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總裁認為,過分曝光的老板是脆弱的
今年剛到不惑之年的愛德華·米其林個頭不高,斯文含蓄,嘴角經常帶著一絲笑容。這個表面上看起來更像個大學老師的人就是世界頭號輪胎巨人、法國米其林集團的總裁。
愛德華1963年生于法國克萊蒙菲朗市。父親弗郎索瓦將他起名\"愛德華\",希望他繼承米其林集團創(chuàng)始人老愛德華的遺志,將家族的事業(yè)發(fā)揚光大。愛德華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為人處事方面處處體現(xiàn)著家族的風格。比如,米其林家族歷代掌門人生活簡樸,作為歐洲最年輕的富翁之一,愛德華也毫無富豪的派頭。他惟一的奢侈品是一輛6萬多美元的奧迪RS4跑車。該車裝有米其林輪胎,可以為公司做廣告。
重視與工會和媒體的關系
米其林集團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1959年6月12日,當戴高樂將軍來參觀工廠車間時,前總裁弗郎索瓦為了\"保守公司秘密\",居然讓戴高樂的隨行人員在大門外等候。與父親相比,愛德華在對外溝通上進步很大,但初出茅廬時,也因涉事未深吃了教訓。1999年9月,雖然公司第一季度贏利3億歐元,接過帥印后不久的愛德華試圖節(jié)約成本和提高效益,將米其林的歐洲員工裁減7500人,其中法國員工為1500人。這一出人意料的決定在社會上激起強烈反響。其結果是,當時的法國勞工部長向愛德華亮起了黃牌,米其林也成為法國乃至歐洲媒體的\"反面教材\"。
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裁員風波使愛德華認識到同工會與媒體加強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性。此后不久,愛德華向記者敞開了辦公室的大門。他首先接受了《解放報》的采訪,然后同巴黎大大小小的報紙負責人共進午餐,解答他們的疑問,傾聽他們的意見,并對其中的一些誤會和失誤報以歉意的微笑。2001年6月20日,法國《蒙太奇》日報還組織了一次\"星期日步行\(zhòng)"活動,讓數(shù)千人參觀一向被視作神秘帝國的米其林工廠。公司的許多職工都很自豪地帶著他們的家屬前來參觀。
不過,米其林的公關人員都知道,愛德華在加強外宣工作時信守\"宣傳公司而不是老總本人\"的信條。他曾說:\"過分在媒體曝光的老板是脆弱的\"。因此,他總是強調\"米其林就是必比登(輪胎人,米其林的品牌標志),而不是愛德華\"。
每年至少到中國來一次
自1999年接掌帥印以來,愛德華在經營上已經打出了幾記重拳。2000年的\"協(xié)和\"空難事故后,米其林應法航的請求為協(xié)和飛機特制了一款新式加固輪胎,使這只\"超音速大鳥\"得以重返藍天。法航人士當時表示,如果沒有愛德華領導的米其林,協(xié)和很可能\"插翅\"也再\"難飛\"了。此外,為了強化必比登的形象,米其林在1998年發(fā)起了一年一度的必比登環(huán)保挑戰(zhàn)賽。
同父親留下的\"江山\"相比,愛德華的最大成就是成功進入了中國市場。2001年4月,愛德華宣布,米其林將投資1.13億美元,同上海輪胎橡膠集團聯(lián)手成立合資企業(yè),并在新企業(yè)中控股70%。這是中國首次讓一家外國公司在戰(zhàn)略行業(yè)中控制絕大部分股權。
對于從小生活和工作在歐美的愛德華而言,古老的中國難免顯得遙遠而陌生。然而,每年至少一次的中國之行使他對中國市場的了解程度讓許多競爭對手嘆服。米其林的子午輪胎在中國市場的售價是普通輪胎的3倍,集團內部曾有人懷疑,如此高昂的輪胎是否能被購買力尚弱的中國客戶接受。愛德華在通過向中國的經銷商咨詢后認為,\"高價\"戰(zhàn)略并非行不通,因為中國的卡車往往超載,普通的輪胎很快就需要更換,而用鋼加固的子午胎則能適應這樣的運輸條件。
正是基于對中國市場的熟悉和熱愛,愛德華將他的全球戰(zhàn)略重心明顯向中國傾斜。幾年來,他將米其林在歐洲的6萬個銷售網(wǎng)點裁減了一半,卻在中國市場注入了巨大的資金和人力。如今,愛德華已經愛上了這個曾經非常生疏的國度。法國《挑戰(zhàn)》雜志曾列出了愛德華的幾項好惡,其中,\"他所喜愛的東西\"一欄中就包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