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市東北角有一座橋———“二女橋”。別看它現(xiàn)在這樣氣勢宏偉,以前可只是一座石板小橋。關(guān)于這座橋,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
相傳古時候有一對繡花姐妹路過此地,被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正焦急時,一位老者擺著一艘小船飄然而至。待船靠岸時,卻見艙簾“呼啦”掀起,一個花花公子走了出來,拿小折扇往船翁臂上一敲,說道:“且慢!”然后瞇起眼睛將繡花姑娘打量了一番,刁難道:“這船是我的,兩位姑娘要搭倒也不難,只須陪我喝一杯。”姐妹倆氣得柳眉倒豎,轉(zhuǎn)身就走。走到遠(yuǎn)處,轉(zhuǎn)身遙望大河,姐妹倆立下誓愿:日后一定要在這里造一座橋,讓窮苦人免遭惡棍的刁難。
從此兩姐妹含辛茹苦、日夜辛勞,在繡花棚里苦繡了三年,積攢了一筆錢;隨后買來石料,請來石匠,夜以繼日,風(fēng)雨無阻,開始為窮苦鄉(xiāng)親們造橋。此舉感動了河神,河神立即奏報天庭。玉帝派兩位神仙各挽一道彩虹,幫助兩姐妹造橋。誰知他們下凡一看,石橋已造好,題名“二女橋”。兩位神仙為之感動,但又擔(dān)心上天交不了差,索性就將兩道彩虹一起搭到石橋旁。于是,東臺市內(nèi)就多了兩座“虹橋”———“東虹橋”和“西虹橋”。
這個美麗的傳說給東臺古城增添了光彩神韻;然而,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是后世的人們以此橋?yàn)殍b,演繹了許多除暴安良的故事。
20世紀(jì)30年代末40年代初,“二女橋”成了東臺人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和國民黨反動派瘋狂統(tǒng)治的重要通道。陳毅、粟裕將軍曾率軍一舉粉碎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的猖狂進(jìn)攻,接著連續(xù)攻克黃橋、郭村,然后揮師北上,直逼東臺。當(dāng)時,粟裕將軍曾駐軍“二女橋”畔洪家油坊,油坊旁有一株銀杏樹直沖霄漢。就是在這兒,粟裕將軍運(yùn)籌帷幄,使頑敵聞風(fēng)喪膽。當(dāng)新四軍二縱隊(duì)王必成部攻入東臺時,敵偽縣長早就倉皇出逃了。
而今,洪家油坊早已蕩然無存,那株銀杏樹卻依然郁郁蔥蔥、根深葉茂。1975年粟裕將軍回東臺時,曾專程來到“二女橋”重游,大有撫今追昔、情不能已之慨!
直到現(xiàn)在,每逢過節(jié),那一帶的百姓都會到銀杏樹下焚香禱告,這是對神靈的膜拜、對繡花姐妹的敬仰,也是對開國將軍的心祭。
(指導(dǎo)教師:湯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