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俊
對消費者來說,“吧”是一個很好的娛樂休閑場所,而對經營者來說,“吧”也是一個很好的銷售渠道。
如今,“吧”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成了時尚一族經常光顧的地方。各種新奇的吧也層出不窮,諸如紅酒吧,茶吧、日式壽司吧、雪茄吧及氧吧等,甚至還有陶吧、畫吧、琴吧、布吧、影吧、書吧、氧吧,這些吧以其獨特的風味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這些吧多處于寫字樓集中的地區(qū),有些就開在寫字樓、大商場或酒店里,他們瞄準的是城市的時尚精英。這些精英年齡在20歲至40歲之間,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又不為工作和家庭的壓力所累,有大把的時間和足夠的閑錢來追逐時尚潮流。
品類繁多新奇的“吧”
水吧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吧”,它是一個主要經營非酒精飲料,而又可以讓人不計時間自由休閑的場所。有人說,水吧的構思源于對熱帶海濱休閑的體驗,是人與自然交流的另一種方式。它一方面滿足人們對于親水天性的表達,另一方面也同時體現小資的浪漫情調。
而很多餐廳為了吸引消費者,也打出“吧”的概念。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內就有一間充滿奇思妙想的餐吧?!拔覀儧Q意創(chuàng)立一所極度舒適的餐吧,關注每一處細節(jié)的設計,來賓隨時步入其中,以一杯美酒,或一支雪茄,一段妙曲,一碟美食放松身體,得到精神的休憩。這里的一切都是恰到好處并且聲情并茂?!北本〇|方君悅大酒店總經理周世章說。
現在不少“吧”都很注意提供給消費者DIY的機會,如畫吧、琴吧都能讓人們一展才藝。在極富少數民族特色的布吧,質樸的蠟染、華美的銀飾不但吸引中國人,還讓不少“老外”流連忘返。在這里,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自己喜歡的布藝,用鉛筆勾勒自己喜歡的圖案,在布吧師傅的指導下,浸染、蒸煮、脫蠟,還能坐在仿古的織布機前體驗一下“木蘭當戶織”的悠遠感覺。這種類似于小手工作坊式的“吧”實際上是為人們展示自我、回歸自然提供了一個空間。
在玩具吧里,雖說也有孩子們玩的玩具,但更多的還是大人們才能弄得明白的高難度智力游戲,像澳大利亞拼圖、各種棋類等,很多人都是在共同協(xié)作的游戲中建立了友誼,實現了理解、溝通的愿望。
一位經常泡吧的朋友說,到“吧”里面坐的人更多的是渴望交流。因為現代人雖說生活在擁擠的空間里,可是寂寞卻常常和每個人相伴。一間畫吧的主人分析說,琴、棋、書、畫也好,玩具也好,都是載體,它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貼近。
很多“吧”都有自己忠實的消費者。吳先生有自己固定的紅酒吧。每次去,他會要上一瓶自己喜歡的紅酒,喝不完也不必擔心“暴殄天物”,浪費佳釀--酒吧里可以寄存,而且會提供給你一張酒卡。有了酒卡,日后享受的就是VIP級的服務了。
資深吧迷
古老的木制門窗、考究的紅木家具、泛著歲月沉香的皮質沙發(fā)……在優(yōu)美抒情的爵士樂中,昏黃的燈光下坐著十來個客人,個個手中雪茄的青煙裊裊盤旋,客人們吞云吐霧,漫不經心地交談著。這就是雪茄吧的世界。
“很少有哪一種樂趣能和抽一支精美的雪茄相提并論,雪茄已成為一種足以自傲的時尚追求。”王先生說。他是一名資深的雪茄迷,抽雪茄頗有些年頭了?!白錾庵皇菫榱速嶅X,但愛好是超越金錢目的的純自我表達和完善人生的事情,能不為了錢而做好一件事,是商業(yè)社會里人的一種精神價值的體現,泡雪茄吧的人應該都有這方面的潛質。
