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縣贊字鄉(xiāng)鳴字村何艷國做夢也沒有想到,在“春天鹽堿白花花,夏季下雨水成洼”的棄耕鹽堿地種植的堿稗子,長得有一人多高,穗頭整齊。
堿稗子是高耐鹽堿、糧草雙收的飼料作物,有6個突出特點:
1.生長勢強:株高1.8~2米,莖稈粗如手指,抗倒伏。單株分蘗5~7個,最多分蘗20個以上。它的穗像谷子,穗長20~22厘米。
2.高耐鹽堿:據(jù)試驗,堿稗子在pH值9.5的重鹽堿地能正常生長,耐鹽堿能力是任何作物所不及的,被譽為治理鹽堿地的先鋒作物。
3.抗逆性強:抗旱、耐澇、耐瘠薄,山坡、鹽堿地、低洼易澇地都能種植,特別適合鹽堿地種植。
4.營養(yǎng)豐富:堿稗粗蛋白含量14%左右,粗脂肪含量4.5%,高于谷子和其他禾本科飼草作物。稈空心、葉量大、軟而甜,比谷草適口性好,是馬、牛、羊等大牲畜的好飼草,籽實是畜禽難得的精料。
5.用途廣泛:稗稈除做飼草外,還是大棚溫室打草苫子的好材料。稗米還可食用,味似小米,稗面攤煎餅、做蒸糕風(fēng)味獨特。
6.雙高雙優(yōu):堿稗子草糧雙高產(chǎn)、雙優(yōu)質(zhì)。一般每公頃產(chǎn)干草1萬公斤以上,產(chǎn)籽實3500~4000公斤。利用鹽堿地種1公頃堿稗子,草可喂養(yǎng)7~8頭大牲畜,籽實可用于養(yǎng)鵝養(yǎng)禽,效益極高。以乾安縣為例,有棄耕鹽堿地9萬多公頃,如果全部開發(fā)種堿稗子,等于再造一個乾安縣。(吉林省乾安縣乾安鎮(zhèn)政府張振林郵碼:1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