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有孩子上學的家庭里空氣一天比一天緊張起來,緊張無措的父母除了督促孩子學習、變著花樣做飯之外,余下的事情就心有余力不足了。對此時情緒本就焦躁的孩子而言,家長善意的關心和督促很有可能變成他們眼里的“嘮叨”,如何才能緩解這種緊張的氣氛,給孩子當個好參謀,幫助他們?nèi)〉脙?yōu)異的考試成績呢?
讓心情亮起來。此時家長的第一要務就是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心態(tài),即考試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檢驗學習情況的手段。良好心態(tài)的另一側(cè)面是,幫助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平穩(wěn)愉快的心境。所謂心境是指人比較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tài),它對人的工作、學習、生活和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心境有積極與消極之分,積極向上、樂觀的心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強信心,有益于身心健康;而消極的心境,會降低認知活動的效率,使人喪失信心和希望,有損于身心健康。影響心境的原因很多,如學業(yè)的成敗、人際關系是否和諧、家庭因素,乃至天氣、周圍環(huán)境和人自身的生理狀態(tài)都會引起心境的變化。不過,心境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復習考試期間,作為考生來說,要盡量減少不良刺激的影響,如避免與人爭吵,不觀看令人傷感的小說及影視作品,適度參加體育和娛樂活動,保持身體健康;作為家長來說,要與孩子用協(xié)商的方法解決問題,避免與孩子發(fā)生沖突,盡可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輕裝上陣。
把復習分散開。要考出好成績,必須做好復習計劃。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復習計劃,科學地安排時間,并系統(tǒng)地把所要考的科目分配在適合的時間復習,這種復習方法叫分散復習,可以避免臨考之前因大量的學習內(nèi)容堆積而來不及復習,從而影響正常發(fā)揮。復習時既要根據(jù)各科老師安排的復習進度進行復習,也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調(diào)整,確定哪些是自己已經(jīng)熟知的內(nèi)容,哪些是自己還沒有弄懂的東西,不能盲目地隨大流。
另外,在復習過程中,要以教材為本,因為考試不會脫離教材,主要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那種不鉆研課本,只是一味做復習資料中練習題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在這個問題上,家長也應把關。
消除失敗定勢。對于以往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家長尤其要在消除他的“失敗定勢”心理上下功夫。“失敗定勢”心理是指對以往不理想的考試成績耿耿于懷,總擔心這次也考不好。這種心理定勢大大降低了大腦智能,使孩子不能進行有效地復習,同時也會影響臨場發(fā)揮。消除失敗定勢心理的最好的方法是進行積極地自我暗示。比如說,在內(nèi)心進行自我鼓勵:我行,我一定能行;只要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就能正常發(fā)揮。只有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才有利于自我潛能的發(fā)揮。作為家長,要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提過去的考試成績,而是用鼓勵的話語對孩子進行積極的暗示,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