王小姐在眾多的男性雪茄迷中顯得格外突出。她是一家外資企業(yè)的銷售經理,工作壓力特別大,常在心煩的時候,約個朋友一起,來雪茄吧點一支雪茄,聽著爵士樂,享受著雪茄的芬芳,很放松。她說,雪茄的味道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她從接觸雪茄到喜歡用了近3個月的時間。因為抽雪茄是門很講究的藝術,要在嘴上轉著圈點,讓它一點一點燒進去,等全部點著后才能抽。抽雪茄跟抽卷煙不同,抽雪茄,煙霧并不吸入肺部,只在喉間盤旋,細細玩味。但當喜歡上雪茄之后,就迷得一發(fā)不可收拾。
雪茄吧一般在晚上9點左右客人最多。他們當中有的是外資企業(yè)的白領,也有一些企業(yè)老總,其中海歸人士居多。來抽雪茄的并不只是男性,女性也不少,大概占四成。雪茄客大多選擇兩百元左右一根的雪茄,如果雪茄沒有一次吸完,可以放在專門的保存盒里,供自己下一次繼續(xù)享用。
因為出現了不少雪茄愛好者,很多高檔酒店業(yè)開始開設一個舒適的雪茄吧。除了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雪茄吧比較普遍,連秦皇島這樣的二線城市的高檔酒店里也出現了雪茄吧。
業(yè)內人士透露,現在中國能夠整年消費雪茄的應該屬于富豪級別,年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人士,年齡在35-55歲之間的男性。
商務的好去處
工作中會不斷有應酬,有些事情在辦公室里談又過于嚴肅,找個安靜的吧自然成了最佳的選擇。
李先生是一家軟件公司的總經理。有一天他無意中下班后走進寫字樓的紅酒吧。進去一看,發(fā)現幾乎都是平時在電梯里碰到的人。大家都在一個寫字樓里辦公,抬頭不見低頭見,但都是擦身而過,想聊幾句又沒什么機會,這下大家坐在一起可有得聊了,從國際形勢到經濟全局再到各自的公司業(yè)務,淡淡的酒精,不鬧的音樂,慵懶的狀態(tài),輕松的閑聊。從那以后,只要晚上有時間,李先生就會光顧這家紅酒吧,這一紅酒吧自然成了大家的“公共客廳”。時間長了,李先生不但結交了幾個朋友,還在這種聊天中做成了幾單生意。
王先生談生意就喜歡去水吧,或者是雪茄吧、紅酒吧。他說:“我把泡吧定義為社交的需要---氣氛過于熱鬧的不去,音樂過于喧鬧的不去,空間過于狹小的不去,只是找個私密的空間,一個安靜的氛圍,輕輕松松地談生意。”
“吧”是一種銷售渠道
對消費者來說,“吧”是一個很好的娛樂休閑場所,而對經營者來說,“吧”也是一個很好的銷售渠道。
業(yè)內人士說,在紅酒吧,紅酒的銷售非常好,而雪茄吧帶動了雪茄的消費。因為在上海、北京,不少有錢的年輕人把抽雪茄看作是一個成功的象征時,雪茄的銷售在逐漸上升。其中,上海因其多方面的因素,雪茄消費量占到了全國消費總量的60%,
2001年,上海瑞吉紅塔大酒店的酒吧內銷售高檔雪茄的生意不怎么好,平均一天銷售3支,主要是滿足一些歐美客人的需要。后來開設雪茄吧,銷量大增,今年雪茄的日銷量比2001年增長了6倍,中國客人的比例已達三成。
近年國外著名雪茄品牌看好中國市場,紛紛進入。英飛峰香港有限公司--古巴官方指定的雪茄出口商、哈伯納斯公司(Habanos.S.A)的直屬子公司,2001年進入上海市場時,手制雪茄的銷售量為1.5萬支;2002年是4萬支;而2003年達到7萬支。古巴雪茄在上海市場的年銷量在8萬支左右,“大衛(wèi)·杜夫”在1萬支左右。
因為雪茄吧刺激雪茄吧的銷售,不少商家又瞄準了雪茄配件,大衛(wèi)·杜夫在它位于淮海路的店里,幾乎拿出了大半的店面,展示各類雪茄配件。據業(yè)內人士透露,平均算下來,配件的銷售額與雪茄的銷售額各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