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我國城市水價改革還不到位,國家將加大城市供水價格改革力度,建立合理水價體系,促進節(jié)約用水。
目前我國35個大中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價格(不含污水處理費)已由1988年的每立方米014元調整到每立方米126元,年均上漲164%。大部分城市供水價格已經(jīng)基本達到保本水平。截至2002年底,除西藏自治區(qū)外的30個?。▍^(qū)、市)全部實行了污水處理收費制度,征收污水處理費的城市共325個,占全國660個城市的49.2%。
我國目前的水價調整大部分以解決企業(yè)虧損、減少財政補貼為目的,不能體現(xiàn)對稀缺性資源配置的調控作用,居民感受不到水資源的緊缺,節(jié)水器具難以推廣,污水再生利用缺乏市場條件。
要加大城市供水價格的改革力度,充分發(fā)揮價格杠桿在水需求調節(jié)、水資源配置和節(jié)約用水方面的作用。水價要充分體現(xiàn)資源的稀缺性,進一步理順水資源費、自來水價格、污水處理再生水及各類用水價格的比價關系。要認真執(zhí)行居民階梯性水價、非居民用水超計劃超定額加價制度,拉大定額外用水和定額內用水的價差,促進城市用水結構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