演戲雖然讓我賺了一些錢,也有了知名度,但是我想借著大家認可的機會,賦予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意義。畢竟,在這個社會里,還有很多事比賺錢來得重要。我覺得今天的社會非常需要我,所以決定從演藝界退休。
孫越做的第一件公益活動,就是“伸出手臂、獻出熱血,做一個快樂的捐血人!”十幾年過去了,臺灣的捐血運動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和響應,臺灣每年捐血的數量,名列全亞洲的第一位。
剛開始做公益事業(yè),孫越內心常感到不安,總覺得自己是個表里不一的人,總覺得有些東西見不得人。他從十六歲起就開始抽煙,一直抽了三十七年多,屢屢產生戒煙的念頭,但始終沒有戒掉。
1984年,他拍完《老莫的第二個春天》里的一組鏡頭,覺得很成功。不由自主地拿出香煙刁在嘴里,就在他點煙的一剎那間,一個聲音在耳旁響起:“孫越,你抽煙對別人健康有害!”結果,就憑心中的這個理念,孫越不但結束了三十七年的煙史,而且成為在臺灣倡導戒煙的董氏基金會的終身義工、亞太拒煙協會的一員,雖然這一決定是瞬間決斷,但卻是孫越經歷了多年生命意義的探索,改造自己心靈所產生的效果。
孫越變了,他不再以一個顯赫影帝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他以一個充滿喜樂、充滿朝氣的公益人的面孔,出現在臺北的深夜的電視熒幕上,呼吁留連街頭的青少年早點回家;他動員全家捐獻器官,并成為全臺灣第一個在廣播節(jié)目里推廣器官捐贈的人;他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用來關心癌癥末期的患者、愛滋病患者、監(jiān)獄里受大刑的人,他要讓他們在臨終前懂得生命的意義,讓他們懂得尊重生命,生死無憾地離開這個世界……
十幾年來,孫越樂而不倦地同時擔任臺灣十五個公益團體的終身義工、董事和常務理事,成為全臺灣最有影響、最受人愛戴的公益人。
在西北大學的講演就要結束時,孫越很認真地對大學生們說:也許你們這里,希望聽到一個老藝人演藝生涯和故事??墒?,我更希望你們從我這里得到的東西對你們更有益處。我今天帶給大家的是,讓大家看到生命的希望、產生生命的喜悅、認識生命的意義。
我知道西北大學的學生不會讓孫越失望。因為,孫越講起來西安的兩個月前,他到越南和柬埔寨,關懷那里的人民。他坐在一個墳堆上的十字架旁,請別人為他拍照,他講到:“我把照片放在辦公室里,讓自己隨時想到死亡,想到別人的死亡,促使我在未死前的一段時間里,能為別人做些什么。我把自己的每一天,當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讓我思考在最后一天里,要為別人做些什么?關心他們什么?”
聽完這段講話,我和西北大學的師生們的眼眶都濕潤了。我們?yōu)槔先巳绱肆聋惖娜松丸瓲N的生命而心動。
“遠處傳來你多么熟悉的聲音,讓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靈,什么時候你才回到我身旁,讓我再和你一起唱:酒干倘賣無……”懷著戀戀不舍的感情,孫越背起豪不起眼的布囊,離開了心儀的古城,但他把生命的信息,留給了古城,灑下一位公益人的腳印……
孫越部分作品:
1、《海峽兩岸》(1988)
2、《老莫的第二個春天》(1984)
3、《四傻害羞》(1983)
4、《搭錯車》(1983)
5、《終身大事》(1981)
6、《血濺冷鷹堡》(1980)
7、《天下一大笑》(1980)
8、《空山靈雨》(1979)
9、《活寶進城來》(1978)
10、《窗外》(1973)
11、《冬暖》(1969)
12、《鳳陽花鼓》(1967)
13、《塔里的女人》(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