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喜劇片
導演:盧克·格林菲爾德Luke Greenfield
主演:埃米爾·赫斯基Emile Hirsch
艾麗莎·庫斯伯特Elisha Cuthbert
保羅·丹諾Paul Dano
克里斯·馬奎特Chris Marquette
發(fā)行:20世紀??怂构?/p>
每一個青春少年都曾懷揣這樣的夢想:隔壁住著個漂亮丫頭,最好能一塊兒去上學,更錦上添花的是她還是同桌的她,這樣,青春追憶起來才更有滋味!您瞧,滿世界拉網(wǎng)的蜘蛛俠托比·馬奎爾的身旁不就伴個豐滿純情的克斯汀·鄧斯特嗎,他們難度系數(shù)頗大的雨中倒吻鏡頭,這兩年來每逢情人節(jié)就被相關的媒體拿出來列入所謂的Top10示眾,永遠定格在情人的浪漫記憶中。所以,僅有一個金發(fā)碧眼的鄰家女孩作伴的理想還算不上夢幻,關鍵是她還得義無反顧地喜歡上木頭木腦的你……
剛剛得到喬治敦大學入學獎學金的馬修·基德曼是老師與家長眼中的金童,頗有政治天賦的他一直按著既定的理想方式生活著。但正像每一個心理和生理發(fā)育正常的青年一樣,鄰家驚艷動人的女孩丹妮爾讓馬修心中小鹿亂撞,他不時偷窺她迷人的身影……很快,他們陷入了熱戀。對馬修而言,丹妮爾就是理想女友的化身,漂亮迷人,開朗大方,干練果敢;而在丹妮爾的眼中,馬修也同樣是一個值得全心信任的另一半,更可貴的是他是第一個不把她當成獵艷目標的男人。但馬修的死黨—— 酷愛成人電影的艾利卻在偶然間發(fā)現(xiàn)丹妮爾竟是鏡中主演?。?!得知真相的馬修進退維谷,一方面是他難以決斷是否不計前嫌和早已洗手的丹妮爾繼續(xù)發(fā)展戀情,另一方面則是丹妮爾的前老板——成人電影制片人凱利身現(xiàn)校園,想請丹妮爾重新歸隊。對于這對戀人來說,他們同樣面臨著難以預料的選擇……
青春片的三重境界
青春固然五彩斑斕難以收編,但青春片卻跟成績單上的ABC一樣,也有等級之分的,大概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徹底砸鍋,完全無腦,模式化嚴重,最近的例子就是去年的那部《愛情無價》Love Don't Cost a Thing;
第二重:這是一個最普遍的層次,大部分的青春片也就修煉到此,無害但有趣,1999年的《窈窕美眉》(She's All That),2000年的《求愛行動》Whatever It Takes,比這再稍稍高了那么一些并能弄出些體會的要算是《對面惡女看過來》(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與《美國派》;
第三重:真實得能撞青春一下腰的,有能力定義一代人的,譬如John Hughes的全部作品,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開放的美國學府》(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90年代的《獨領風騷》(Clueless),它們的主題設定極具普遍意義,每一個正在經(jīng)歷或走過青春的人無法回避,即便歲月的流逝與時代的進步也不能使之褪色。
如果本片不幸地被您列入了第一重境界,那您也用不著失望轉(zhuǎn)身,畢竟有傳言表明影片的原聲音樂相當出色,絕非臨時拼湊,既推動了情節(jié)又升華了情感,男女主人公之間的初吻被David Gray舒緩的弦樂\"This Year's Love\"烘托得那么至真至美,其他的原聲歌曲還有The Who、David Bowie、Echo、Bunnymen、Filter等等名家燃情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