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氣候條件、防治措施等的改變,玉米田蟋蟀的危害不斷加重,在滑縣有的地方已由原來的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F(xiàn)將其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一、為害特點
蟠蟀為雜食性,啃食玉米植株的幼苗。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的夏苗期是蟋蟀大齡若蟲發(fā)生盛期,9~10月份是蟋蟀成蟲的發(fā)生盛期,這兩個時期是蟋蟀的主要為害期。
二、發(fā)生規(guī)律
蟋蟀一般1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若蟲共6齡,4月下旬至6月上旬若蟲孵化出土,7~8月為大齡若蟲發(fā)生盛期。8月初成蟲開始出現(xiàn),9月為發(fā)生盛期。10月中旬成蟲開始死亡,個別成蟲可存活到11月上中旬。氣象條件是影響蟋蟀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一般4~5月份雨水多,土壤濕度大,有利于若蟲的孵化出土。5~8月降大雨或暴雨,不利于若蟲的生存。
三、防治技術
1.翻土埋卵蟋蟀一般將卵產(chǎn)于1~2厘米的土層中,冬春季耕翻地,將卵深埋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層,若蟲難以孵化出土,可明顯降低卵的有效孵化率。
2.堆草誘殺蟋蟀若蟲和成蟲白天有明顯的隱蔽習性,在玉米田間或地頭設置一定數(shù)量5~15厘米厚的草堆,可大量誘集幼、成蟲,集中捕殺,具有較好的控制效果。
3.藥劑防治玉米田蟋蟀發(fā)生密度大的地塊,可選用80%敵敵畏、50%甲基1605、50%辛硫磷、50%甲胺磷等稀釋1500~2000倍液噴霧?;虿捎名滬煻攫D,用50克上述藥液加少量水稀釋后拌5公斤麥麩,每667平方米(1畝)地撒施1~2公斤;鮮草毒餌用50克藥液加少量水稀釋后拌20~25公斤鮮草撒施玉米田。
由于蟋蟀活動性強,防治時應注意連片統(tǒng)一防治,否則難以獲取較持久的效果。(河南省滑縣種子公司、滑豐種業(yè)王斌章郵碼:45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