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要出閣了,嫁妝隨啥?看看左鄰:汽車、洋房;瞧瞧右里:鋼琴、背投……其實有心的母親早在女兒出生那天就已經(jīng)開始籌備嫁妝了。
臍帶頭
臍帶自古有聚財、財庫的象征。人們保存它的習俗已經(jīng)延續(xù)多年了。在老人的觀念里,胎兒身上最后干結(jié)脫落的臍帶頭是不能隨意丟棄的,他們通常會用紅綢布小心地包好,據(jù)說這樣可以繼承母體血脈先天靈氣,是嬰兒人生路上的護身符。細心的媽媽會把干結(jié)脫落的臍帶頭收藏好,有的地方也可以做特殊處理,置入溶解的水晶膠制作成印章。帶到女兒出嫁時,這不失為一樣別致的禮物。
乳汁
很少有媽媽能將自己的乳汁存放20多年。據(jù)說有一位女兒出嫁那天,媽媽從冰箱里拿出一個小瓶子,里面是她封存了多年的乳汁。也許由于時間緣故,瓶子內(nèi)的奶水已經(jīng)變成紅色,所以有人將母親的奶水比喻成媽媽的血液看來是不無道理的。有了這樣的隨嫁品,女兒嫁得再遠,心中最惦念的人也永遠是母親。
第一套衣服
現(xiàn)在來看,嬰兒的首套服裝都是醫(yī)院統(tǒng)一的娃娃服。將它包裹起來,多年后打開送到女兒面前,她一定會驚喜地叫起來。說不定,她還會把它傳給自己的寶寶哩。
成長“日記”
不一定非要“日”記,也可以是月記、年記,只要有時間就寫上兩筆。把寶貝最近的變化——調(diào)皮了、懂事了都記到固定的本子上。日積月累,她的成長里程就一目了然了。結(jié)婚時,送給女兒,告訴她里面有她的“糗事”,說不定還能“敲詐”一筆。當然了,這個禮物也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她長大后一旦成名人,老時寫傳記也不愁了。
胎毛筆
嬰兒第一次剪下來的頭發(fā)將它做成毛筆叫做胎毛筆,又稱狀元筆。無論對于母親還是孩子,它都是一件無價之寶。既然是無價之寶,作為嫁妝當然是既體面又獨具匠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