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蔣其英下崗后一籌莫展,因為她雖然在食堂干了20多年,可是除了刀工特好外,炒燜蒸煮她一樣都不會。一天,鄰居家因為丈夫嫌絞肉機絞的肉末不好吃,而妻子嫌累不愿意用刀剁肉末鬧矛盾。鄰居家這一吵,使蔣其英茅塞頓開。她認(rèn)識到,現(xiàn)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東西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還要求色香味俱佳,通過絞肉機絞出的肉末太細(xì),使肉末失去了特有的風(fēng)味,有很多人不太喜歡用絞肉機絞絲打末,但又嫌手工切太費事。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專人提供手工加工肉絲肉末服務(wù)的,她覺得到肉市上去擺這么一個攤,肯定能掙錢。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拎上兩把菜刀和一塊砧板,在肉市租了一個攤位,然后扯起她那銅鑼大嗓門吆喝:“刀切肉片、肉絲、肉末,肉新鮮、口味好,五毛錢切500克?!痹缦戎挥幸恍┵I菜的人圍著看熱鬧,快近中午時,一位婦女因為家里來客人了,急著要剁肉末去做肉丸子。蔣其英兩把銀晃晃的菜刀上下翻飛,不到兩分鐘,500克肉末剁好了,她微笑著收下了第一筆“勞力錢”。接著,斷斷續(xù)續(xù)有人請她加工肉絲肉片或肉末。當(dāng)天,她掙到了20元錢,算是一個小小的開門紅,使她對這項生意有了信心。由于手工加工肉片、肉絲和肉末不僅保證了肉的本色和新鮮感,而且是在顧客面前明明白白地加工,顧客無須擔(dān)心你做手腳克扣他的肉,所以,蔣其英的生意一天天好起來。點評:不管你能做什么,只要跟市場掛上鉤,就有錢賺。(江西 劉鄴)