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剛 劉 震 左微微 史 利
在中國,周刊的時代正在來臨。
10月21日,《中國新聞周刊》創(chuàng)刊200期座談會暨慶祝酒會在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隆重舉行。這是出席《中國新聞周刊》創(chuàng)刊200期暨“中國新聞時政周刊的定位與發(fā)展”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們,經(jīng)過探討后的一致共識。
座談會吸引了30多位專家、學者和媒體界人士。專家們就目前期刊市場上新聞時政周刊走熱現(xiàn)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雷頤認為,新聞時政周刊的出現(xiàn),是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期的歷史必然,它不但推動了社會的變革,而且促進了公民社會的建立,反過來,又推動了社會的轉(zhuǎn)型。
上海大學教授朱學勤表示,中國必須要有一本自己的《時代》周刊,《中國新聞周刊》無疑離這個目標最近?!靶侣勈菤v史的草稿。希望《中國新聞周刊》能夠真實地記錄下我們這個時代的脈動,當我們將來的歷史學家寫今天歷史的時候,它能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草稿?!?/p>
《中國新聞周刊》200期慶典酒會冠蓋云集。國務院僑辦副主任、中國新聞社社長劉澤彭在酒會上致辭,全國人大常委會新聞局、中宣部出版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報刊司、外交部新聞司等單位的領導到會祝賀,傳媒界、廣告界、發(fā)行界、外國駐京使館新聞和文化官員,及專家學者200余人濟濟一堂,共慶《中國新聞周刊》200期慶典。
從2000年元月創(chuàng)刊至今,近5年的歷程中,《中國新聞周刊》以理性的姿態(tài),見證并記錄著中國社會的變革,并影響著時代的變遷和價值觀念的革命。與會專家認為,今后,這仍將是《中國新聞周刊》的選擇。
社長劉北憲表示,感謝各級領導和各界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的關愛與支持。我們將繼續(xù)追求國際視野,中國立場,原創(chuàng)訴求和專業(yè)精神,向更遠大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