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1/3或1/3以上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這還不包括生病或其他意外情況時延長的睡眠時間。
睡眠的重要性幾乎超過了進食。人僅進水不進食可存活多日,但如果24小時連續(xù)不睡,2~3日精神會近于崩潰。有一句俗語:“一夜不睡,十年不醒?!币灰股偎瘞讉€鐘頭,第二日如患大病,昏昏沉沉、不思飲食、學習工作效率低下。精神萎靡不振。
睡眠是一個生理過程。入睡后由淺到深再轉淺分四個時相(周期),每個時相的眼球運動、腦電圖、肌肉緊張度都不相同。受大腦來調節(jié)。
咨詢一:
我孩子才16個月,可她白天加晚上的總體睡眠時間才11個小時,醒來后精力倒是挺充沛的,她爸爸還開玩笑說:“你是不是給她吃什么興奮藥了?”她是不是不該睡這么少?
不同年齡、不同人對睡眠的需求不同。年齡越小,睡眠時間相對越長。如新生兒可睡16~22個小時;到學齡前期則需8~10個小時;學齡期為8個小時左右;60歲以上的老年人睡6~7個小時已足矣!每個人對睡眠的需求也不完全一樣,有的人晚上已睡了7~8個小時,白天仍嫌不足,常打呵欠;有人長年只睡5~6個小時,完全能適應工作和學習,因此睡眠充足與否不能完全以睡眠時間來衡量,而應以第二日是否精力充沛為準。
咨詢二:
小孩子也會有睡眠障礙嗎?遇到這些障礙時怎么辦?發(fā)現(xiàn)孩子做噩夢或夢游什么的該不該叫醒他?
小孩子也有睡眠障礙,我在這里簡述幾個常見的小兒睡眠問題。
夜驚及夢魘
受驚夢魘主要為精神因素。如睡前看興奮、恐怖的童話、電視片,聽相關故事,初次離開進入陌生環(huán)境等。
表現(xiàn):在開始入睡的一段時間內突然驚醒,雙目圓睜,表情恐懼。有時口內喃喃自語,有時喊叫,內容與受驚因素有關。一般持續(xù)10分鐘左右,喊醒后對夜驚發(fā)作完全遺忘,偶見零碎、不連貫的回憶。本身是做了一個噩夢。
夢游癥
有時與夢魘伴行?;純嚎善鸫沧邉樱鲆恍C械動作,如開抽屜、穿衣服,甚至外出活動,醒后完全不能回憶。發(fā)作頻率不定,幾天、幾月發(fā)作一次,偶有一夜發(fā)作數(shù)次者。
糾正辦法:避免發(fā)作誘因。因為夜驚和夢游都和孩子大腦發(fā)育不全有關。隨著孩子腦子發(fā)育日趨成熟,發(fā)作自然會停止,無需治療,也可用些鎮(zhèn)驚類中藥,如琥珀抱龍丸等。當孩子夢游或出現(xiàn)夜驚時可以叫醒他,這對他不會產生什么傷害。
睡眠過少
對嬰幼兒來說,睡眠過少及不安往往與身體各部不適有關,如饑餓、口渴、室溫過低或過高、尿布變濕、太緊、墊子不平等都可能影響孩子睡眠。另外,某些疾病如扁桃體、增值腺肥大妨礙呼吸,進而影響睡眠。
年長兒睡眠時間少則與學習壓力過大有關。比如做作業(yè)做得時間晚,第二天又必須早起,時間長了,形成睡眠過少;也有的孩子本來名列前茅,偶而發(fā)揮失常,會因為成績波動而出現(xiàn)失眠、易醒及早醒。
糾正辦法:對孩子不能期望過高,適時給孩子松綁,注意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眠期肢動
多發(fā)于入眠期。以遠端肌肉為主,一般為生理性,家長常誤以為異常。如隨年齡增長不見好轉,需警惕肌陣攣發(fā)作,應作腦電圖與癲癇鑒別。
不安腿綜合癥
入眠后不久或臨睡時小腿局部有酸脹等嚴重不適,小腿呈間歇性強直,以致失眠與輾轉不安,捶打、按摩小腿或起來行走后可暫時緩解。
糾正辦法:注意查因,末梢神經有病或下肢血循環(huán)障礙時可出現(xiàn),但也可見于正常兒。應找小兒神經醫(yī)生看病。
睡眠時呼吸暫停
生后1~3個月幾乎都出現(xiàn)過,與小嬰兒呼吸中樞發(fā)育不成熟有關。如孩子呼吸暫停很快自行恢復,不算病態(tài);如3~4個月仍出現(xiàn),應去醫(yī)院詳查。
發(fā)作性睡病
這種病較前面提到的要少見得多。除正常睡眠外,不分地點、時間,一日常需睡眠多次,課堂上、公交車上,甚至談話間。有時還伴有幻覺、猝倒及睡眠麻痹(雖有意識,不能運動),數(shù)分鐘后自然緩解。
糾正辦法:必須去醫(yī)院做頭部磁共振或CT、腦電圖。有些病例可找到額葉、中腦或間腦器質病變;腦電圖可排除癲癇發(fā)作。如找不到病灶,青春期后會逐漸消失。還可用興奮藥,如利他林短期治療。
此外,有的孩子短期出現(xiàn)睡眠問題,又查不到生理、病理的原因,這時要注意尋找是否為不良睡眠習慣所致。
糾正辦法: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定時入睡,不要一哭就抱、就吃、就走,經醫(yī)生檢查如確為不良習慣,要設法改正,必要時可用2~3天安定類藥,以改變半夜鬧人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